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封面+目录
    第60卷第10期封面+目录
    2023, 60(10): 0-0. 
    摘要 ( )   PDF(6202KB) ( )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基于BSA分析技术对陆地棉抗旱基因的鉴定
    孙丰磊, 任姣姣, 雷斌, 高文伟, 曲延英
    2023, 60(10): 2341-2351.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01
    摘要 ( )   HTML ( )   PDF(1733KB) ( )  

    【目的】 研究抗旱相关的候选基因,为棉花抗旱性鉴定与评价和抗旱基因的挖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陆地棉石远321和奎85-174为亲本构建重组自交系中选取的20份极端抗旱和旱敏感材料,将筛选的极端材料分别构建极端抗旱池、极端敏旱池,与亲本进行BSA测序分析,以陆地棉基因组为参考,通过BSA测序分析,挖掘抗旱相关的候选基因。【结果】 关联到3个相关的候选区域,候选区域的总长度为6.12 Mb,其中共包含86个基因。结合GO注释、KEGG通路和前期筛选出的5个关键指标,共筛选出5个候选基因。【结论】 5个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根和茎,并且在抗旱性强材料中的表达量均高于抗旱性弱的材料,且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不同出苗水量对棉田土壤含盐量及棉花生育的影响
    万亚楠, 邢植, 石元强, 王潭刚, 王冀川, 李慧琴, 马丽, 李文君, 吴冰荣
    2023, 60(10): 2352-236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02
    摘要 ( )   HTML ( )   PDF(1320KB) ( )  

    【目的】 研究免冬灌、春灌条件下滴水出苗对新疆南疆棉田土壤盐分特征及棉花生长的影响。【方法】 以新陆中67号为材料,设置3个出苗滴水量,分别为150 m3/hm2(W1)、300 m3/hm2(W2)和450 m3/hm2(W3),测定土壤pH及含盐量的动态变化、棉花出苗率、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特征及产量性状等指标。【结果】 W3、W2和W1处理的表层土壤pH在出苗期分别比播种期降低了0.57、0.43和0.19,含盐量分别降低了44.19%、38.70%和28.72%,但在盛蕾期以后洗盐效果逐渐下降。W2处理的出苗率最高达87.31%,较W3、W1分别增加了11.44和5.78百分点。出苗水量越大,棉株农艺性状指标值越大,W3处理的株高和茎粗较W2、W1分别增加了2.71%、8.31%和5.15%、8.19%,W3处理的平均叶面积指数较W2、W1分别增加了7.57%、11.46%。 W3处理的地上部总干物质积累量较W2、W1分别增加了5.44%、7.75%,茎干物质分配系数表现为W1>W2>W3,叶和生殖器官干物质分配系数表现为W3>W2>W1。出苗水量对单株铃数有一定影响,对铃重和衣分影响不大,W3处理的单株铃数、铃重和衣分最大,但W2处理的收获密度最大,W2处理的产量最高,但与W3处理无显著差异。【结论】 较高的出苗水量能明显降低出苗期土壤表层pH值和含盐量,促进棉株生长和干物质的有效积累,有利于单株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但灌水量过高会影响出苗率,300~450 m3/hm2的出苗滴水量棉花产量较高。

    种植模式与缩节胺对重播棉花株型及产量的影响
    翟梦华, 周志刚, 孙明辉, 代健敏, 张巨松
    2023, 60(10): 2361-237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03
    摘要 ( )   HTML ( )   PDF(1084KB) ( )  

    【目的】 研究种植模式和缩节胺对重播棉花株型及产量的影响,为指导新疆南疆棉花轻简化栽培和培育机采棉最佳株型提供参考。【方法】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进行源棉11号品种种植模式和缩节胺的互作试验,种植模式设置76 cm等行距、(66+10)cm宽窄行2个水平,缩节胺用量设置288、408和543 g/hm2 3个水平。【结果】 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能加速灾后重播棉花生育进程,吐絮提前,单株叶面积峰值提前,棉花提前进入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运,其株型也能达到机采的标准,产量品质也有所提升。而增施缩节胺可显著降低节间长,增大比叶重,叶片光合产物积累较多,最终提高棉花产量。【结论】 重播棉田采用76 cm等行距种植,棉花全生育期喷施543 g/hm2的缩节胺,可促进棉花早熟并获较好产量,而(66+10)cm宽窄行种植模式的重播棉田,可使用408 g/hm2剂量缩节胺进行喷施。

    0.1%噻苯隆复配不同外源物质对化学打顶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李欣欣, 赵强, 王为, 马春梅, 阿里木·阿木力, 占东霞, 穆妮热·阿卜杜艾尼, 李广维, 田阳青
    2023, 60(10): 2371-2379.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04
    摘要 ( )   HTML ( )   PDF(853KB) ( )  

    【目的】 研究喷施0.1%噻苯隆复配不同外源物质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调控效应。【方法】 于2021年在沙雅县海楼镇墩力买村进行田间试验,棉花品种为新陆中67号,以0.1%噻苯隆150 g/hm2为主,分别和14-羟基芸苔素甾醇150 g/hm2(TDZ1)、复硝酚钠300 g/hm2(TDZ2)、胺鲜酯150 g/hm2(TDZ3),诱抗素300 g/hm2(TDZ4)和乙烯利300 g/hm2(TDZ5)进行复配,清水为对照(CK),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棉花打顶后喷施1次0.1%噻苯隆复配不同外源物质对棉花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 TDZ1、TDZ2和TDZ5较对照果枝台数增加0.66、0.33和1.53台,较对照蕾铃数增加8.68%、17.23%和23.45%;TDZ5较对照棉花生殖器官重量增加1.93%,各处理提高棉花单铃重和产量,其中TDZ2和TDZ3较对照单铃重增加1.53和1.28 g,TDZ1和TDZ3较对照产量增加31.82%和29.50%。TDZ3的伸长率较高,较对照分别提高1.04%。果枝台数与株高、茎粗和蕾铃数呈显著正相关,蕾铃数与株高、茎粗果枝台数呈显著正相关,单铃重与茎粗、蕾铃数和单株结铃数呈正相关,产量与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喷施150 g/hm2 0.1%噻苯隆和150 g/hm2 14-羟基芸苔素甾醇后可提高棉花蕾铃数,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从而显著提高产量。

    不同水分处理干播湿出水热盐效应对棉花出苗率的影响
    丁宇, 张江辉, 白云岗, 赵经华, 郑明, 刘洪波, 肖军, 韩政宇
    2023, 60(10): 2380-2389.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05
    摘要 ( )   HTML ( )   PDF(1511KB) ( )  

    【目的】 研究适合双膜覆盖条件下棉花干播湿出的灌溉方案。【方法】 在新疆阿克苏市沙雅县设置大田试验,设计3个灌水定额处理(S1:675 m3/hm2,S2:900 m3/hm2,S3:1 125 m3/hm2)、2个滴水频次处理(S4:675 m3/hm2+450 m3/hm2,S5:675 m3/hm2+300 m3/hm2+150 m3/hm2)和1个冬灌对照处理(CK:2 700 m3/hm2),共6个处理。分析不同灌溉定额及滴水频次对土壤水盐运移、水热效应及出苗率的影响。【结果】 (1)在0~40 cm土层,滴水频次相同,随灌水定额增加土壤平均含水率逐渐增加,表现为S1<S2<S3;灌水定额相同,随滴水频次增加土壤平均含水率逐渐增加,表现为S5>S4>S3;CK处理土壤平均含水率显著小于各干播湿出处理。(2)0~40 cm土层,滴水频次相同,灌水定额越大灌后土壤脱盐率越高;灌水定额相同,滴水频次越少,土壤脱盐率越高;CK处理脱盐率显著大于各干播湿出处理。(3)0~40 cm土层,滴水频次相同,随灌水定额增加土壤日均温度逐渐减小,表现为S1>S2>S3;灌水定额相同,随滴水频次增加土壤日均温度逐渐降低,表现为S3>S4>S5;CK处理土壤日均温度与S1处理无明显差异,且显著大于其余各干播湿出处理。(4)出苗率随灌水定额的减少而升高,随滴水频次的减少而降低。各处理出苗率表现为CK≈S1>S2≈S5>S4>S3【结论】 综合各处理土壤水盐、地温及出苗情况,S1(675 m3/hm2)为最佳出苗水处理。

    盐渍化条件下棉花成苗及水盐分析
    忠智博, 何帅, 张万恒, 周建伟, 郑国玉, 马军勇, 程鸿, 石聪, 张欣
    2023, 60(10): 2390-2395.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06
    摘要 ( )   HTML ( )   PDF(818KB) ( )  

    【目的】 研究棉花苗期不同盐化土壤条件下水盐运移规律,分析不同棉花品种成苗规律与土壤盐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为盐渍化条件下棉花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新疆南疆主栽棉花品种塔河2号、新陆中56号、新陆中87号为材料,于2021年布置完全随机盆栽试验,依据全国土壤盐渍化分级标准设置3个盐分梯度:3、5和15 g/kg(依次记为S1、S2、S3),试验土壤为南疆小海子灌区原状盐渍土。【结果】 (1)灌水一段时间后,在土壤含盐量为15 g/kg的条件下,土壤含水率高于其他处理;(2)不同盐度处理0~20 cm土层含盐量都显著高于20~40 cm土层,随着土壤初始含盐量的增加,表层返盐加重;(3)塔河2号、新陆中56号和新陆中87号棉花在土壤含盐量分别达到6.94、7.04、7.09 g/kg时,成苗数为0,可作为棉花苗期耐盐极限值。【结论】 当土壤盐分达到耐盐极限值时,土壤渗透性减弱,返盐加重,严重影响棉花成苗。棉花苗期对土壤盐度响应显著,盐渍土种植棉花应以盐定水,及时调控土壤盐分含量。

    受棉铃虫诱导的棉花糖基转移酶UGT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玛依拉·玉素音, 阳妮, 徐海江, 杨延龙, 张大伟, 李春平, 石必显, 赖成霞
    2023, 60(10): 2396-2403.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07
    摘要 ( )   HTML ( )   PDF(1206KB) ( )  

    【目的】 筛选分析受棉铃虫诱导的棉花糖基转移酶(Glycosyltransferase)UGT基因家族,为UGTG01、UGTG02、UGTGo4、UGTGo6、UGTGo7基因功能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以受棉铃虫诱导筛选出的棉花糖基转移酶UGT基因组数据库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棉花糖基转移酶UGT基因家族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树、蛋白质的二级结构预测以及保守基序与结构域。【结果】 从棉花基因组中搜索到5个推定的UTG基因家族成员,其氨基酸数目介于468~534个,理论等电点分布在4.97~5.58,相对分子质量区域为52 743.1~60 208.62,亚细胞定位在细胞质外,均为亲水性蛋白质。基因结构均含有1个外显子,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为主,均含3个Motif基序和有Glycosyltransferase_GTB-type superfamily结构域。5个基因在根、茎、子叶、真叶、花、棉桃中具有明显的组织表达差异性,5个基因与UGT73C家族基因,水稻的UGT707A3、大豆的GmUGT在进化树的同一分支上。【结论】 糖基转移酶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5个糖基转移酶与UGT73CUGT707A3、GmUGT都处于进化树的同一个分支上,其可能具有相似的抗虫功能,能通过调控皂苷元、类黄酮、柚皮素等物质响应棉花的抗虫性。

    小麦穗部位种子浸泡液电导率与种子活力的关系
    张路路, 张金汕, 贾永红, 李鹏, 古力尼尕尔·吐尔洪, 王润琪, 董艳雪, 石书兵
    2023, 60(10): 2404-2411.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08
    摘要 ( )   HTML ( )   PDF(1279KB) ( )  

    【目的】 研究电导率预测小麦穗部位种子活力的可行性,为快速预测种子活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新疆小麦主栽品种新春44号为材料,在花后15 d(A15)、20 d(A20)、25 d(A25)、30 d(A30)、35 d(A35)、40 d(A40)和45 d(A45) 7个不同收获时间条件下,分别将穗部位均分为B1、B2、B3、B4、B5和B6 6个样本,形成宽广的种子活力水平范围,研究穗部位电导率与种子活力之间的关系。【结果】 种子电导率与苗高、苗鲜重、苗干重、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简化活力指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656 8、0.811 6、0.864、0.802 7和0.803 6。【结论】 电导率测定简单易行,电导率与苗高、苗鲜重、苗干重、活力指数和简化活力指数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用测定电导率的方法能够预测穗部位种子的活力。

    玉米果穗性状及其抗旱性随灌水量的变化规律
    谢小清, 唐怀君, 张磊, 孙宝成, 刘成
    2023, 60(10): 2412-2418.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09
    摘要 ( )   HTML ( )   PDF(863KB) ( )  

    【目的】 研究玉米受旱前后的果穗性状变化与产量及抗旱性的关系,为玉米耐旱性精准鉴定和玉米抗旱育种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大田滴灌条件下,设置6个欠量灌水处理,各处理首次灌水均为675 m3/hm2,以确保出苗。拔节-成熟期间灌水7次, 6个处理每次的灌水量分别为675(100%)、540(80%)、405(60%)、270(40%)、135(20%)、0(0%)m3/hm2。测定不同水分处理下12个玉米杂交种的单穗重、总穗数、穗粒数、百粒重、行粒数、穗长、穗粗、秃尖、穗行数等9个果穗性状,分析果穗性状随灌水量的变化趋势。【结果】 灌水量540 m3/hm2(80%)处理与充分灌溉675 m3/hm2(100%)相比,12个品种的单穗重增减幅度为-7.0%~3.1%,平均增减1.8%;随着灌水量进一步减少,玉米的单穗重、总穗数、穗粒数、百粒重、行粒数、穗长、穗粗呈现递减趋势,秃尖呈增加趋势,而穗行数的变化趋势不明显;干旱的敏感程度从大到小顺序为单穗重、秃尖、穗粒数、行粒数、穗长、总穗数、百粒重、穗粗和穗行数。【结论】 在轻度干旱(缺水20%以内)条件下,玉米杂交种产量轻微下降;在中度干旱(节水40%~60%)条件下,单穗重、秃尖、穗粒数和行粒数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重要指标;在重度干旱条件下(缺水80%以上),穗长、百粒重、总穗数和穗粗可作为玉米极端抗旱性鉴定的辅助指标。

    基于水稻RIL群体的加工品质性状QTL分析
    陈丽, 马静, 朱志明, 刘炜, 孙建昌
    2023, 60(10): 2419-2425.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10
    摘要 ( )   HTML ( )   PDF(954KB) ( )  

    【目的】 研究挖掘水稻加工品质性状相关基因位点。【方法】 以13HJZ-44/13HJZ-19构建的包括243个家系的RIL群体F7代为材料,于2019~2021年采集稻米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表型数据,并分析加工品质相关性状QTL。【结果】 共检测到加工品质性状相关QTL 9个,其中糙米率的2个QTL分别位于4号和11号染色体上,表型贡献率为18.68%和75.32%;精米率3个QTL分别位于1号、2号和5号染色体上,贡献率为4.35%、0.75%和16.21%;整精米率4个QTL分别位于5号、6号和8号染色体上,贡献率为10.76%、5.86%、5.42%和3.66%。【结论】 qHR-6-1、qHR-6-2和qBR-11是控制糙米率和整精米率位点,其中qHR-6-1、qHR-6-2对整精米率有微效性,qBR-11是一个新的控制糙米率主效QTL。

    新疆小麦品种面粉色泽(白度)的变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刘娜, 哈力旦·依克热木, 刘联正, 曹俊梅, 周安定, 张新忠, 达买力江·合孜尔
    2023, 60(10): 2426-243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11
    摘要 ( )   HTML ( )   PDF(685KB) ( )  

    【目的】 研究新疆小麦品种面粉色泽(白度)的变异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新疆小麦品种的面粉白度及选育具有优良面粉色泽的小麦品种提供参考。【方法】 以新疆小麦育成品种和自育成品种(系)为材料,研究新疆小麦面粉白度的分布规律;以37个新疆不同品质类型的冬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分析小麦相关品质性状与面粉白度和色泽的相关性及影响。【结果】 71份新疆小麦品种资源的面粉白度平均值的分布范围较大,筛选出13份面粉白度值超过80的小麦种质;面粉的吸水率、籽粒硬度与白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籽粒硬度、吸水率、淀粉含量和延伸度共同决定了面粉白度变异的 63.3%。籽粒蛋白质含量与面粉白度相关性不显著,仅与面粉色泽红度(a*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 新疆小麦育成品种和自育成品种(系)中高白度种质少。

    不同果树花生间作模式对花生生长发育、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黄小双, 李海峰, 胡西旦·买买提, 热西旦·阿木提, 刘志刚, 任红松, 石书兵, 张雨
    2023, 60(10): 2433-2441.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12
    摘要 ( )   HTML ( )   PDF(1113KB) ( )  

    【目的】 研究不同果树间作下对花生生长发育、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 以新疆托克逊县常规花生品种为试材,通过杏树、枣树与葡萄3种果树间作花生的种植模式,分析不同时期间作下花生的农艺性状、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花生产量性状等相关指标。【结果】 不同果树间作下显著影响花生主茎高、分枝数、茎粗。杏树间作下花生分枝数较枣树与葡萄树间作高190%和60%,主茎长度低26%、13%;不同处理间花生主茎高与分枝数和茎粗成反比,分枝数与茎粗成正比,侧枝长生长规律为苗期至结荚期为快速增长期和结荚期至成熟期为慢速增长期;不同果树间作下花生叶片保护酶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杏、葡萄间作花生SOD酶活性在各个生育期均显著高于枣树间作花生;叶片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与MDA的含量呈负相关,枣树间作下花生叶片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整体低于其他处理;不同果树间作下,杏树间作花生获得的单株结果数和单株产量均为最大,分别为43.33个和116.23 g。【结论】 选择树冠、树龄适宜遮阴较小的杏树最为适宜间作花生。

    园艺特产·农产品加工工程
    42份匍匐型花生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姚庆, 施俊杰, 侯献飞, 贾东海, 顾元国, 阿里别里根·哈孜太, 苗昊翠, 李强
    2023, 60(10): 2442-245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13
    摘要 ( )   HTML ( )   PDF(939KB) ( )  

    【目的】 研究42份匍匐型花生品种在盐胁迫下的生理变化,为筛选耐盐花生品种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水培法,在200 mmol/L NaCl胁迫浓度下对参试花生材料幼苗进行胁迫,测定叶片的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叶绿素(Chl)、可溶性糖4个生理指标,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幼苗期花生叶片脯氨酸(Pro)含量全部呈上升趋势;(2)丙二醛(MDA)含量除C095、Z5036、Z5081、C094、C108、C128、C141、C145、C145-2、Z5096、Z5108、Z5123、Z5157、Z5185、Z5230、C108-1 16个品种上升外,大多呈现下降趋势,表现出较好的耐盐响应;(3)80%的花生品种叶绿素(Chl)含量较CK上升,而C905、Z5036、Z5040、C035、C087、C129、C135、Z5083、Z5225 9个品种叶绿素含量降低;(4)可溶性糖含量大部分呈现上升趋势,只有Z5035、C001、C087、C128、C135、C141、C145、C145-1、C145-2、Z5028、Z5123、Z5157、Z5225 13个品种叶绿素含量下降,属于盐敏感品种。【结论】 42个匍匐型花生品种分为4类耐盐群体,分别为高耐盐群体、耐盐群体、中等耐盐群体、盐敏感群体。

    复播谷子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分析
    赵云, 冯国郡, 胡相伟, 李翠梅, 李鹏兵, 阿克博塔·木合亚提, 柏玲
    2023, 60(10): 2453-246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14
    摘要 ( )   HTML ( )   PDF(1033KB) ( )  

    【目的】 研究新疆喀什地区复播谷子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和变异程度,为喀什地区复播谷子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7个谷子品种为材料,采用方差、相关性以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其生育期、株高、节数、穗型等农艺性状及穗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结果】 不同性状间变异系数的变幅为1.74%~27.02%。各农艺性状的变异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株数、抽穗-成熟天数、穗粒重、穗数、单穗重、生育期、茎基粗、穗粗、穗长、千粒重、株高、节数、出谷率。产量与单穗重、单穗粒重、千粒重、穗长、穗粗、生育期、出谷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株高呈负相关。3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89.48%,评价谷子品种时,单穗重和穗粒重可作为首选性状。【结论】 豫谷18、豫谷32、冀谷168、冀杂金苗综合表现优异,适合新疆喀什地区复播谷子适播区域种植。

    三色藜麦抗氧化活性及体外消化特性
    祖力皮牙·买买提, 毛红艳, 岳丽, 王佳敏, 于明
    2023, 60(10): 2461-2469.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15
    摘要 ( )   HTML ( )   PDF(1009KB) ( )  

    【目的】 分析不同粒色藜麦营养成分、抗氧化能力以及体外消化和血糖生成指数差异,为提供藜麦加工品质及功能活性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白色、红色、黑色藜麦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粒色藜麦营养成分、糊化特性、抗氧化能力,并通过口腔-胃-小肠三段式体外模拟消化评价3种藜麦的体外消化速率和预估血糖指数(eGI)差异性。【结果】 3种藜麦灰分、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水溶性蛋白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糊化特性中低谷黏度、最终黏度、稀懈值和回生值,黄酮含量等指标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三色藜麦中黄酮提取液和水溶蛋白提取液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红色藜麦黄酮和水溶性蛋白提取液对DPPH·和ABTS+·的清除抗氧化能力高于其他藜麦提取液。黑色藜麦体外消化率曲线增速比白色藜麦慢。预估血糖指数(eGI)为(48.32~54.21) <55,藜麦是低eGI食物。藜麦eGI值排序为:红色藜麦(48.32)<黑色藜麦(48.99)<白色藜麦。【结论】 不同颜色藜麦的营养特性,糊化特性、抗氧化活性、抗消化特性以及血糖生成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白色藜麦的糊化特性比黑、红色藜麦好。红色藜麦的抗氧化和抗消化特性强于白、黑色藜麦,血糖生成指数最低。

    阿克苏富士苹果烟富3号化学疏花疏果的效果
    冯贝贝, 梅闯, 王磊, 耿文娟, 阿孜古丽·衣该木, 闫鹏, 王继勋
    2023, 60(10): 2470-2478.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16
    摘要 ( )   HTML ( )   PDF(1239KB) ( )  

    【目的】 对比不同浓度化学疏花疏果剂对阿克苏富士苹果烟富3号的疏除效果,筛选出适合阿克苏富士苹果化学疏花疏果的浓度,为控制人工疏花疏果的成本、调控果树负载量、提高果实品质、削弱果树大小年现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适宜阿克苏富士苹果烟富3号疏花疏果的时期及浓度。采用智舒优花和智舒优果药剂,共设置9个处理,以清水对照,检测果实品质,分析各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 处理F2的疏除率、单双果率最高分别为46%、88%,处理F2和处理F9的双果以上比率最低分别为11.67%、13.17%,处理F9的单果率最高为58.83%。除处理F1,其余处理对果实品质均无不良影响。采用人工疏花疏果需5.5个人工、费用1 100元/667 m2,而使用化学疏花疏果剂后人工配合疏花疏果只需2个人工、费用为450~650元/667m2【结论】 疏花疏果剂对富士苹果树的疏除情况明显且稳定,其中处理F2疏除效果最好,处理F9次之。除处理F1外,剩余处理对果实品质均无不良影响。9组处理均可减少疏果人工3.5个,节约成本均在40%以上。

    冻藏后沙棘果实的分离力与相关物理特性参数分析
    林鑫章, 雷金, 任子超, 张杰, 梁炳钦, 王炳鹏, 王卫兵
    2023, 60(10): 2479-2485.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17
    摘要 ( )   HTML ( )   PDF(1062KB) ( )  

    【目的】 研究不同冻藏温度下沙棘果实的分离力与不同物理参数,为研制沙棘果采收和加工机械提供依据。【方法】 以深秋红沙棘果为材料,运用推拉力计、质构仪等测定不同冻藏温度沙棘果的分离力、果皮硬度等物理参数,分析显著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 不同冻藏温度沙棘果果皮硬度曲线不同,果皮破裂时间不同以及果皮刺破后果肉受力差异较大。随着树龄增加,沙棘果实分离力、果柄直径、果实横纵径、果实质量都显著增加;随着冻藏温度降低,沙棘果皮硬度显著增加,果实跌落硬度显著减小。沙棘果实分离力与果柄直径、果实横纵径、果实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果实质量与果实分离力、果柄直径、果实横纵径呈显著正相关(P<0.01);果皮硬度与果实跌落硬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树龄大冻藏温度低的沙棘果较适宜脱果采收,果实分离力、果实质量、果皮硬度分别与其他参数相关性高。

    外源褪黑素对NaCl胁迫下草莓幼苗生理特性的缓解效应
    马媛媛, 李刚, 何旺, 赵宝龙, 鲁倩君, 陈丽靓, 刘迎
    2023, 60(10): 2486-2495.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18
    摘要 ( )   HTML ( )   PDF(1552KB) ( )  

    【目的】 研究NaCl胁迫下不同浓度褪黑素对草莓幼苗生长指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分析褪黑素缓解草莓NaCl胁迫的最适浓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甜查理为材料,测定幼苗在5 g/L NaCl处理下,外源施加不同浓度褪黑素(0、50、100、150和200 μmol/L),测定第3、6和9 d的生长指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 NaCl胁迫下草莓幼苗的生长指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外源施加50、100、150和200 μmol/L浓度的褪黑素可不同程度的增加NaCl胁迫下草莓幼苗叶片生长指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褪黑素150 μmol/L的浓度效果为最佳,处理第9 d,与NaCl胁迫相比,草莓幼苗叶片的株高、茎粗、单株重、Chla、Chlb、Car、Pn、Ci、Fm、SOD、CAT、POD和APX分别增长了23.75%、37.97%、18.87%、37.95%、75.93%、41.22%、58.96%、26.47%、46.72%、32.89%、84.26%、48.34%和33.94%,F0的上升速度显著降低。【结论】 在NaCl胁迫下,外源施加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均可有效缓解NaCl胁迫对草莓造成的伤害,其中150 μmol/L效果最佳。

    植物保护·微生物·土壤肥料
    播期对黄河流域棉花苗蚜种群动态和棉花产量的影响
    李耀发, 安静杰, 窦亚楠, 孙小诺, 张谦, 柳春红, 党志红, 高占林
    2023, 60(10): 2496-250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19
    摘要 ( )   HTML ( )   PDF(673KB) ( )  

    【目的】 研究播期对棉花苗蚜种群动态和棉花产量的影响。【方法】 于我国冀南棉区研究4月16日、4月26日和5月6日三个播期对棉花出苗、苗期蚜虫种群动态及棉花产量相关参数的影响。【结果】 随着播期的推迟,棉花出苗率呈增高趋势,4月26日和5月6日播种处理的棉花出苗率显著高于4月16日。4月16日和4月26日播种处理的棉田苗蚜均出现了明显的发生高峰和蚜量快速下降过程,而5月6日播种的处理,苗蚜始终未出现明显高峰。随着播期的推迟,棉花单行产量也从3.94 kg(4月16日)增至5.46 kg(5月6日),表现出明显增产。【结论】 适当推迟播期能起到保苗、减轻早期蚜害和保证产量的效果。

    新疆野生大环柄菇的分子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罗影, 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 贾文捷, 刘洁莹, 贾培松
    2023, 60(10): 2501-2508.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20
    摘要 ( )   HTML ( )   PDF(1406KB) ( )  

    【目的】 从分子水平研究鉴定新疆野生大环柄菇属菌株,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为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ITS序列测定技术对供试菌株进行物种鉴定,并利用ISSR标记技术对17个野生大环柄菇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供试的17个菌株均为裂皮大环柄菇Macrolepiota excoriata。筛选出的1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了116条重复性较好,清晰的DNA条带,多态性条带总数为75条,多态比率约为64.66%。各供试菌株之间遗传相似性系数范围约在 0.71~0.99,当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85时,17个供试菌株可分为8个类群。【结论】 裂皮大环柄菇在新疆也有分布,且其野生菌株具有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一株盐碱绿藻的SE培养基优化
    陈凤, 董宇, 蔡宏宇, 张苏江, 雷曼红, 孙禹
    2023, 60(10): 2509-252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21
    摘要 ( )   HTML ( )   PDF(1658KB) ( )  

    【目的】 优化一株盐碱绿藻的SE培养基,为盐碱藻分子生物学资源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塔里木大学校园内东湖中分离纯化的一株盐碱绿藻进行培养基筛选,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鉴定,研究CaCl2·2H2O、KH2PO4、NaCl、NaNO3、MgSO4·7H2O以及pH对其生长的影响,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盐碱绿藻为椭圆形藻。CaCl2·2H2O最适浓度为0.050 g/L,可溶性糖为24.34%,可溶性蛋白为16.55%,总叶绿素为2.000 g/L。KH2PO4最适浓度为0.175 g/L,可溶性糖为10.53%,可溶性蛋白为7.7%,总叶绿素为3.607 g/L。NaCl最适浓度为0.100 g/L,可溶性糖为11.82%,可溶性蛋白为8.57%,总叶绿素为3.385 g/L。NaNO3最适浓度为0.250 g/L,可溶性糖为10.64%,可溶性蛋白为6.10%,总叶绿素为2.731g/L。MgSO4·7H2O最适浓度为0.375 g/L,可溶性糖为12.32%,可溶性蛋白为9.9%,总叶绿素为1.790 g/L。pH最适浓度为9.0,可溶性糖为16.57%,可溶性蛋白为9.46%,总叶绿素为1.985 g/L。1号藻的序列与新颖拟绿球藻属(Pseudochlorococcum sp.)聚簇成一支亲缘关系很相近。【结论】 确定了1号盐碱绿藻的分类地位以及SE培养基优化后CaCl2·2H2O的浓度为0.050 g/L,KH2PO4的浓度为0.175 g/L,NaCl的浓度为0.100 g/L,NaNO3的浓度为0.250 g/L,MgSO4·7H2O的浓度为0.375 g/L和pH为9.0。

    有机物料对不同磷肥用量条件下棉田综合效益评价
    柳萍, 张凯, 马超, 张慧, 杨川
    2023, 60(10): 2521-2531.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22
    摘要 ( )   HTML ( )   PDF(1363KB) ( )  

    【目的】 研究不同磷肥用量条件下有机物料添加的棉田综合效益,为棉田磷肥用量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方法】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设置有机物料添加(有机酸、有机肥、生物炭)×不同磷肥用量(0、50、100和150 kgP2O5/hm2)双因素试验处理,利用雷达图分析法,从棉花产量、经济收益、磷肥利用率、土壤磷素有效性、土壤微生物指标(碱性酸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等,综合性评价不同处理2020年棉田效益。【结果】 根据向量综合评价函数,MAP0+CK、MAP50+CK、MAP100+CK、MAP150+CK、MAP0+OF、MAP50+OF、MAP100+OF、MAP150+OF、MAP0+OA、MAP50+OA、MAP100+OA、MAP150+OA、MAP0+BC、MAP50+BC、MAP100+BC、MAP150+BC的综合评价值为0.609 9、0.896 7、0.921 5、0.913 3、0.610 3、0.832 7、0.998 8、0.903 5、0.636 6、0.937 8、0.916 3、0.783 9、0.765 4、0.941 1、0.945 2、0.875 3。【结论】 磷肥(100 kgP2O5/hm2)配施有机肥调控是棉田最优的施肥用量,而其中在100 kgP2O5/hm2的磷肥用量为梯度最优,添加有机酸调控的为50 kgP2O5/hm2+有机酸处理最优,添加生物炭调控的为100 kgP2O5/hm2+生物炭处理最优,添加有机肥调控的为100 kgP2O5/hm2+有机肥处理最优;在合理的磷肥用量条件下,增施有机物料可提高综合效益。

    盐碱麦田生物有机肥促生增产培肥效果
    左筱筱, 颜安, 宁松瑞, 杨利, 孙萌, 卢前成
    2023, 60(10): 2532-254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23
    摘要 ( )   HTML ( )   PDF(1288KB) ( )  

    【目的】 研究不同生物有机肥对盐碱胁迫春小麦生长和土壤改良培肥的效果,为盐碱地的生物有机肥施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盆栽试验,设置9个处理:不施肥处理(CK),4种不同菌种及配比的生物有机肥(A、B、C、D),每种生物有机肥设2个施量水平(1 125,2 250 kg/hm2)。【结果】 与CK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后春小麦LAISPAD、理论产量、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等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春小麦理论产量比CK处理增加了41.85%~74.93%,0~1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CK提高了19.57%~66.24%、20.73%~40.12%、37.70%~75.72%和11.98%~31.12%,1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CK提高了19.13%~74.63%、17.38%~29.93%、21.76%~59.52%和11.98%~31.12%,且随着生物有机肥施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各施肥处理与不施肥CK相比显著降低了土壤pH和电导率(P<0.05),0~10 cm土层土壤pH、电导率分别比CK降低了2.55%~5.02%、10.33%~40.51%,10~20 cm土层土壤pH、电导率分别比CK降低了1.69%~4.20%、21.3%~43.60%。各施肥处理春小麦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高于CK(P<0.05),真菌数量显著低于CK(P<0.05),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随生物有机肥施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真菌数量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D生物有机肥(沼泽红假单胞菌∶肉桂褐链霉菌∶胶冻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1∶2∶2∶2)施用量为2 250 kg/hm2时,对盐碱土壤改良培肥和调节微生物数量结构作用效果较好,且促进了小麦生产量的提高。

    油菜素内酯对甜瓜农药残留的降解作用分析
    杨世英, 马玉娥, 贾斌鑫, 华震宇, 沈琦, 刘峰娟, 王成
    2023, 60(10): 2541-255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24
    摘要 ( )   HTML ( )   PDF(1543KB) ( )  

    【目的】 研究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处理对甜瓜中啶虫脒、多菌灵、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的降解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以甜瓜为材料,喷施油菜素内酯和清水2种处理后,喷施农药,在2 h(0 d),1、3、5、7、9、15和24 d分别取样,测定甜瓜果实中农药残留含量、解毒酶活性、活性氧含量、解毒基因表达量以及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 与清水对照组相比,油菜素内酯处理组显著(P<0.05)降低了甜瓜果实中啶虫脒、多菌灵、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的含量,减少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生成量,显著降低了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保持较高解毒酶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苯丙氨酸解氨酶(L-phenylalaninammonia-lyase,PAL)、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reductase,GR)活性,且使可溶性蛋白、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过氧化氢(Hydrogenperoxide,H2O2)含量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acid,APX)无显著影响。6种解毒基因的表达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结论】 喷施油菜素内酯能提高甜瓜果实中解毒物质的含量、解毒酶的活性、解毒基因的表达量以及缓解活性氧代谢所产生的危害,使甜瓜果实中的农药残留含量降低。

    柽柳丛枝植原体鉴定及16S rRNA基因多样性分析
    李丰, 赖刚刚, 赵志惠, 陈小飞, 朱天生
    2023, 60(10): 2551-2557.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25
    摘要 ( )   HTML ( )   PDF(1152KB) ( )  

    【目的】 研究柽柳丛枝病在新疆南疆地区的分布危害、分类、形态特征及病原物16S rRNA基因的遗传多样性,为该病害的检测和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调查新疆南疆地区柽柳丛枝病的分布及危害,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柽柳丛枝病病原物进行透射电镜观察、16S rRNA基因和rp基因扩增,研究其形态特征及分类地位,并对新疆南疆不同地区柽柳丛枝病病原物16S rRNA基因遗传多样性。【结果】 柽柳丛枝病在新疆南疆地区的平均发病率为9.06%,平均病情指数为5.66;在柽柳丛枝韧皮部组织中观察到有植原体颗粒的存在;16S rRNA基因和rp基因巢式PCR分别获得1 219 bp和1 174 bp大小的条带,柽柳丛枝病属于植原体病害,在分类地位上属于植原体16SrXXX-A亚组;新疆南疆柽柳丛枝植原体主要可分为4个株系,16S rRNA基因核苷酸相似度在96.5%~99.8%。【结论】 柽柳丛枝病在新疆南疆地区主要分布在阿克苏市、温宿县、巴楚县、图木舒克市、阿拉尔市、伽师县,阿拉尔市12团等地,且发生情况和危害程度均较轻,不同地区之间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性;柽柳丛枝病存在植原体颗粒并主要在韧皮部组织中,有球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态,大小300~600 nm不等。

    喷施赤霉素缓解多效唑对叶用莴苣幼苗的抑制作用
    成臣, 鄢雨蛟, 曾文愉, 廖雅汶, 高志强, 卢占军, 姚锋先, 朱博, 汪建军
    2023, 60(10): 2558-2565.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26
    摘要 ( )   HTML ( )   PDF(927KB) ( )  

    【目的】 研究喷施赤霉素缓解多效唑对叶用莴苣幼苗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叶用莴苣不同品种与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进行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采用5个叶用莴苣品种,赤霉素质量浓度以有效成分计,分别设A1(0 mg/L)、A2(15 mg/L)、A3(30 mg/L)、A4(60 mg/L)、A5(120 mg/L)、A6(240 mg/L)和A7(480 mg/L)共7种喷施水平,于叶用莴苣移栽期测定幼苗素质、叶形及叶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 随赤霉素质量浓度增加,各叶用莴苣品种的株高、根鲜重、根干重、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总叶面积、总叶长、总叶宽、最大功能叶叶长及最大功能叶叶宽均先增后降,各指标值均在A5处理时达最大,与A1处理相比,A5处理各指标分别增加36.8%~86.6%、30.1%~53.4%、21.1%~77.7%、56.2%~127.3%、56.0%~115.5%、63.4%~142.1%、30.4%~79.5%、27.0%~65.7%、24.0%~50.0%及21.8%~48.8%。可溶性固形物也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以A2处理、A3处理表现最佳。叶用莴苣各品种SPAD值及根冠比先降后增,各指标值均为A5处理最低,与A1处理相比,A5处理各指标分别降低17.6%~28.6%及17.5%~36.2%。【结论】 喷施赤霉素具有缓解多效唑抑制的作用,其中赤霉素质量浓度在A5(120 mg/L)时对叶用莴苣幼苗的调控效果最佳。

    农业装备工程与机械化·畜牧兽医
    1SZL-300型振动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的研制
    谭新赞, 沈从举, 代亚猛, 李帆, 贾首星, 蒙贺伟
    2023, 60(10): 2566-2573.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27
    摘要 ( )   HTML ( )   PDF(1207KB) ( )  

    【目的】 基于自激振动深松减阻原理,研制1SZL-300型振动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方法】 利用Solidworks和CAXA绘图软件设计整机及关键部件结构,研究振动深松部件单体和激振弹簧选型,分析深松铲入土受力及自激振动减阻原理。【结果】 弹簧自激振动能够有效减小牵引阻力,自激振动条件下样机深松深度(耕深)382 mm,深松耕深稳定性系数96.8%,土壤膨松度为28.6%,土壤扰动系数为67.5%,地表10 cm内碎土率达62.8%,样机在平均作业速度7.1 km/h下的纯工作小时生产率为2.2 hm2/h。【结论】 1SZL-300型振动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作业效果良好,各项检测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也迷里鸡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
    姚莹莹, 李家辉, 李海英, 吴盈萍, 赵晓钰, 周军, 赵全庄, 李宗福
    2023, 60(10): 2574-258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28
    摘要 ( )   HTML ( )   PDF(996KB) ( )  

    【目的】 研究也迷里鸡遗传多样性变化及世代间遗传分化,为也迷里鸡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15个微卫星位点对也迷里鸡2个世代共4个群体(G1:1世代公鸡、G2:2世代公鸡、M1:1世代母鸡、M2:2世代母鸡)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15个微卫星位点在120个个体中共检测到102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6.8个。各位点的期望杂合度(He)和观测杂合度(Ho)平均值分别为0.708和0.66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较高(0.661),表现为高度多态性。F-统计量中群体内近交系数(Fis)、总群体近交系数(Fit)和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平均值分别为0.051、0.070和0.020,也迷里鸡群体的近交程度低、遗传分化不明显。群体基因流MCW0216位点最大(29.689),LEI0166位点最小(6.192),各位点平均基因流(Nm)为15.091,4个群体间存在高度的基因交流。也迷里鸡4个群体按遗传距离被分为2类。【结论】 也迷里鸡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拥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饲喂蒸汽压片玉米对新疆褐牛产肉性能及肝脏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
    魏勇, 高雨, 杨敏, 许子豪, 任万平
    2023, 60(10): 2583-2589.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29
    摘要 ( )   HTML ( )   PDF(783KB) ( )  

    【目的】 研究饲喂蒸汽压片玉米对新疆褐牛产肉性能及肝脏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16头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18月龄的新疆褐牛公牛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精料使用蒸汽压片玉米,对照组使用普通破碎玉米,试验预饲期15 d,正试期180 d。在试验开始和结束的早晨对试验牛进行空腹称重并记录,屠宰后取肝脏样分装,置于液氮中冻存备检测。【结果】 (1)试验组平均日增重(ADG)和宰前活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胴体重、眼肌高度、背膘厚度等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2)试验组尿素(UREA)、氨态氮(NH3-N)、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3)试验组乙酰乙酸(ACA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肝糖原(LG)、丙酮酸羧化酶(PC)、肝酯酶(HL)等肝脏糖脂代谢关键产物和酶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饲喂蒸汽压片玉米,可以提高新疆褐牛公牛的增重性能、产肉性能,促进新疆褐牛公牛肝脏糖脂分解代谢、减少沉积在肝脏中的糖脂含量。

    新疆褐牛PPARγMYF5和AGPAT5基因SNP突变与体尺性状的关联分析
    韩丽云, 李艳艳, 马云, 虎红红, 康小龙, 郭殿芝, 史远刚
    2023, 60(10): 2590-260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0.030
    摘要 ( )   HTML ( )   PDF(1339KB) ( )  

    【目的】 鉴定与牛体尺性状相关的基因,筛选PPARγMYF5和AGPAT5三个基因的SNP多态性,研究SNP突变对牛体尺性状的影响,为新疆褐牛的分子育种提供标记信息。【方法】 采用PCR-RFLP方法对新疆褐牛PPARγMYF5和AGPAT5基因的突变位点进行研究,通过单倍型法构建三个目标基因的单倍型块并统计不同单倍型的基因型频率。【结果】 三个基因的6个SNP位点对体尺性状均有显著影响,mRNA二级结构预测发现PPARγ-exon7(G74T)和AGPAT5-exon7(G72A)均导致mRNA二级结构和自由能发生改变,蛋白二级结构预测发现牛PPARγ基因外显子1和AGPAT5外显子7的2个SNP位点均为错义突变,改变氨基酸结构,但是蛋白质二级结构未发生改变;MYF5外显子1的SNP位点突变为同义突变,氨基酸及蛋白质二级结构均未发生改变。【结论】 筛选PPARγMYF5和AGPAT5基因的6个SNP位点,基因PPARγMYF5和AGPAT5与牛体尺性状的关系。


ISSN 1001-4330 CN 65-1097/S
邮发代号:58-18
国外代号:BM3342
主管:新疆农业科学院
主办: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出版单位:《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地址: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新疆农业科学院
邮编:830091
电话:0991-4502046
E-mail:xjnykx-h@xaas.ac.cn


版权所有 © 《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网站
微信公众号
淘宝购买
微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