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次
    目录
    2022, 59(3): 0-0. 
    摘要 ( )   PDF(35102KB) ( )  
    作物遗传育种·分子遗传学·耕作栽培·种质资源
    基于高光谱成像估测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水分状况
    祝榛, 李天胜, 崔静, 陈建华, 史晓艳, 姜孟豪, 王海江
    2022, 59(3): 521-53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3.001
    摘要 ( )   HTML ( )   PDF(2060KB) ( )  

    【目的】研究实时、快速估测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水分状况并构建模型,为冬小麦水分精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典型滴灌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应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获取冬小麦冠层光谱信息,并对原始光谱反射率进行平滑和数据变换,利用一元线性回归(Simple linear regression,SLR)、主成分回归(Principal components regression,PC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3种建模方法,对冬小麦冠层原始光谱及变换光谱分别构建植株水分含量估测模型。【结果】冬小麦冠层原始光谱反射率与植株水分含量相关性不高,对原始光谱反射率进行数据变换可以显著增强与水分含量的相关性和相关波段数,其中倒数一阶微分变换与冬小麦植株水分含量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893 0,但不同变换最优相关系数所对应的波段位置并不固定。PLSR方法的模型精度最高,对数变换的PLSR模型估测精度最高,模型$R_{p}^{2}$、RMSEpRPD值分别为0.880 8、3.251 2%、2.934 3;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估测模型精度存在差异,拔节期、抽穗期估测模型精度较低,灌浆中期最高,其估测模型$R_{p}^{2}$、RMSEpRPD值分别为0.904 8、1.381 1%、3.454 7。【结论】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估测冬小麦植株水分含量是可行的,在灌浆中期的估测效果最佳。

    密度和氮肥互作对老芒麦种子产量和活力的影响
    王茹佳, 唐凤, 张树振, 张永超, 罗金, 陈映霞, 张磊, 张博
    2022, 59(3): 533-54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3.002
    摘要 ( )   HTML ( )   PDF(1368KB) ( )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和氮肥互作对新疆地区老芒麦种子产量和活力的影响,为新疆地区老芒麦种子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低密度(25.87×104株/hm2)和高密度(71.52×104株/hm2)2个密度处理,每个密度水平下设0、30、60、90和120 kg/hm2 5个施氮处理,收获后测定老芒麦种子活力。【结果】密度和施氮处理均对老芒麦种子产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密度处理下,以低密度、施氮量90 kg/hm2处理种子产量最高,为899.3 kg/hm2,较不施氮处理增产54.3%;高密度条件下施氮量90 kg/hm2种子产量最高,为730.6 kg/hm2,较不施氮处理增产58.3%。90 kg/hm2施氮处理获得的老芒麦种子活力最高,该施氮水平下低密度处理的种子在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和幼苗鲜重等指标显著高于高密度处理(P<0.05)。【结论】老芒麦25.87×104株/hm2密度处理下,90 kg/hm2的氮肥施用量可以获得优质高产的老芒麦种子。

    不同小麦品种面粉品质性状对花期高温响应及耐热性评价
    刘怡辰, 仵妮平, Токтаров Н.З., 贾姝萍, 向雪纯, 李卫华, 张东海
    2022, 59(3): 541-55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3.003
    摘要 ( )   HTML ( )   PDF(1942KB) ( )  

    【目的】研究高温热害对小麦面粉品质的影响,为选育高产优质耐热型小麦品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用26份春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模拟高温胁迫,在抽穗-扬花期进行高温处理,取成熟期籽粒测定籽粒蛋白质含量、籽粒硬度及面粉品质等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其耐热性。【结果】阿勃等18个品种在高温胁迫下湿面筋含量呈现上升趋势,但多数品种的面筋指数降低;龙麦30、新春38号和新春41号3个品种的峰值黏度在高温胁迫下呈显著上升,但多数小麦品种的籽粒硬度指标受花期高温影响不显著。阿勃、高原448、宁春53号、新春44号、新春40号等5个品种耐热性强;龙麦30、龙麦37、藏春11号、克春4号、龙麦26、龙麦35、高原506、克春11号、宁春16号、新春31号等 10个品种耐热性中等。【结论】高温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面粉品质影响不一,新疆自育品种耐热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蕾期低温胁迫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钟信念, 梁其干, 徐建伟, 徐蒙可, 唐铠秀, 李志博
    2022, 59(3): 551-557.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3.004
    摘要 ( )   HTML ( )   PDF(1430KB) ( )  

    【目的】研究蕾期低温胁迫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新疆北疆早熟陆地棉大田种植耐低温种质资源的筛选和耐低温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新陆早61号、新陆早36号、新陆早10号为材料,对材料蕾期给予3个低温梯度:轻度低温T1(20/15℃,昼/夜)、中度低温T2(15/10℃)、重度低温T3(10/5℃)和对照CK(28/20℃)处理,选择不同低温值及低温持续的时间对不同年代的北疆主栽棉花品种蕾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蕾期棉花在重度低温胁迫条件下处理15 d后,植株各项生理指标均显著低于轻度和中度,胁迫温度越低,对蕾期棉花生长的抑制作用越明显,且相同低温度值处理下,低温处理的时间持续越长,对蕾期棉花生长的抑制作用越明显。【结论】当低温胁迫温度低于15℃时新陆早36号相比于新陆早61号和新陆早10号耐寒性更好,新陆早36号表现出更稳定的耐低温性。

    增温水滴灌对棉花生物量、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孟阿静, 齐莹莹, 付彦博, 王治国, 王新勇, 冯耀祖
    2022, 59(3): 558-56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3.005
    摘要 ( )   HTML ( )   PDF(1365KB) ( )  

    【目的】研究田间增温水灌溉下滴灌温度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增温水灌溉(ZW)和井水灌溉试验(CK),测定棉花生长、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养分吸收、产量指标,分析增温水灌溉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增温处理各生育时期株高明显增加,茎粗略有增加,叶面积在蕾期和初花期时显著增加,除盛铃期外,其余时期比叶重也有所增加。增温处理可以促进棉花各生育时期各部位的生物量积累,对生物量分配格局产生影响,蕾期和花铃期茎重比增加,其余降低,初花期与之相反。增温处理下植株对养分吸收的能力增加,整株棉花N吸收量较CK增加57.4%(P<0.01),棉花生殖器官铃中P2O5吸收量较CK增加了33.0%(P<0.05);棉花各器官中K20的吸收量与CK比分别增加了23.62%、53.81%、62.99%、33.95%,茎、叶中增幅明显(P<0.01)。增温水滴灌处理下铃数增加18.54%,单铃重减少8.86%,籽棉产量增加7.29%。【结论】增温水滴灌可以促进棉花生长发育、生物量的积累养分的吸收及产量的形成,但在盛铃期不灌溉增温水。

    园艺特产·农产品加工
    不同级别无核白葡萄果实外观与品质差异特征及分级
    户金鸽, 白世践, 陈光, 赵荣华, 蔡军社
    2022, 59(3): 567-577.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3.006
    摘要 ( )   HTML ( )   PDF(1305KB) ( )  

    【目的】研究不同级别果穗质量和果粒质量无核白的果实外观及品质差异特征,为无核白葡萄的优质栽培生产、果实分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3个不同地点的无核白成熟果实为分析样本,将果穗、果粒按质量分别分级,测定不同果穗质量和不同果粒质量的果粒硬度、果柄拉力、色差、果粒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VC、单宁、多酚,测定不同果粒质量的硬度、果柄拉力、果粒色差、果粒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VC、单宁、多酚含量,并分别将与果穗品质有关的9个指标和果粒质量有关的7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果穗质量和果粒质量的分布频率符合正态分布。第一主成分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果面颜色,第二主成分为果穗质量、单宁和多酚,第三主成分为果穗紧密度和可滴定酸;果穗品质主成分分析,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达87.38%,基本反映了果穗的基本性状,第一主成分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VC,第二主成分为果粒质量和可滴定酸含量。2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达到86.42%,2个主成分反映了果粒的基本性状,>1 000 g的果穗总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较低,401~800 g果穗的糖酸比较稳定;2.01~2.50 g的果粒的糖酸比最高,>4.0 g果粒的糖酸比最小。【结论】在鄯善县的无核白葡萄生产中,穗质量在401~800 g、果粒质量在2. 0~3.5 g时,果实质量较好。

    不同灌溉方式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多变量分析
    张倩, 李萧婷, 吴翠云, 张锐, 包建平, 陶书田
    2022, 59(3): 578-587.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3.007
    摘要 ( )   HTML ( )   PDF(1313KB) ( )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提高水资源在梨果园中的有效利用率,改善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6年生库尔勒香梨为试材,采用沟灌、滴灌、漫灌3 种灌溉方式,比较不同灌溉方式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的灌溉方式。【结果】与对照大水漫灌相比,滴灌显著提高果实脱萼率,色泽红润,果实单果重、果形指数、角质层厚度增加显著,果肉硬度和VC含量降低。沟灌的果实单果重减小,果形指数、果肉硬度、VC含量、蜡质层与木栓层厚度增加;由主成分分析得到滴灌的果实综合品质最优,其次为沟灌;漫灌的3-2处理有利于宿萼果的生长,其果实品质优于沟灌处理;3种漫灌方式中,3-2处理更有利于提高果实综合品质。【结论】适当的减少灌溉量可以提高库尔勒香梨的综合品质,其中滴灌能够大幅度节水,提高果实品质的效果最好。

    高温期喷施外源钙对甜瓜幼苗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刘志刚, 任红松, 胡西旦·买买提, 王瑞华, 李海峰, 胡国智
    2022, 59(3): 588-59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3.008
    摘要 ( )   HTML ( )   PDF(2130KB) ( )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CaCl2对秋季大田高温强光下甜瓜苗期的形态变化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秋季大田甜瓜生产苗期管理确定CaCl2最佳施用浓度、提高甜瓜幼苗的抗逆性和甜瓜全苗、壮苗率提供参考。【方法】以大田主栽品种西州密17号甜瓜为试材,设4个处理,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喷施20、10、5 mmol/L 3个浓度的CaCl2,测定甜瓜苗期的生理特性指标,分析不同CaCl2浓度处理对甜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在外界高温条件下,随着幼苗的生长和锻炼,甜瓜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呈“缓慢下降-迅速上升-缓慢上升”的三段式“S”曲线变化,叶绿素相对含量始终上升,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和MDA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从甜瓜幼苗1叶期至3叶期间可溶蛋白含量、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和MDA含量显著升高,在3叶期至5叶期之间均迅速下降,5叶期至9叶期之间缓慢下降或一定范围波动。【结论】高温环境下,喷施5 mmol/L CaCl2,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可溶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高17.70%和23.61%,SOD、POD、CAT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115.79%、57.42%、53.52%,MDA含量比对照降低22.13%,提高甜瓜幼苗耐热性效果显著。

    水肥耦合对黄沙炉渣复合基质栽培黄瓜光合荧光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马新超, 周宇, 刘青, 轩正英, 陈蒙蒙, 张凯浩, 王旭峰, 谭占明
    2022, 59(3): 597-608.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3.009
    摘要 ( )   HTML ( )   PDF(1696KB) ( )  

    【目的】研究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黄瓜光合荧光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泰密刺黄瓜为试材,在黄沙炉渣复合基质栽培模式下,设置不同的灌水量、氮肥、磷肥和钾肥共4个变量,采用四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1/2。【结果】(1)黄瓜净光合速率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水分较少的情况下,适当的肥料供应可以提高黄瓜光合能力。(2)105%Ep水分和氮肥供给下,较低的磷钾肥有助于黄瓜叶绿素的合成。90%Ep水分供给下,黄瓜植株叶片的叶绿体色素含量处在较高的水平,最大光转化效率值Fv/Fm最大。(3)75%Ep的水分供给下,较高的氮肥和钾肥,再施以较低的磷肥有助于提高黄瓜的单果重,适当减少灌水量有助于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结论】在黄沙炉渣复合基质栽培模式下,适用于设施黄瓜生产的最优水肥配比是处理C16,即90%Ep和N 540 kg/hm2+P2O5 270 kg/hm2+K2O 1 043 kg/hm2

    氮磷供应水平对野蔷薇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马庆华, 王兴红, 蔡京艳, 汤志敏, 杨德付, 郑广顺
    2022, 59(3): 609-61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3.010
    摘要 ( )   HTML ( )   PDF(1607KB) ( )  

    【目的】研究不同养分梯度下野蔷薇生长、养分吸收特征及根土互作效应,为优化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田实验,研究5个施氮和5个施磷水平(分别为0、50、100、200和300 mg/kg)对无刺野蔷薇(Rosa multiflora Thunb. ex Murr.)主干地径、养分吸收、叶片SPAD及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随着施氮量增加,主干地径生长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氮量从0增加到50 mg/kg时,地径生长量增加22.69%~35.05%;施氮量增加到100 mg/kg时,地径生长量增加46.34%~51.14%;随后保持平稳状态,当施氮量增加到300 mg/kg时,地径生长量显著降低。磷供应水平在2018年表现出与氮类似的趋势,当施磷量为100 mg/kg时,地径生长达到最大值,随后开始降低;2019年当施磷量从0增加到50 mg/kg时,地径生长量增加38.02%,随后保持稳定状态。当施氮量为200 mg/kg 或施磷量为100 mg/kg时,叶片SPAD值较其他处理分别增加4.79%~17.12%和5.85%~17.82%。随着施氮量增加,植株(叶片和枝条)氮含量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生长特征。随着施磷量增加,植株磷含量表现出先增加然后平稳的生长特征。并且不同氮水平下,主干地径生长与植株氮含量和土壤有效氮均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 <0.05)。不同供磷水平下,主干地径生长仅与土壤有效磷表现出正相关关系(P <0.01)。【结论】野蔷薇生长对氮和磷供应强度表现出高度的可塑性,适宜的氮磷供应水平有利于维持土壤较高的养分有效性,促进养分吸收,促进主干地径增粗生长。

    基于近红外光谱反射技术的砀山酥梨花粉活力快速检测
    徐叶挺, 张校立, 庄红梅, 董文轩, 龚鹏
    2022, 59(3): 617-624.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3.011
    摘要 ( )   HTML ( )   PDF(1090KB) ( )  

    【目的】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反射技术的砀山酥梨花粉活力快速检测。【方法】以砀山酥梨花粉为试材。4℃下贮藏,以0、7、27、43与65 d贮藏后花粉为试材,用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利用近红外光谱仪扫描花粉采集光谱数据。以修正偏最小二乘法(MPLS)对采集的100个梨花粉近红外反射光谱与花粉活力进行定标模型拟合,判别鉴定砀山酥梨花粉近红外光谱。【结果】砀山酥梨花粉活力分别为70.6%、60.3%、57.1%、53.2%与34.1%,从开始贮藏活力的70.6%下降到34.1%,活力下降了52%,且不同贮藏花粉活力相互差异均显著。利用近红外光谱快速预测砀山酥梨花粉活力,其定标模型相关系数R2为0.985,交互验证相关系数1-VR为0.952 9,其活力测定的交互验证标准差SECV为2.5%。以光谱反射率算术相加后取对数lg(R1540+R1956)为自变量,拟合的ExpAssoc方程R2为0.999 8,花粉活力与其光谱反射率存在函数关系。【结论】利用近红外反射技术快速测定砀山酥梨花粉活力可行。

    响应面法优化热泵干燥绿色葡萄干防褐变工艺
    廉苇佳, 陈雅, 韩琛, 李海峰, 刘志刚, 徐桂香, 雷静, 吴久赟
    2022, 59(3): 625-633.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3.012
    摘要 ( )   HTML ( )   PDF(1401KB) ( )  

    【目的】研究运用响应面法优化热泵干燥绿色葡萄干防褐变工艺。【方法】采用干燥效率高、产品品质好的热泵干燥技术,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干燥温度、干燥相对湿度和排潮时间为影响因子,褐变指数BI值为指标,通过响应曲面法设计和分析,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预测模型,确定清洗后绿色葡萄干热泵干燥的最佳条件。【结果】绿色葡萄干BI值的数学模型为BI=25.70-1.18A+0.26B-0.081C+0.99AB-0.032AC-0.50BC+3.13A2+0.85B2+0.47C2,热泵干燥清洗后绿色葡萄干的最佳条件为干燥温度51.19℃,相对湿度6.68%,排潮时间2.93 min,受热泵干燥设备参数限制,选取干燥温度51℃、相对湿度7%和排潮时间3 min验证实验,葡萄干的褐变指数BI值仅为25.55,较传统热风干燥降低23.23%。【结论】绿色葡萄干清洗后的干燥极其重要,对绿色葡萄干色泽的保持有重要影响。热泵干燥技术不仅能够快速除去葡萄干表面水分、减少褐变,而且能够较好的保持葡萄干碧绿色泽及风味营养。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桑葚果酒主发酵工艺及其品质评价
    杨璐, 范少丽, 李宏, 程平, 张志刚
    2022, 59(3): 634-644.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3.013
    摘要 ( )   HTML ( )   PDF(2896KB) ( )  

    【目的】基于响应面法研究对桑葚果酒的主发酵工艺,评价其品质,为新疆桑葚果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桑葚品种仟格丽桑葚果为原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桑葚果酒最优主发酵工艺参数:酵母添加量0.22 g/kg、发酵温度21~23℃、二氧化硫(SO2)添加量为80 mg/kg。并对最优主发酵工艺酿造出的桑葚果酒理化指标、感官风味、挥发性香气进行分析。【结果】桑葚果酒不仅口感佳,且富含总黄酮(2.66 g/L)、花色苷(0.34 g/L)等活性物质,鉴定出桑葚果酒中24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主要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其中酯类物质含量占总香气物质含量的77.86%,其次是醇类物质占19.07%。【结论】桑葚果酒最优主发酵工艺参数:酵母添加量0.22 g/kg、发酵温度21~23 ℃、二氧化硫添加量为80 mg/kg。

    非浓缩还原苹果汁加工过程中物料感官品质的变化
    李晓磊, 王克众, 潘俨, 马燕, 徐斌, 张平, 孟新涛
    2022, 59(3): 645-65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3.014
    摘要 ( )   HTML ( )   PDF(3787KB) ( )  

    【目的】研究非浓缩还原(NFC)苹果汁加工过程中引起物料感官品质变化的关键环节,为调控果汁内在品质和延长果汁货架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NFC苹果汁的加工各加工环节中果汁样品中颜色、浊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含量以及风味的变化。【结果】榨汁后NFC苹果汁亮度值L和色泽h下降了30.99%(P<0.01)和13.45%(P<0.01),但色度C升高了27.62%(P<0.01);护色使得亮度值L和色泽h升高了6.75%(P<0.01)和10.79%(P<0.01),色泽C降低了18.26%(P<0.01);均质环节使得果汁物料的亮度值L降低了6.76%(P<0.01),色度C升高了14.33%(P<0.01);灭酶、杀菌、超声和均质均使果汁的浊度显著升高8.20%(P<0.01)、4.62%(P<0.01)、3.80%(P<0.05);均质和杀菌环节使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1.54%(P<0.05)和2.04%(P<0.01),且整个加工过程中,可滴定酸的含量没有显著变化。护色使果汁物料的NEBI值降低46.73%(P<0.01),灭酶使得NEBI值升高15.5%(P<0.05),均质也因为部分氧气再次混入果汁使NEBI增加。护色、杀菌和灌装使得果汁物料溶氧量显著降低。灭酶和灭菌环节对果汁风味损失较大。【结论】NFC苹果汁加工过程中的各加工环节对果汁理化特性均有影响。

    植物保护·农产品分析检测
    枣树花叶病毒病的分子检测
    白剑宇, 罗达, 刘正兴, 李宏
    2022, 59(3): 657-66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3.015
    摘要 ( )   HTML ( )   PDF(606KB) ( )  

    【目的】建立枣树花叶病毒病的分子检测方法,追踪检测与分析枣树花叶病毒病田间侵染动态,研究病害防治的关键时间节点,为新疆枣树种植区枣树花叶病毒病的流行监测和早期防治,以及枣树花叶病毒病的高效防治奠定基础。【方法】在前期准确获取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基础上,以病毒基因组序列RNA5为靶标设计序列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技术进行引物特异性验证与灵敏度检测,优化反应体系,建立枣树花叶病毒病分子检测技术,追踪检测与分析枣树花叶病毒病田间侵染动态。【结果】该检测技术对枣树花叶病毒病检测的最低浓度为4.79 pg/μL,可在叶片显症之前检测到该病毒。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预防枣树病毒病的关键时间节点。【结论】建立的枣树花叶病毒病检测技术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和鉴定病原,可应用于枣树花叶病田间侵染动态的追踪检测。

    呋虫胺及其代谢物UF和DN在水稻上残留行为及其储存稳定性
    杜月梅, 高丽萍, 邵华
    2022, 59(3): 663-673.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3.016
    摘要 ( )   HTML ( )   PDF(1444KB) ( )  

    【目的】研究呋虫胺及其代谢物1-甲基-3-[(3- 四氢呋喃)甲基]脲 (1-methyl-3-[(3- tetrahydrofuran) methyl] urea, UF)及1-甲基-3-[(3-四氢呋喃)甲基] 二氢胍盐 (1-methyl-3 -[(3-tetrahydrofuran) methyl] dihydroguanidine, DN)在水稻上的储存稳定性及其残留行为。【方法】在上海、安徽等12地开展呋虫胺在水稻上的规范残留田间试验。样品经乙酸乙腈提取,上清液经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过膜,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结果】在0.05~0.5 mg/L的添加水平范围内,水稻中呋虫胺的平均回收率在86.8%~97.5%,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1.6%~6.9%;UF的平均回收率在91.9%~96.4%,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1.6%~6.1%;DN的平均回收率在86.1%~97.8%,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1.5%~7.0%,定量限(LOQ)均为0.05 mg/kg,最小检出量均为2.5×10-11 g。最终残留试验表明:2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用药量为制剂40 g/hm2(120 g a.i/hm2),施药2次,施药间隔10 d,采收间隔期14和21 d,分别采收稻谷(稻壳、糙米)和秸秆,秸秆、稻谷中呋虫胺的残留量均小于0.5 mg/kg;秸秆、稻谷中代谢物DN残留量均小于0.2 mg/kg;秸秆、稻谷中代谢物UF残留量均小于0.2 mg/kg。稳定性试验也表明:呋虫胺及其代谢物在-20℃冰箱储藏稳定。【结论】测得数据均符合我国对水稻中呋虫胺残留限量的要求,实验药品在-20℃冰箱储藏稳定,检测数据有效,2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用药量为制剂40 g制剂 /667m2(120 g a.i/hm2),于水稻最多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10 d,采收安全间隔14 d。

    基于多种矿物元素的精河枸杞与中宁枸杞产地鉴别
    张瑞, 苟春林, 王智, 乔坤云, 袁玉伟, 聂晶, 琚艳君, 赵多勇
    2022, 59(3): 674-68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3.017
    摘要 ( )   HTML ( )   PDF(1483KB) ( )  

    【目的】比较新疆精河枸杞与宁夏中宁枸杞矿物元素含量差异,分析基于多元素分析技术鉴别枸杞产地的可行性,研究精河枸杞和中宁枸杞矿物元素指纹特征差异。【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测定来自新疆精河县与宁夏中宁县2个产地的102份枸杞样品中52种矿物元素的含量,结合方差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产地鉴别。【结果】精河枸杞和中宁枸杞中有26种矿物元素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精河枸杞Mg、Al、P、K、V、Cu、Zn、As、Se、Mo、Ag、Cd、Gd、Er、Pb和U等16种元素含量显著高于中宁枸杞,而中宁枸杞Na、Ca、Ni、Rb、Sr、Hf、Ir、Au、Tl和Th等10种元素含量显著高于精河枸杞。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U、Mo、K、Rb、Au、Ir、Hf、Cu、Tl、Zn、Ca、Th、Mg和Cd等14种元素为差异显著元素变量,基于上述14种差异元素建立的多元素产地判别模型,对精河枸杞和中宁枸杞产地判别的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8.08%。【结论】精河枸杞和中宁枸杞具有各自独特的矿物元素指纹特征,利用多种矿物元素可有效鉴别新疆精河枸杞和宁夏中宁枸杞。

    不同防治措施下2种诱捕器对苹果蠹蛾田间诱集效果比较
    秦欢, 乔力潘·也森太, 塔马夏·吾拉力别克, 孙惠敏, 冯丽凯, 王少山
    2022, 59(3): 683-69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3.018
    摘要 ( )   HTML ( )   PDF(1966KB) ( )  

    【目的】研究在无防治措施、迷向丝防治措施、迷向丝+化学综合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4种条件下,三角型诱捕器与纸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以及各防治措施的防治效果。【方法】2020年在石河子152团果园设置各防治区,悬挂2种诱捕器,在苹果蠹蛾发生和危害期调查各诱集点的苹果蠹蛾成虫的诱捕量及发生动态。【结果】纸型诱捕器在各防治措施下的诱捕效果均好于三角型诱捕器;三角型诱捕器在不同天气变化中的适应性好于纸型诱捕器;各防治措施中,迷向丝防治区的防治效果好于综合防治区,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化学防治区的防治效果最差。【结论】纸型诱捕器田间诱集效果明显好于三角型诱捕器(1 494只>933只),与化药防治相比,迷向丝防治苹果蠹蛾效果显著(P<0.05)。

    果园脐腹小蠹伴生(共生)真菌群落组成及功能分析
    朱晓锋, 蔡淑琳, 苏卓文, 张殿朋, 宋博, 徐兵强, 阿布都克尤木·卡德尔, 杨森
    2022, 59(3): 691-699.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3.019
    摘要 ( )   HTML ( )   PDF(1423KB) ( )  

    【目的】研究新疆果树脐腹小蠹伴生真菌种类或类群,分析其功能,为脐腹小蠹为害机理和伴生真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信息。【方法】在新疆疏勒、英吉沙等地采集被害果树上的脐腹小蠹成虫,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室内分离培养的方法,鉴定其伴生真菌种类或类群,通过FUNGuild功能预测和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其功能。【结果】脐腹小蠹伴生真菌主要由7个门、24个纲、66个目、124个科的221个属组成;体表和肠道伴生真菌群落无显著性差异,体表伴生真菌优势菌群为GeosmithiaSaccharomycetalesByssochlamysWickerhamomyces,分别占群落的29.55%、19.50%、8.20%和6.07%;而肠道伴生真菌优势菌群为GeosmithiaPleosporales和 Gibellulopsis,分别占42.14%,15.61%和6.97%;伴生真菌以腐生营养型、植物致病性、病理-腐生营养型和动物致病性为主,且不同果树脐腹小蠹均携带植物病致病性真菌,其中桃树脐腹小蠹携带植物致病型真菌比例最高,为19.06%;室内分离鉴定出伴生真菌13种,其中Geosmithia pallidaYamadazyma mexicanaCladosporium macrocarpum为植物病原菌,Wickerhamomyces silvicola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Rhodotorula mucilaginosaAureobasidium pullulans为多种植物病原菌的拮抗菌。【结论】新疆果树脐腹小蠹普遍携带、传播植物病原真菌,在防控脐腹小蠹的同时应注重果树枝干病害的防控,防止2类有害生物协同为害,加重危害;而伴生真菌中的有益拮抗菌可作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菌被开发利用。

    苹果树腐烂病病原种类及其亲缘关系分析
    李亚鹏, 张王斌, 仪子博
    2022, 59(3): 700-70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3.020
    摘要 ( )   HTML ( )   PDF(1116KB) ( )  

    【目的】研究苹果树腐烂病菌的种类及其亲缘关系,为有效防治苹果树腐烂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阿克苏地区不同区域苹果树腐烂病病样为材料,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和枝条烫伤接种法分离和鉴定菌株,记录形态学特征和发病情况;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获得β-tubulin与EF1-α序列,在NCBI网站对比分析Blast同源性,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同源性。【结果】菌丝生长最适温度 20~30℃,最适pH值为5~6,最适碳氮源分别是葡萄糖和蛋白胨;共分离出11个菌株,将菌株接种到健康苹果枝条上均可发病且能分离出相同的菌株,各菌株分别与Valsa maliValsa ceratosperma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阿克苏地区苹果树腐烂病菌为黑腐皮壳属V. mali(无性型C. mali)和V. ceratosperma(无性型C. sacculus),其中V. mali为阿克苏地区的主要致病种,在PDA上存在不同类型的培养性状。

    草业·林业·土壤肥料·节水灌溉·农业生态环境
    棉区牧草盲蝽寄主种类及其寄主取食季节性演替规律
    张仁福, 王伟, 刘海洋, 姚举
    2022, 59(3): 707-715.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3.021
    摘要 ( )   HTML ( )   PDF(1091KB) ( )  

    【目的】研究新疆南部棉区牧草盲蝽的寄主植物种类及其寄主取食季节性演替规律,为牧草盲蝽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2015~2017年在新疆南部主要植棉绿洲生态区,采取普查方法调查牧草盲蝽的寄主植物种类。【结果】新疆南部棉区牧草盲蝽寄主植物共26科90属118种,主要集中于豆科、菊科、苋科、十字花科等;其中栽培作物(包括园艺作物)50种,杂草54种,景观花卉8种,树木6种;并依据不同季节取食寄主植物的种类制定了牧草盲蝽的年生活史循环图。【结论】新疆南部棉区牧草盲蝽寄主植物范围广泛,且取食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演替规律,为其季节性迁移提供良好的条件;随着时间的变迁,引进栽培作物、果树、景观花卉等是牧草盲蝽寄主植物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次生盐渍土暗管+竖井排水控盐技术模式筛选及效果评价
    石磊, 吕宁, 何帅, 尹飞虎, 高志建, 谭荣欣
    2022, 59(3): 716-724.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3.022
    摘要 ( )   HTML ( )   PDF(2219KB) ( )  

    【目的】评价暗管、竖井工程在新疆南疆次生盐渍化土上的排盐效果,筛选出适宜的暗管布设间距。【方法】以新疆南疆垦区兵团第二师38团撂荒地次生盐渍化土为对象,于2016~2019年设置暗管+竖井田间排水控盐试验,选取3个相邻地块,暗管布设间距分别为6、8和10 m(依次记为T1、T2、T3),每个地块暗管埋深1.2 m,竖井井深20 m、间距120 m。【结果】 (1)各处理土壤盐分在排水2年后均显著降低,T1、T2、T3根层土壤电导率较排盐前分别下降了31.83%、50.35%、46.09%;(2)垂直方向上土壤电导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各排盐处理0~0.8 m根层土壤电导率降低幅度显著高于深层土壤,水平方向上距离竖井越近脱盐效果越明显;(3)各处理排水矿化度在排盐1年后均升高,但在排盐2年后T1、T2 、T3处理分别下降了21.41%、33.24%、18.57%,排盐后地下水位深度平均降低了1.5 m;(4)脱盐2年后种植玉米,各处理平均籽粒单产达到329.70 kg/667m2,单产水平T2>T1>T3,降盐效果与玉米产量呈正相关。【结论】优选出布设间距8 m(T2)为试验区暗管排盐工程适宜参数。采用竖井+暗管排水控盐模式,通过降低地下水位和排水控盐共同作用,以维持南疆灌区盐渍土改良效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6种除草剂土壤封闭处理对板蓝根幼苗期生长的影响
    苏攀龙, 翟羽佳, 刘新元, 杨德松
    2022, 59(3): 725-734.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3.023
    摘要 ( )   HTML ( )   PDF(774KB) ( )  

    【目的】研究6种除草剂土壤封闭处理对板蓝根幼苗期发芽率、株高、子叶长、子叶宽、平均胚根长等生物学指标的影响,筛选出6种除草剂中最佳药剂及其最佳浓度,为板蓝根的田间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盆栽法以及培养皿培养的方法,在板蓝根幼苗期,研究6种除草剂在不同施药浓度,在24~192 h对板蓝根的发芽率、平均胚根长的影响,在7、15和30 d 3个时间点对板蓝根株高,子叶长、宽影响。【结果】发芽率:精异丙甲草胺、乙氧氟草醚、仲丁灵、丙炔氟草胺各浓度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影响板蓝根出苗,药剂浓度高于80 mL/667m2的二甲戊灵对板蓝根的发芽率存在抑制作用,扑草净的浓度越高对板蓝根的发芽抑制就越明显;平均胚根长:精异丙甲草胺、仲丁灵、乙氧氟草醚、扑草净、丙炔氟草胺对胚根的生长没有影响,二甲戊灵随着浓度的升高,对胚根的生长抑制就越强;株高:精异丙甲草胺浓度高于30 mL/667m2时对板蓝根的株高起到抑制作用,二甲戊灵80~200 mL/667m2浓度处理对板蓝根株高有有明显抑制效果,仲丁灵对板蓝根株高无影响,乙氧氟草醚在40~70 mL/667m2浓度时对板蓝根株高有抑制作用,扑草净在80~200 mL/667m2浓度时对板蓝根的株高存在抑制效果,丙炔氟草胺在3~7 g/667m2浓度时对板蓝根的株高抑制效果不明显;子叶长:精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仲丁灵、乙氧氟草醚、丙炔氟草胺各浓度处理下对板蓝根子叶长没有影响,随着扑草净的施用浓度升高会对板蓝根的子叶长有抑制作用;子叶宽:精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仲丁灵、乙氧氟草醚、丙炔氟草胺5种除草剂各浓度处理下对板蓝根子叶宽没有影响,扑草净120~200 mL/667m2浓度会抑制板蓝根子叶宽。【结论】只有仲丁灵和丙炔氟草胺处理后对板蓝根幼苗株高没有显著影响;二甲戊灵与扑草净处理会影响板蓝根的发芽率;二甲戊灵处理会影响板蓝根幼苗的根长生长;扑草净处理会影响板蓝根子叶长、子叶宽的生长。室内条件下精异丙甲草胺、仲丁灵、丙炔氟草胺对板蓝根幼苗的生长胁迫较小。

    天山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土地景观格局及生态风险分析
    赵芳芳, 孙桂丽, 吉小敏, 各文婷, 李雪, 卢航
    2022, 59(3): 735-743.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3.024
    摘要 ( )   HTML ( )   PDF(1268KB) ( )  

    【目的】研究土地景观格局变化和生态风险进行分析评价,为天山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建设提供依据。【方法】以研究区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8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计算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和生态风险指数,进行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结果】1990-2018年,区域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要生态景观类型,占总面积85.5%,草地和未利用地生态景观面积大幅增加(7 894.7 hm2和4 684.12 hm2),其中耕地、林地、水域面积减少(1 556、5 898.54和6 240.73 hm2);区域内景观格局指数中斑块数量、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蔓延度及聚集度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研究期内低、中低风险区面积增加(59.60和35.72 hm2),中、高和较高风险区面积减少(6.57 、32.14和56.62 hm2)。【结论】整体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减小,生态环境呈现好的趋势发展;较高和高风险区向东南方向转移,低和较低风险区向南部和东北部转移。

    吐鲁番火焰山南麓农田生态区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
    买尔旦·艾斯卡尔, 吾玛尔·阿布力孜, 牙克甫·艾散江, 阿丽亚·司地克
    2022, 59(3): 744-758.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3.025
    摘要 ( )   HTML ( )   PDF(1798KB) ( )  

    【目的】研究火焰山南麓农业生态系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境对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为农业生态系统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采样和改良的Tullgren法对吐鲁番火焰山南麓农业生态系统10种土地利用类型生境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采集土壤螨类 21 195头标本,隶属于4亚目68科100属,其中长单翼甲螨属Protoribates为优势类群,Berniniella Balogh,1983和Monogalumnella Mahunka,1986为中国新纪录属。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境土壤螨类个体数、类群数及多样性指标之间均有显著差异( P<0.05),其中葡萄园多样性最高,而荒漠最低;群落多样性存在季节差异,秋季最高,而夏季最低少。捕食性螨类以K选择型为主,甲螨主要为O型和P型。【结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螨类群落多样性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地表凋落物和人为干扰是影响该区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新疆化肥市场动态变化趋势分析
    汤明尧, 唐光木, 邵华伟, 闫翠侠, 孟远夺, 王飞, 沈重阳
    2022, 59(3): 759-76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3.026
    摘要 ( )   HTML ( )   PDF(1628KB) ( )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化肥市场价格和销量的变化情况。【方法】对新疆11个地州市的12家农资(化肥)经销店在2012~2019年间进行长期定点动态跟踪调查,按月采集化肥价格及销售量信息,综合分析新疆化肥市场价格和销量的变化趋势。【结果】新疆化肥仍以传统的尿素、磷酸二铵为主,两者销售量在化肥中占比为74.61%~83.03%;硫酸钾的销量近几年呈现增加趋势,在化肥中的占比由2012年的1.48%提高到了2019年的7.54%。新疆化肥销售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春耕期间的销量约占全年销量的50%左右,化肥销售价格季节性周期波动明显,2~7月农业用肥的旺季价格高,11~12月淡季价格低。【结论】每年11~12月购肥备肥,可有效降低化肥投入成本,单位面积化肥成本投入降低198元/hm2,节本9%以上;化肥销售价格与销售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化肥价格调控不是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最优选择。

    畜牧兽医
    荨麻皮刺水提液对小鼠离体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
    蔡鹏, 孙小燕, 阿迪莱·艾力, 雷艳, 单宝轩, 赵红琼
    2022, 59(3): 767-773.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3.027
    摘要 ( )   HTML ( )   PDF(1585KB) ( )  

    【目的】研究荨麻促进消化道平滑肌运动的植株主要部位,分析其可能的受体机制。【方法】用生物信号处理系统监测麻叶荨麻皮刺与内茎(不含皮刺)水提液对小鼠离体小肠平滑肌的影响。【结果】2倍浓度递增(0.1%~3.2%)的皮刺剂量依赖性增加小肠收缩幅度、收缩张力和收缩峰值(P<0.05),但对收缩频率无影响(P>0.05);而内茎浓度达0.4%后使小肠收缩频率减慢(P<0.05)。0.8%皮刺一次性用药后小肠收缩幅度、收缩张力、收缩峰值均显著升高(P<0.05),而同剂量内茎对小肠收缩无影响(P>0.05)。M-受体阻断剂ATr与0.8%皮刺联合用药可使收缩幅度显著减弱(P<0.05)。【结论】荨麻植株的皮刺对消化道平滑肌具有促进作用,且可能部分作用是通过激活M-受体而实现。

    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棉秆对后备种公羊生产性能、血清激素和睾丸组织的影响
    侯良忠, 张俊瑜, 张志军, 桑断疾, 郭同军, 李聪年
    2022, 59(3): 774-78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3.028
    摘要 ( )   HTML ( )   PDF(1267KB) ( )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棉秆对后备种公羊生产性能、血清激素和睾丸组织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体重相近的60只小尾寒羊后备种公羊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设计2个对照组,即饲粮中对照1组(CK1组)不含棉源饲料,对照2组(CK2组)含棉籽粕、不含棉秆。在CK2组饲粮基础上,试验组饲粮分别添加20%(A组)、30%(B组)、40%(C组)和50%(D组)棉秆。全期7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CK1组与CK2组干物质采食量、日增重和料肉比差异不显著(P>0.05);D组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高于CK2组17.80%(P<0.01),极显著高于A组和C组18.42%(P<0.01)和16.58%(P<0.01),显著高于B组4.65%(P<0.05);A、B、C、D组与CK2组日增重和料肉比差异也不显著(P>0.05);对照组与及试验组血清睾酮、血清胰岛素和棉酚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照组及试验组绵羊睾丸生长发育正常,未出现病理性伤害。【结论】日粮中添加20%~50%棉秆不影响后备种公羊生产性能、血清中相关激素和睾丸生长发育,添加20%棉秆时生长性能指标效果最好。


ISSN 1001-4330 CN 65-1097/S
邮发代号:58-18
国外代号:BM3342
主管:新疆农业科学院
主办: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出版单位:《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地址: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新疆农业科学院
邮编:830091
电话:0991-4502046
E-mail:xjnykx-h@xaas.ac.cn


版权所有 © 《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网站
微信公众号
淘宝购买
微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