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封面+目录
    第60卷第11期封面+目录
    2023, 60(11): 0-0. 
    摘要 ( )   PDF(3326KB) ( )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土壤肥料
    不同化学药剂处理对长绒棉封顶效果的影响
    马辉, 戴路, 李星星, 阿布都艾尼·阿布都维力, 艾麦尔江·阿布力提甫, 田立文, 欧欢
    2023, 60(11): 2601-2608.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01
    摘要 ( )   HTML ( )   PDF(889KB) ( )  

    【目的】 分析不同化学药剂处理对长绒棉封顶效果的影响,为集成长绒棉化学封顶配套技术提供支撑。【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供试长绒棉品种为新78,分析“易顶”、“抑顶”、“向铃转”、“施益富”、“棉顶封”、“国光冠顶套餐”、人工打顶7个不同处理对棉花株高、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主要纤维品质及成本的影响。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各处理的11个长绒棉性状。【结果】 化学封顶剂处理封顶前后长绒棉株高增长量变幅为16.1~40.9 cm,而人工打顶3.1 cm;“易顶”处理的单株果枝数较“棉顶封”和人工打顶分别高1.5台、1.8台;“易顶”、“抑顶”处理的单株铃数显著高于“施益富”、“棉顶封”和人工打顶处理,“施益富”处理铃重较“国光冠顶套餐”处理显著高0.23 g,“易顶”处理衣分比人工打顶、“抑顶”、“施益富”处理显著高1.1、1.2、1.3个百分点,“易顶”处理籽棉产量较“施益富”、人工打顶和“棉顶封”处理显著高16.4%、17.4%、20.8%,“易顶”处理皮棉产量比“国光冠顶套餐”、“向铃转”、“施益富”、人工打顶和“棉顶封”处理显著高15.4%、16.0%、20.8%、21.2%、22.9%;不同处理间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指数差距不大,但对上半部平均长度、马克隆值影响显著。“易顶”、“抑顶”、“国光冠顶套餐”和“向铃转”综合表现优于人工打顶。【结论】 化学封顶处理株高增长量较大;化学封顶对单株果枝数、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马克隆值和上半部平均长度影响显著;“易顶”处理效果最优,“抑顶”、“国光冠顶套餐”和“向铃转”处理效果次之。

    种植密度对76 cm等行距机采棉冠层结构、冠层温湿度及产量的影响
    王家勇, 李春梅, 徐文修, 李鹏程, 张娜, 李玲, 马云珍, 王芳
    2023, 60(11): 2609-2617.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02
    摘要 ( )   HTML ( )   PDF(1449KB) ( )  

    【目的】 筛选出适宜76 cm等行距种植的机采棉最适宜种植密度。【方法】 2020年4~10月采用76 cm等行距地膜种植,设置9×104株/hm2(A)、12×104株/hm2(B)、15×104株/hm2(C)、18×104株/hm2(D)、21×104株/hm2(E)5个种植密度进行田间试验,测定叶面积指数(LAI)、叶倾角(MLA)、冠层开度(DIFN)、光截获率(PAR)、冠层温度、湿度、产量等指标,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冠层结构、冠层温湿度及产量的影响。【结果】 各处理棉花叶面积指数和叶倾角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呈现现为E>D>C>B>A,冠层开度则基本呈现出A>B>C>D>E;各处理的光截获率在空间上基本上呈现出“V”型变化趋势,且密度越大,冠层内平均温度越低、平均湿度越高。当处理水平为15×104株/hm2时,单株铃数和单铃重较对照有显著提高,同时获得的籽棉产量较高为4 849.96 kg/hm2。分别依次比其他处理增产41.94%、24.20%、4.72%和15.20%。【结论】 密度以15×104株/hm2可以获得较优的棉花群体冠层结构,有利于冠层光分布,并获得较高的产量。

    高温胁迫下陆地棉转录组差异性分析
    王辉, 董永梅, 郭伟锋, 曹新川, 郭金成, 谢宗铭, 何良荣
    2023, 60(11): 2618-262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03
    摘要 ( )   HTML ( )   PDF(1278KB) ( )  

    【目的】 研究陆地棉高温胁迫下关键基因的响应,比较基因表达差异,为揭示陆地棉高温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RNA-Seq对正常温度(26℃)和高温胁迫(42℃)的陆地棉品系YZ1进行转录组测序和数据分析。【结果】 在WN4/WH4,WN12/WH12,WN24/WH24,WN48/WH48共鉴定出383个共有上调基因和234个共有下调基因。将差异基因按GO功能分类,主要富集到上调差异基因和下调差异基因20个类别;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到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苯丙烷代谢、昼夜节律-植物、内质网加工等通路;鉴定出39个转录因子,主要是WRKY和MYB两大家族;Gohir.A08G104100是高温胁迫主要的基因,对植物的耐热性至关重要,Gohir.D08G033300是质体类异戊二烯生物合成的限制酶,对叶绿体发育至关重要。2个差异基因在整个时期表达量差异倍数较为显著。【结论】 高温胁迫和正常温度下在不同时间段,陆地棉的基因转录表达差异。

    陆地棉TCP家族基因鉴定及组织表达分析
    胡文冉, 赵准, 邵武奎, 黄全生
    2023, 60(11): 2627-2637.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04
    摘要 ( )   HTML ( )   PDF(1805KB) ( )  

    【目的】 鉴定、分析陆地棉TCP家族基因,为进一步研究TCP基因在棉花植株内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基于2019年最新组装的陆地棉TM-1参考基因组,通过Pfam网站获取TCP家族HMM模型文件,使用HMMER网站鉴定陆地棉TCP基因,CottonFGD网站获取陆地棉TCP基因组蛋白序列。利用MapInspect进行染色体定位、MEGA 7.0进行多序列比对聚类分析、MEME网站motif预测、TBtools软件鉴定基因结构以及陆地棉TCP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 共鉴定出63个陆地棉TCP基因,其中39个Class I亚族,24个Class Ⅱ亚族;Class Ⅱ亚族中包括17个CIN亚类,7个CYC/TB1亚类。染色体定位发现该63个TCP基因在陆地棉22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其中A组染色体上分布有33个基因、D组上分布有30个基因。所有TCP蛋白均包含TCP结构域。TCP基因外显子、内含子结构及长度在同一亚家族内具有相似性。TCP家族基因中有12个基因在陆地棉纤维中优势表达,32个基因在花器官中优势表达,16个基因在营养器官:根、茎和叶中优势表达。【结论】 获得了与陆地棉生长发育相关的TCP基因。

    种植密度对适宜机采棉花品系农艺和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
    王海涛, 刘存敬, 唐丽媛, 张素君, 蔡肖, 李兴河, 马文娜, 韩俊伟, 张香云, 张建宏
    2023, 60(11): 2638-2645.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05
    摘要 ( )   HTML ( )   PDF(779KB) ( )  

    【目的】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适宜机采棉花品系冀JC4系和冀JC7系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抗病性的影响,分析在河北棉区的适宜种植密度。【方法】 设置4个不同种植密度水平(4.5×104、9.0×104、13.5×104和18.0×104 株/hm2),研究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综合分析棉花新品系冀JC4系和冀JC7系的最适种植密度。【结果】 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冀JC4系和冀JC7系株高降低,果枝始节位高度增高,全生育期延长。种植密度越大,冀JC4系的皮棉产量越高,且差异明显;冀JC7系密度对皮棉产量的影响不大。不同种植密度对冀JC4系马克隆值有一定影响,对冀JC7系的伸长率有一定影响,对其他棉花纤维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种植密度增加,冀JC4系和冀JC7系黄萎病病指越低,黄萎病抗性越强,且差异明显。【结论】 冀JC4系和冀JC7系在河北棉区的适宜种植密度均为13.5×104 株/hm2

    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不同叶面肥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吴刚, 赵强, 谢佳, 张启越, 占东霞, 田阳青, 李欣欣
    2023, 60(11): 2646-265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06
    摘要 ( )   HTML ( )   PDF(701KB) ( )  

    【目的】 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胺鲜·甲哌鎓复配不同叶面肥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胺鲜·甲哌鎓复配不同叶面肥对棉花的增产效果。【方法】 试验于2021年在新疆呼图壁大丰镇进行,选用棉花品种为新陆早82号,以植物生长调节剂胺鲜·甲派鎓为主,分别复配缩节胺,助剂,硼锌肥,亚鳞酸钾,硅肥;单施缩节胺为对照。分析不同处理对棉花的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 不同处理对株高呈现不同的调控力度,其中胺鲜·甲哌鎓+助剂+硼锌肥处理抑制株高的能力较强;叶面喷施胺鲜·甲哌鎓+助剂+亚磷酸钾的蕾铃干物质积累量在所有处理中最大,达到45.37 g/株,且干物质总重最高,达到83.71 g/株;喷施处理胺鲜·甲哌鎓+助剂+硼锌肥的单株结铃数达到最大为6.78个/株,且单铃重最高为6.41 g,喷施胺鲜·甲哌鎓+助剂+亚磷酸钾收获籽棉产量最高,较对照高出10.42%。【结论】 胺鲜·甲哌鎓+助剂+亚磷酸钾组合的增产效果最佳。

    PEG模拟干旱胁迫下辽棉系列品种种子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单莹, 李越, 徐敏, 刘艳珍, 李冉, 陈捷胤, 王子胜, 朱鹤
    2023, 60(11): 2653-266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07
    摘要 ( )   HTML ( )   PDF(944KB) ( )  

    【目的】 评价PEG模拟干旱胁迫下6个辽棉品种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方法】 以6个辽棉系列审定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2.5%、5.0%、7.5%、10.0%)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设置萌发期抗旱试验,测定各材料对照和不同干旱胁迫下的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萌发抗旱指数、下胚轴长、主根长、芽苗鲜重和根鲜重。【结果】 随PEG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棉花种子萌发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抗旱指数随胁迫程度的加重而降低,幼苗生长指标和根系生长指标在2.5% PEG胁迫受抑制显著,5.0% PEG胁迫促进了各材料的根长生长,各指标在5.0% 浓度以上PEG胁迫时受抑制程度随胁迫增加逐渐增强。【结论】 6个辽棉系列品种的抗旱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辽棉10号>辽棉23号>辽棉45号>辽棉53号>辽棉49号>辽棉34号。

    脱叶剂对机采棉不同种植模式脱叶效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蒋从军, 阿里甫·艾尔西, 林涛, 沙红, 郑子漂, 努尔曼古丽·吾甫尔, 蒋争军, 崔建平, 郭仁松, 王亮, 张娜
    2023, 60(11): 2661-266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08
    摘要 ( )   HTML ( )   PDF(617KB) ( )  

    【目的】 研究脱叶剂对新疆南疆机采棉不同种植模式脱叶效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 设4种机采棉种植模式,1膜6行K1[(12 cm+64 cm+12 cm+64 cm+12 cm)+64 cm]×11 cm;1膜3行K2[(76 cm+76 cm)+76 cm]×5.6 cm;1膜3行K3[(76 cm+76 cm)+76 cm]×9.5 cm;1膜4行K4[(12 cm+64 cm+12 cm)+64 cm]×11 cm。在棉花吐絮期喷施脱叶催熟剂,分析对棉花不同种植模式脱叶效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 不同种植模式喷施脱叶催熟剂后25 d脱叶率无显著差异、吐絮率无显著差异。K1种植模式产量最高,籽棉产量分别较K2、K3、K4种植模式高5.15%、8.7%、4.5%。喷施脱叶催熟剂后,不同种植模式间棉纤维长度整齐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断裂伸长率、短纤维指数、成熟度间无显著差异。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K1、K2、K3间无显著差异,K2与K3较K4高,有显著差异。【结论】 喷施脱叶催熟剂后不同种植模式间脱叶率、吐絮率均无显著差异。喷施脱叶催熟剂对棉纤维品质影响较小。1膜6行模式棉花产量最高。

    雹灾重播条件下不同棉花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差异比较
    孙明辉, 阿依努尔·卡依木, 翟梦华, 代健敏, 张巨松
    2023, 60(11): 2667-2673.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09
    摘要 ( )   HTML ( )   PDF(821KB) ( )  

    【目的】 筛选出适宜新疆南疆雹灾后重播的棉花品种。【方法】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设置灾后棉花重播试验,选取适宜灾后重播的 5 个早中熟陆地棉品种为材料,比较各参试品种在生育进程、主要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主要纤维品质性状上的差异。【结果】 新陆早78号的生育期最短,为122 d;株高为 106.7 cm、果枝始节高度为22.6 cm、始果枝节位为 6.0节;在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上较其它参试品种更为合理,更加有利于棉株后期产量形成;新陆早78号的籽棉和皮棉产量在参试品种中均达到最高,分别为5 534.0、2 343.0 kg/hm2;纤维品质表现较好。【结论】 参试品种中新陆早 78 号综合表现较优,可以作为雹灾后重播的棉花品种。

    新疆滴灌机采棉生长及产量的最佳水氮组合
    潘洋, 付秋萍, 海英, 祁通, 洪明, 马英杰, 潘俊杰
    2023, 60(11): 2674-268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10
    摘要 ( )   HTML ( )   PDF(1709KB) ( )  

    【目的】 研究膜下滴灌机采棉最佳水氮投入组合,实现机采棉节水提质增效。【方法】 以膜下滴灌机采棉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3个灌水水平(3 000、3 525和4 200 m3/hm2)和4个施氮水平(0、168、240和312 kg/hm2),研究机采棉的株高、茎粗、SPAD、叶面积指数等指标与不同水氮组合的响应机制。【结果】 (1)施氮量和灌水量的增加会使株高、茎粗、SPAD和叶面积指数增大,过量的施氮量和灌水量会使棉花的茎粗减小。(2)灌水量一致时,不施氮处理的耗水量明显低于施氮处理,且施氮量为240 kg/hm2的处理的耗水量最大;施氮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比不施氮处理高,且灌水量为3 000和3 525 m3/hm2时,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3)施氮168 kg/hm2的处理,灌水量的增加会促进机采棉的氮肥生产率,施氮量为312 kg/hm2的处理,灌水量增加会使氮肥生产率降低。(4)灌水量为3 525 m3/hm2,施氮量为240 kg/hm2时,膜下滴灌机采棉的水分生产效率、单株有效铃数、单铃重和衣分均最高,为当地适宜的水肥组合。【结论】 灌水量及施氮量对机采棉的生长、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及产量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灌水量为3 600~4 200 m3/hm2、施氮量为160~312 kg/hm2时可使籽棉产量、WUEPFPN同时达到最大值的80%以上,是试验研究区机采棉最适宜的水氮组合区间。

    283份玉米田间抗旱性鉴定与筛选
    唐怀君, 谢小清, 张磊, 孙宝成, 杨杰, 刘成
    2023, 60(11): 2687-2693.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11
    摘要 ( )   HTML ( )   PDF(1154KB) ( )  

    【目的】 欠量灌水胁迫下,利用抗旱系数和水区产量综合评价不同玉米材料的抗旱性,筛选兼顾抗旱丰产的玉米材料,为抗旱育种提供种质资源和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83份玉米材料,利用抗旱系数和水区产量双选择的方法,分析研究玉米抗旱性及水区产量、水区表型特性的变化。【结果】 正常灌溉和干旱胁迫下产量均呈正态分布,抗旱系数呈偏态分布,平均抗旱系数为0.617,胁迫强度0.383。筛选出抗旱丰产的优异自交系15份,杂交组合3份。抗旱丰产自交系在水区表型特征变化范围为吐丝天数(58.5~71.0 d)、株高(150~208.1 cm)、穗位高(44.6~77.5 cm)、穗粒数(295~502 粒/穗)、百粒重(16.5~36.0 g)和单株产量(60.4~90.5 g);抗旱丰产的杂交组合在水区表型特征变化范围为吐丝天数(61.5~63.0 d)、株高(275.6~287.8 cm)、穗位高(103.8~115.0 cm)、穗粒数(538~692 粒/穗)、百粒重(34.9~38.9 g)和单株产量(165.7~186.8 g)。抗旱优异材料表现出单株产量和抗旱性均高于平均水平,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粒数和百粒重等性状个别材料低于平均水平,穗粒数和百粒重之间存在互补关系。【结论】 筛选出兼顾丰产性和抗旱性的优异玉米材料18份。其中,15份自交系水区单株产量不低于60 g,抗旱系数不低于0.8;3份杂交组合水区单株产量不低于160 g,品种耐旱指数大于1.5。18份材料在正常灌水条件下具有较高的产量,在穗粒数方面还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可供育种选用。

    新疆优质丰产香型水稻品种筛选与评价
    布哈丽且木·阿不力孜, 张燕红, 袁杰, 赵志强, 文孝荣, 杜孝敬, 王奉斌, 吕玉平, 阿曼古丽·艾孜子
    2023, 60(11): 2694-2703.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12
    摘要 ( )   HTML ( )   PDF(914KB) ( )  

    【目的】 分析新疆不同香型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筛选出适合新疆稻区种植的优质丰产香型水稻品种。【方法】 以11份香型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测定不同香型水稻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和品质指标,利用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综合评价不同香型水稻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差异。【结果】 11份香型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变异系数2.70%~69.19%,变异主要体现在穗粒数、垩白度和垩白率上。产量及品质性状间存在较多的相关关系,千粒重与粒长存在显著正相关,产量与垩白率、胶稠度呈显著正相关。综合得分新粳伊20号最高为2.565 9,新粳香53号最低为-2.022 6,当欧式距离为10时香型水稻品种被分为3类,第I类香型水稻品种占比63.64%,第Ⅱ类香型水稻品种占比27.27%,第Ⅲ类香型水稻品种是新粳伊20号,占比9.09%,第Ⅲ类香型水稻优质丰产性最好,第I类优质丰产性居中,第Ⅱ类最差。新粳伊20号优质丰产性最好。【结论】 香型水稻品种新粳伊20号优质丰产性最好,提高穗粒数、降低垩白率可以作为新疆香型水稻产量和品质改良的关键。

    播种量对旱地春小麦干物质积累、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罗晓颖, 房彦飞, 孙婷婷, 唐江华, 王鲁振, 唐甜, 王晨, 徐文修
    2023, 60(11): 2704-2711.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13
    摘要 ( )   HTML ( )   PDF(948KB) ( )  

    【目的】 研究适应新疆极度干旱条件的旱作农区春小麦适宜播种量。【方法】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150 kg/hm2(D1)、225 kg/hm2(D2)、300 kg/hm2(D3)、375 kg/hm2(D4)4个播种量,研究不同播种量对旱地春小麦干物质积累、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 小麦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基本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减少,且各处理均在灌浆期达到峰值;随播种量增大,速增期和缓增期的持续时间及灌浆过程持续时间显著缩短,平均灌浆速率减小;播种量过大,速增期和缓增期的的灌浆速率及最大灌浆速率降低,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提前,灌浆持续期缩短;小麦的穗数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穗粒重、产量均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减小;D1处理的产量最高达1 659.28 kg/hm2,较其他3个处理依次极显著增产9.94%、12.84%、35.72%。【结论】 在极度干旱情形下,该区小麦以最小播种量150 kg/hm2为适宜。

    磷肥施用方式对滴灌小麦生长和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陈传信, 张永强, 聂石辉, 赛力汗·赛, 徐其江, 张宏芝, 雷钧杰
    2023, 60(11): 2712-2718.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14
    摘要 ( )   HTML ( )   PDF(739KB) ( )  

    【目的】 研究不同施磷方式对滴灌小麦生长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为滴灌小麦磷肥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在大田滴灌条件下,以冬小麦品种新冬41号为材料,在等量养分条件下,设置6个磷肥施用方式,F0:不施磷、F1:100%基施、F2:75%基施+25%追施、F3:50%基施+50%追施、F4:25%基施+75%追施、F5:100%追施,分析不同施磷方式对滴灌小麦干物质及养分积累量、产量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 施磷显著增加了小麦的干物质、养分积累量,施磷处理提高了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施磷处理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分别比F0处理增加5.93%~23.99%、0.32%~8.76%、1.78%~6.45%,施磷显著提高了产量。不同施磷方式下小麦产量和构成因素存在差异。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以F3处理表现最好,F3处理产量比F5处理增加10.21%,且差异显著。F3处理干物质积累量和养分积累量表现最好。F3处理的磷肥利用率、磷肥偏生产力、磷肥农学效率比F1处理分别增加11.00%、4.81 kg/kg、4.80 kg/kg。【结论】 F3处理(50%基施+50%追施)群体产量构成因素表现最好,具有较高的养分积累量和肥料利用率,利于磷肥的高效利用。

    种子活力对小麦收获时期及穗部位的响应
    张路路, 李鹏, 张金汕, 贾永红, 罗四维, 李丹丹, 王凯, 石书兵
    2023, 60(11): 2719-272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15
    摘要 ( )   HTML ( )   PDF(790KB) ( )  

    【目的】 研究种子活力对小麦收获时期及穗部位的响应。【方法】 选用新春37号为材料,分别于花后15(A15)、20(A20)、25(A25)、30(A30)、35(A35)、40(A40)和45 d(A45)收获,并将穗部位均分为基部(L)、中部(M1、M2)、上部(U1、U2和U3)共6个水平,测定春小麦种子物理性状、活力指标、幼苗及根系性状等指标。【结果】 (1)随着收获期的延迟,种子的宽度、面积、千粒重和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种子的长度,苗高、苗干鲜重、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以及活力指数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种子活力指数表现为A40(A35)>A45>A30>A25>A20>A15。(2)花后35~40 d收获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均在90%以上,不同穗部位种子活力指数表现为穗中部(M1、M2)>穗基部(L)>穗上部(U1、U2和U3)。【结论】 基部种子活力与根平均直径、穗中部种子活力与千粒重、穗上部种子活力与比重相关性均较高,3个穗部位的种子活力是选择种子综合活力的重要指标。

    大麦新品种蒙啤麦5号丰产稳产适应性分析及应用评价
    马宇, 吕二锁, 巴图, 徐寿军, 徐广祥, 李建波, 杜慧婷, 刘志萍
    2023, 60(11): 2727-2734.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16
    摘要 ( )   HTML ( )   PDF(903KB) ( )  

    【目的】 研究大麦新品种蒙啤麦5号生产应用价值,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有利数据支撑。【方法】 利用蒙啤麦5号多年多点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数据,采用比较分析法、高稳系数法、基因型分组法以及适应性参数法分析其丰产稳产及适应性,并结合产量相关性状通径分析研究产量要素间相关关系。【结果】 在生产示范中,蒙啤麦5号平均产量4 395.2 kg/hm2,较对照平均增产19.5%,增产点率达87.5%;在两年区域试验中,高稳系数最大,变异系数最小,适应性参数小于1,千粒重为53.8 g,饱满粒93.45%,发芽率为98%,麦芽浸出物80%,库尔巴哈值40.5%,糖化力435 WK,α-氨基酸153 mg/100g;在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粒数(0.667)对产量直接影响最大,其次为有效穗数(0.543)及千粒重(-0.41),单株粒数及有效穗数对蒙啤麦5号产量形成具有正向效应,而千粒重对产量形成具有负向效应。【结论】 蒙啤麦5号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优质啤酒大麦标准,适宜在内蒙古中东西部及生态条件相类似的春麦区推广种植,生产应用中应尽量增加基本苗,但要注意栽培密度以防倒伏,在分蘖期及时施肥浇水促进有效分蘖增多。

    生物降解地膜对甜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旭, 和海秀, 范守杰, 彭椿皓, 王瑞楠, 孟玲, 徐巧, 白如霄, 崔瑜
    2023, 60(11): 2735-2741.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17
    摘要 ( )   HTML ( )   PDF(841KB) ( )  

    【目的】 研究新疆塔额垦区6 μm甜菜专用生物降解地膜对甜菜生长、产量及含糖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P87 6 μm甜菜专用生物降解地膜(BD)和普通聚乙烯地膜(PE)为处理,以裸地(CK)为对照,分析不同覆膜方式对10 cm土壤温度、甜菜生长以及甜菜产量、含糖率的影响。【结果】 BD和PE较CK具有明显的增温作用,3个处理地表下10 cm土壤累计温度表现为PE>BD>CK;在甜菜子叶期和幼苗期,BD和PE均对甜菜根长、表面积、表面积都有显著促进作用;BD和PE较CK都有一定增糖作用,但BD处理增糖更显著,分别增加10.17%和1.6%;BD处理当季地膜降解率可达到75.23%。【结论】 BD地膜在甜菜生长的前期能保持良好的完整性,具有较好的增温效果,BD可以显著提高甜菜根长、根表面积、地上地下干物质量、产量、含糖率和含糖量,能够提高收益。

    微生物·园艺特产·农产品加工工程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甜高粱青贮饲料中微生物群落分析
    岳丽, 王卉, 山其米克, 再吐尼古丽·库尔班, 涂振东
    2023, 60(11): 2742-275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18
    摘要 ( )   HTML ( )   PDF(1298KB) ( )  

    【目的】 研究甜高粱青贮饲料的微生物多样性,为青贮饲料的生产和贮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甜高粱青贮饲料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甜高粱青贮饲料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添加剂对甜高粱青贮饲料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 甜高粱青贮饲料中细菌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蓝细菌门、酸杆菌门,优势菌属主要为乳酸杆菌属、肠杆菌属、乳球菌属、棒状杆菌;真菌群落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结论】 不同处理的甜高粱青贮饲料之间微生物菌群组成相近,但相对丰度存在明显差异,青贮菌剂降低了甜高粱青贮饲料中微生物的相对丰度。

    无核白葡萄营养系果实品质及葡萄干特性分析
    户金鸽, 白世践
    2023, 60(11): 2751-2763.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19
    摘要 ( )   HTML ( )   PDF(1040KB) ( )  

    【目的】 筛选出丰产优质的无核白株系,为无核白葡萄的优质、高产栽培奠定基础。【方法】 以无核白葡萄为对照,以其性状上有变异的18个营养系为试材,调查和描述其果穗性状,测定果实品质并进行制干试验。【结果】 长穗无核白和宁夏无核白的果穗质量较高,分别是620.20和632.67 g,是对照的2.25倍和2.29倍;W3的果粒质量最大(3.10 g),其次是大粒无核白(2.45 g),分别是对照的2.35倍和2.97倍;18个营养系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低于无核白,大粒无核白、W5和W9的还原糖含量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34%、1.91%和3.17%,W5、早无核白和红秀的糖酸比极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8.11%、23.34%和22.97%,大粒无核白和W3的V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5.03%和23.08%。大粒无核白和W8 出干率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65%和3.98%,此外长粒无核白葡萄干的果形指数最大为3.10,是对照的1.46倍。早无核白因其粉红色的外观晾制的葡萄干外观独特,呈现黄红色-红褐色。【结论】 长穗无核白、大粒无核白、W3、长粒无核白营养系表现优良,此外早无核白可作为特色株系加以利用。

    利用GC-IMS分析3个核桃品种叶片挥发性物质指纹差异
    王如月, 罗莎莎, 王茹, 虎海防, 孙雅丽
    2023, 60(11): 2764-2778.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20
    摘要 ( )   HTML ( )   PDF(2275KB) ( )  

    【目的】 研究挥发性有机物在3个核桃品种叶片中的特性,比较各核桃叶片之间挥发性物质差异程度,构建3个核桃品种挥发性有机物气味指纹图谱。【方法】 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 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分析山核桃、温185和美国红核桃叶片中挥发性物质气味指纹图谱,利用方差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叶片中挥发性物质气味指纹图谱差异。【结果】 不同核桃品种叶片中含有的挥发性物质包括醇类、酯类、醛类、萜烯类及少量酮类和呋喃类物质。3个核桃品种之间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大,在美国红核桃中的乙酸乙酯、β-蒎烯二聚体和丙酮挥发性物质含量与温185有较大差异,在山核桃中2-乙烯醛、桉叶油醇及2,5-二甲基呋喃含量较高且与温185和美国红核桃有较大差异。【结论】 山核桃、温185、美国红核桃所呈现的指纹图谱有明显差异,且醇类在山核桃中含量较高,萜烯类在美国红核桃中含量较高;温185在酯类中含量与山核桃和美国红核桃较高且有差异。

    生物有机肥对枸杞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吕亮雨, 樊光辉, 付全, 苏彩风, 李发毅
    2023, 60(11): 2779-2789.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21
    摘要 ( )   HTML ( )   PDF(1269KB) ( )  

    【目的】 研究施用生物有机肥对有机枸杞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方法】 以宁杞 7 号为材料,于生长季(7~11月)以不施肥为对照(CK),比较不同生物有机肥处理对枸杞生长的影响及土壤养分含量差异。【结果】 与CK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均降低了土壤电导率和pH,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施用44.55 L/hm2复合型生物有机肥土壤改良效果明显,与CK差异显著;施用生物有机肥后,枸杞叶片光合特性得到改善,枸杞植株树高和冠幅显著提高,施44.55 L/hm2复合型生物肥的效果最佳;施用木霉菌生物有机肥、复合型生物有机肥和芽孢杆菌生物有机肥后各处理产量增加了4.8%~21.7%、11.9%~31.4%和3.5%~21.7%,并改善了枸杞果实品质,枸杞果实中枸杞多糖、黄酮、类胡萝卜素、甜菜碱、抗坏血酸多酚含量分别较CK显著提高,施用44.55 L/hm2复合型生物肥果实品质最好。【结论】 不同生物有机肥处理下枸杞的生长状况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良,其中施用44.55 L/hm2复合型生物有机肥肥效果最好。

    二甲戊灵和丙炔氟草胺对棉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治效果
    吴莉莉, 钱涛, 陈艳, 吾买尔江·拜克力, 李广阔, 丁瑞丰
    2023, 60(11): 2790-2797.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22
    摘要 ( )   HTML ( )   PDF(727KB) ( )  

    【目的】 分析评价二甲戊灵乳油(EC)与丙炔氟草胺可湿性粉剂(WP)单剂及其混配后对棉田一年生杂草的安全性和防治效果,为棉田杂草的化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研究不同处理对棉田一年生杂草药后30 d株防效,45 d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析各处理药剂对棉花出苗的安全性。【结果】 供试药剂对棉花出苗无影响,各处理出苗率与空白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330 g/L二甲戊灵EC(742.5 g/hm2)+50%丙炔氟草胺WP(45 g/hm2)和330 g/L二甲戊灵EC(866.25 g/hm2)+50%丙炔氟草胺WP(60 g/hm2)对棉田一年生杂草30 d株防效分别为96.52%和97.91%,45 d株防效分别为95.86%和96.48%,45 d鲜重防效分别为92.89%和94.44%,2种药剂混配后对棉田一年生禾本科、阔叶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30 g/L二甲戊灵EC 866.25~990 g/hm2对棉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在83.58%~90.23%,50%丙炔氟草胺WP 60~75 g/hm2的处理为84.58%~90.98%,二者差异不显著,该剂量下二甲戊灵对棉田一年生阔叶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在82.62%~88.90%,丙炔氟草胺的处理防效为85.06%~92.21%。【结论】 丙炔氟草胺对棉田一年生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优于二甲戊灵,可根据棉田优势杂草群落结构的差异选择不同的药剂施用,合理防治棉田杂草。

    嗜酸光合细菌耦合萎缩芽孢杆菌降解马铃薯加工淀粉废水条件优化
    曾军, 武磊, 高雁, 杨红梅, 林青, 霍向东
    2023, 60(11): 2798-2805.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23
    摘要 ( )   HTML ( )   PDF(1363KB) ( )  

    【目的】 研究嗜酸光合细菌耦合萎缩芽孢杆菌在实验室条件下降解马铃薯淀粉废水污染物。【方法】 以马铃薯加工淀粉废水为材料,实验室条件下研究2种菌株复配比例、复合菌接种量、复合菌协同培养方式等对淀粉废水COD和恶臭气体的降解效率。【结果】 嗜酸光合细菌∶萎缩芽孢杆菌活菌数比=10∶1,接种量15%,30℃,采用分段连续培养前72 h厌氧光照(5000 lux)培养,之后72 h采取厌氧光照∶黑暗好氧=12 h∶12 h方式。在最优条件下添加1 g/L乙酸钠能够使淀粉废水COD降解率由对照组的16.9%提升到98.21%,水体中氨氮,硝氮,总磷,硫醇,硫化氢等污染物降解效率均超过98%以上,同时较高的pH使水体实现自絮凝,沉降速度达到8 cm/h。【结论】 嗜酸性光合细菌和萎缩芽孢杆菌最适生长pH差异造成的生态位分化是其耦合以及高效降解淀粉废水污染物的主要原因。

    链霉菌TRM SA0054 Tubercidin合成基因簇挖掘
    张萍, 罗晓霞, 万传星, 张利莉
    2023, 60(11): 2806-2815.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24
    摘要 ( )   HTML ( )   PDF(1437KB) ( )  

    【目的】 评估菌株TRM SA0054的代谢潜力,解析其基因组信息研究该菌株次级代谢产物基因资源。【方法】 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对菌株TRM SA0054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现代分离纯化方法检测鉴定其代谢产物。【结果】 菌株TRM SA0054基因组大小为7.2 Mb,共有6 410个蛋白编码基因,GC含量为73.16%;预测到26个次级代谢基因簇,其中Region 36.1基因簇与Tubercidin(杀结核菌素)基因簇相似性为81%,菌株TRM SA0054发酵能够产生Tubercidin。【结论】 基于基因组挖掘和LC-MS检测验证菌株TRM SA0054具有产生Tubercidin的能力。

    添加亚硒酸纳对人工栽培羊肚菌子实体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梦桐, 张相锋, 焦子伟
    2023, 60(11): 2816-2823.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25
    摘要 ( )   HTML ( )   PDF(844KB) ( )  

    【目的】 研究添加亚硒酸钠(Na2SeO3)对人工栽培羊肚菌子实体生长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为大面积人工栽培富硒羊肚菌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 以六妹羊肚菌作为富硒载体,亚硒酸钠为外源硒,采用人工栽培,系统分析不同硒浓度处理对羊肚菌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 当硒浓度为0时,菌盖长度与菌柄周长最长;当硒浓度为10 mg/L时,菌柄周长与菌盖长度最长,对羊肚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当硒浓度为20 mg/L时,羊肚菌产量、子实体单株干重及子实体总长度最大,对羊肚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当硒浓度为40 mg/L时,硒浓度抑制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硒浓度20 mg/L下栽培的羊肚菌子实体的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为最佳浓度。【结论】 以亚硒酸钠作为外源硒,硒浓度在20 mg/L效果最好,是大面积人工栽培富硒羊肚菌较为理想的浓度。

    围栏封育和自由放牧对伊犁绢蒿生长规律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侯钰荣, 柯梅, 李超, 兰吉勇, 康帅, 靳俊鹏, 魏鹏
    2023, 60(11): 2824-283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26
    摘要 ( )   HTML ( )   PDF(1243KB) ( )  

    【目的】 研究围栏封育和自由放牧对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生长规律和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分析蒿属荒漠草地围栏封育效果,为退化的蒿属荒漠草地生态系统中植被恢复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 以围栏封育和自由放牧条件下的伊犁绢蒿为研究对象,利用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和草地管理学中有关植物形态、植物内源激素和“四度一量”方法,计数统计伊犁绢蒿高度PH、盖度PC、密度PD、生物量B、一级分枝PBN和二级分枝SBN,采取烘干法测定单株叶片干重、单株茎干重和单株根系干重,采取靶向测定内源激素(细胞分裂素IAA、脱落酸ABA、生长素CTK、赤霉素GAs、乙烯ETH)含量,每处理设置3条样线,每样线测定40个样方,对比分析各项指标,归纳总结伊犁绢蒿在两个处理下的生长规律和内源激素变化。【结果】 围栏封育条件下的伊犁绢蒿株高是自由放牧株高的2.57倍,生物量是自由放牧的29.73倍,一级分枝是自由放牧的7倍,单株叶片干重、茎干重和根系干重分别是自由放牧的7.87倍、5.21倍和5.64倍;围栏封育和自由放牧对伊犁绢蒿叶片CTK和ABA含量影响较大,且差异显著(P<0.05);对伊犁绢蒿茎内源激素含量除了赤霉素(GAs)在2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以外,其他指标在两个处理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围栏封育对伊犁绢蒿根系内源激素影响较小,仅ETH含量在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围栏封育4年,不仅使伊犁绢蒿形态特征、生长趋势与自由放牧的小型化和矮化形成鲜明对比,尤其叶片和茎的IAA和CTK含量与植株高度和一级分枝数之间关系更密切。

    农业装备工程与机械化·草业
    基于三维激光点云的靶标探测系统研究与试验
    齐亚聪, 陈毅飞, 杨会民, 王学农
    2023, 60(11): 2833-2841.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27
    摘要 ( )   HTML ( )   PDF(1501KB) ( )  

    【目的】 使用R-Fans-32三维激光雷达(LiDAR)研究植株三维激光点云与植株叶面积之间的关系,为变量喷雾系统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假设植株激光点云数量与叶面积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搭建基于三维激光点云的靶标探测的试验系统,先测量靶标植株的高度来探究该探测系统的精度,激光雷达以10Hz的扫描频率和1m的探测距离实现对10株番茄的三维点云数据的获取,激光雷达上位机软件Ctrlview实现对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的储存。利用Cloud Compare软件对储存的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利用LiDAR360软件对植株进行高度测量和点云数量的获取。对采集的植株点云进行数量统计,利用CL-202植物叶面积测量仪对采摘的靶标植株叶片测量叶面积,验证植株点云与叶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 激光雷达探测所得到的番茄植株的高度与手工测量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7.92%。利用线性函数拟合植株点云数量与叶面积,拟合度为0.7805,最大相对误差为5.64%。【结论】 设计了一种用于探究基于激光点云的变量喷雾系统可行性的试验系统,依据三维激光点云计算植株的叶面积精度良好,R-Fans-32三维激光雷达可作为变量喷雾系统的探测部件。

    残膜回收机自动仿形系统及关键部件的运动分析与试验
    王金武, 王钊英, 于万里, 蒋永新, 杨会民, 张佳喜
    2023, 60(11): 2842-285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28
    摘要 ( )   HTML ( )   PDF(1492KB) ( )  

    【目的】 针对4JSM型残膜回收机面对复杂地形,尤其是面对松软地形、凹凸不平地形时无仿形功能的问题,设计一套机-电-液结合的自动仿形系统,并对其关键部件具体分析并进行田间试验,为仿形系统性能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介绍4JSM-2.1A残膜回收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阐述自动仿形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关键部件仿形地轮的上、下仿形运动方式,研究仿形地轮在工作时会弹跳现象,通过增加弹簧劲度系数和降低机具行进速度改善此现象。以弹簧的劲度系数、机具的行进速度和地面起伏高度差为试验影响因素,以入土深度合格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二次正交旋转试验。【结果】 影响试验指标的强弱顺序分别是地面起伏高度差、弹簧的劲度系数、机具的行进速度,最优参数组合为地面高度起伏差20 mm、弹簧的劲度系数0.38 N/mm和机具的行进速度6 km/h。【结论】 在此参数组合下,入土深度合格率可达94.05%,优于标准值,此自动仿形系统仿形效果良好。

    准噶尔荒漠蔷薇猪毛菜的种子异型性与萌发特性
    闫紫烟, 魏岩, 安忻蕾, 陆倩, 孙慧芳, 严成
    2023, 60(11): 2853-286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3.11.029
    摘要 ( )   HTML ( )   PDF(997KB) ( )  

    【目的】 研究准噶尔荒漠蔷薇猪毛菜的种子异型性与萌发特性,为种子异型性在荒漠条件下的生态适应机制及进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蔷薇猪毛菜(Salsola rosacea)为研究对象,依据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和着生方式对种子分类并研究不同类型种子的萌发特性,根据植株干重对植株进行等级划分后计算其繁殖分配与种子输出。【结果】 蔷薇猪毛菜可产生3种类型种子,A型为绿色具翅种子且萌发率高,B、C型为黄色短翅/无翅种子且存在休眠;A、B型繁殖体繁殖分配比例随植株等级增加而增加,表现出对植株个体大小的依赖,C型则不表现依赖;A型种子输出比例随植株等级的增加而减少,B型种子随等级增加而增加,对植株个体大小表现依赖性,C型种子输出无明显波动。【结论】 蔷薇猪毛菜能够产生3种具有不同散布方式和萌发行为的种子,其繁殖分配与种子输出对植株大小产生依赖。


ISSN 1001-4330 CN 65-1097/S
邮发代号:58-18
国外代号:BM3342
主管:新疆农业科学院
主办: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出版单位:《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地址: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新疆农业科学院
邮编:830091
电话:0991-4502046
E-mail:xjnykx-h@xaas.ac.cn


版权所有 © 《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网站
微信公众号
淘宝购买
微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