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次
    目次
    2022, 59(4): 0-0. 
    摘要 ( )   PDF(14037KB) ( )  
    作物遗传育种·分子遗传学·耕作栽培·种质资源
    458份小麦品种(系)抗病性状功能基因的KASP标记检测
    王重, 张宏芝, 高新, 时佳, 王立红, 李剑峰, 樊哲儒, 赵奇, 张跃强
    2022, 59(4): 781-78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01
    摘要 ( )   HTML ( )   PDF(762KB) ( )  

    【目的】研究不同小麦品种(系)抗病性状功能基因的分布状态,分析小麦品种(系)的抗病功能基因,为小麦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KASP技术通过1个抗白粉病分子标记(Pm21)、1个抗条锈病分子标记(Yr15)和2个抗叶锈病分子标记(Lr14、Lr68),检测458份小麦品种(系)。【结果】筛选出携带Pm21标记材料2份,Yr15标记材料14份,Lr14a标记材料22份,Lr68标记材料48份。【结论】新疆小麦品种(系)中抗病基因的分布频率较低,约为5%。筛选出的86份材料可以作为新疆小麦抗病育种的亲本材料加以应用。

    等行距密植下滴水量对不同抗旱性棉花品种群体生长特性的影响
    张红霞, 陈献丘, 田雨, 韩焕勇, 王方永, 罗宏海
    2022, 59(4): 787-79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02
    摘要 ( )   HTML ( )   PDF(817KB) ( )  

    【目的】研究等行距密植下精量制定棉花的田间水分管理制度分析机采棉花高效生产机理。【方法】选用抗旱性强的棉花品种新陆早22号(P22)和抗旱性弱的新陆早17号(P17)为参试品种,在等行距密植机采模式下,设3 000(W1)、3 900(W2)、4 800(W3)m3/hm2 3个处理水平,测定并分析不同处理下群体生长率(CGR)、净同化速率(NAR)、棉铃生长率(BGR)和叶面积载铃量(LAB)的变化。【结果】随滴水量的增加,棉花CGR、NAR、BGR、LAB均呈显著上升的趋势,其中P22盛花期至盛铃后期的BGR在W2和W3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低于W1处理;P17的BGR在各生育时期均随滴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品种间,P22的CGR、NAR、LAB在盛花期至盛铃后期比P17高12.8% 18.2%、12.3%12.9%、10.3%12.2%,BGR在盛蕾期、盛铃期、盛铃后期则比P17高11.9%30.4%。盛铃后期的BGR与盛花期的BGR、LAB呈显著正相关、与盛花期的CGR、盛铃期的CGR、NAR、BGA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等行距密植条件下,在3 900 m3/hm2条件下选用抗旱性较强的棉花品种,有利于保持盛花至盛铃后期较高的群体生长率和棉铃生长率,促进光合产物向棉铃的分配与运输。

    不同灌水量和密度对无膜棉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李同蕊, 高振, 王冀川, 石元强, 刘强, 周相, 陈雪梅, 王振洋
    2022, 59(4): 797-809.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03
    摘要 ( )   HTML ( )   PDF(2097KB) ( )  

    【目的】研究灌水量和种植密度对滴灌无膜棉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中619”为供试材料,设置两因素裂区田间试验,其中灌水量为主区,分别为3 000 m3/hm2(W1)、4 500 m3/ hm2(W2)和 6 000 m3/ hm2 (W3);密度为副区,分别为29.24×104株/hm2(M1)、26.32×104株/hm2(M2)、23.92×104株/hm2(M3)和21.93×104株/hm2(M4),分析无膜棉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动态、光合指标变化及产量差异特征。【结果】盛花期是无膜棉LAI及光合功能最大期,随密度和灌水量增加,LAI增加, W2M3处理的LAI变化较平稳,后期LAI较高,W3M1处理LAI表现最高,但盛花期后下降速度快;适宜灌水及合理密度有利于叶片光合功能提高,其中盛花期W2M3、W2M4和W3M3处理的PnGsTr较高,Ci较低,且日变化中的光合“午休”不明显,其最大值分别为29.1032.15 μmolCO2/(m2·s)、0.911.07 mol/(m2·s)、12.7813.87 mmolH2O/(m2·s)和112.1131.0 μmolCO2/(m2·s),产量达6 890.717 496.79 kg/hm2的较高水平。W3M4处理的LAI及光合指标虽然较高,但后期下降过快,而W1M1各项指标均表现最低,灌水及密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叶片光合功能的提高;灌水量与密度对叶片生长及光合指标的影响具有互作效应,且密度效应高于水分效应。【结论】较适宜的灌水量及种植密度范围为4 500 6 000 m3/hm2和21.93×104 23.62×104株/hm2,当灌水量5 034.73 m3/hm2、种植密度24.63×104株/hm2时的产量最高为7 508.82 kg/hm2

    根瘤菌接种方式对复播大豆生长及结瘤的影响
    徐玥, 李玲, 胥雅馨, 黄兴军, 吴全忠, 陈国栋, 翟云龙
    2022, 59(4): 810-817.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04
    摘要 ( )   HTML ( )   PDF(727KB) ( )  

    【目的】研究不同根瘤菌接种方式对复播大豆生长及结瘤效果。【方法】以前期分离、鉴定、纯化的3株根瘤菌菌株为材料,对新疆南疆地区复播大豆新大豆8号进行种肥、随水滴施、拌种等接种方式试验,测定其根瘤数、根瘤干重、植株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接种根瘤菌均能促进大豆根系结瘤和生长发育,根瘤菌SN7-2促进效果最明显,其次是SMH12;根瘤菌接种方式中,根瘤菌拌种处理效果最好,其次是随水滴施。其中拌种SN7-2处理组合产量最佳达到3 575.23 kg/hm2,拌种SMH12处理组合产量次之,达到3 376.03 kg/hm2【结论】较好的根瘤菌和接种方式组合分别是根瘤菌SN7-2和SMH12拌种,其次是根瘤菌SN7-2滴施。

    生物炭输入对土壤有机碳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汪振国, 马媛媛, 王西娜, 刘少泉, 古超峰, 姬强
    2022, 59(4): 818-82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05
    摘要 ( )   HTML ( )   PDF(987KB) ( )  

    【目的】研究生物炭输入对土壤有机碳和玉米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无外源碳输入处理为对照(CK),研究不同外源碳(秸秆及其生物炭)等碳量输入条件下(秸秆1%-Str1.0、秸秆3%-Str3.0、秸秆10%-Str10.0;生物炭0.8%-BC0.8、生物炭2.4%-BC2.4、生物炭8.0%-BC8.0),对土壤含水率、土壤有机碳含量、玉米叶绿素度、净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较CK处理,输入生物炭显著增加了玉米抽叶期、拔节期、开花期、成熟期的土壤含水率,增幅分别为0.38%3.64%、1.57%15.57%、0.37%3.88%,差异性显著(P<0.05);生物炭输入后,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了72.21%99.45%,而秸秆碳输入,则使得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30.78%41.38%;生物炭输入对玉米叶绿素度(SPAD)在开花期和成熟期分别较CK处理提高13.33%、0.07%。玉米不同生育期净光合速率相较CK处理提高了15.99%29.11%,且以开花期的增幅最大。生物炭少量和适量输入(BC0.8和BC2.4)条件下,玉米产量较CK处理分别提高15.71%和18.80%。【结论】向土壤中输入生物炭BC0.8和Str10.0可以有效的培肥土壤,促进玉米生长和提高产量。

    不同香稻品种种子萌发和苗期对NaCl胁迫的响应
    杜孝敬, 张燕红, 吕玉平, 袁杰, 李冬, 赵志强, 布哈丽且木·阿不力孜, 王奉斌
    2022, 59(4): 827-838.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06
    摘要 ( )   HTML ( )   PDF(1157KB) ( )  

    【目的】研究不同香稻品种的耐盐性,筛选出适应新疆盐渍化稻区的香稻耐盐品种。【方法】分析不同NaCl浓度(0、3、6、9和12 g/L)对20个香型水稻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香稻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根长、根数、成活率及叶片成活率均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中、高盐浓度(9、12 g/L)显著抑制种子的萌发,降低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缩短芽长和根长,减少根数,致使盐害指数增加;同一盐浓度处理下,不同水稻材料的耐盐表现有差异。【结论】香型水稻品种的芽期和苗期的适宜筛选NaCl盐浓度可为6 g/L,超过其浓度对水稻的萌发及苗期生长均不利;粮香6-4香型品种的芽期和苗期的综合耐盐性好,97-4-3、粮香2-1、新策粳1号、新粳香1号、新粳香83号和新粳香8号的芽期耐盐性强,以上香稻品种可作为耐盐的香稻品种或资源进行利用。

    根瘤菌接种对减施氮肥条件下鹰嘴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黄贵斌, 关耀兵, 牛永岐, 周丽蕾, 赵永峰
    2022, 59(4): 839-84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07
    摘要 ( )   HTML ( )   PDF(746KB) ( )  

    【目的】研究根瘤菌接种对鹰嘴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减施氮肥条件下固氮效果。【方法】以木鹰1号为材料,设C1(根瘤菌A、1/2氮)、C2(根瘤菌B、1/2氮)、C3(根瘤菌A、不施氮)、C4(根瘤菌B、不施氮)和CK1(不接菌、施全氮)、CK2(不接菌,1/2氮)、CK3(不接菌,不施氮)共7个处理,测定各处理鹰嘴豆的根瘤鲜重、叶绿素含量、干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指标。【结果】接种根瘤菌的处理鲜重显著增长,干物质积累量在生育后期表现为C1 > C2 > CK1 > CK2 > C3 > C4 > CK3。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根瘤菌接种显著提高了植株叶绿素含量。C1、C2处理下的鹰嘴豆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以及产量升高,C1处理下的产量为1 928.84 kg/hm2,与全氮对照相比增产8.83%;C2处理下的产量为1 827.59 kg/hm2,增产3.11%。【结论】根瘤菌接种下,鹰嘴豆减施氮肥可稳产、增产,且以1/2氮肥加根瘤菌A效果最好。

    基于农艺性状鹰嘴豆抗旱核心种质库构建
    聂石辉, 王仙, 彭琳, 季良
    2022, 59(4): 847-854.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08
    摘要 ( )   HTML ( )   PDF(655KB) ( )  

    【目的】运用多年田间试验及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100份抗旱性表现优异种质为参试材料,结合田间抗旱鉴定构建鹰嘴豆抗旱核心资源库,为鹰嘴豆抗旱种质利用提供基础材料。【方法】比较随机取样、位点优先取样、偏离度取样策略及取样比例,采用均值差异百分率、方差差异百分率、极差符合率以及变异系数变化率评价各核心子集农艺性状的变异保有量,筛选构建抗旱核心库。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鹰嘴豆抗旱种质核心库。【结果】采用的位点优先取样方法40%取样比例下构建的核心种质与原种质在多样性上无显著差异。并且检验种质各性状的均值与原种质符合率均大于96.33%,变异系数符合率大于97.25%,优于其它2种取样策略。主成分分析4个主成分包含各质量性状85%以上遗传多样性信息,确定构建的40份核心种质资源能够代表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结论】位点优先取样策略下,40%的取样比例所建立的鹰嘴豆抗旱核心种质资源库可以代表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园艺特产·农产品加工工程
    厂形叶幕赤霞珠葡萄果实苹果酸的代谢规律
    周晓明, 张付春, 钟海霞, 张雯, 韩守安, 伍新宇, 潘明启
    2022, 59(4): 855-86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09
    摘要 ( )   HTML ( )   PDF(1676KB) ( )  

    【目的】研究厂形叶幕形赤霞珠葡萄果实苹果酸的积累代谢规律,为葡萄有机酸代谢调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厂形树形的基础上,设置对照直立形叶幕及2种高度的厂形叶幕,检测赤霞珠果实成熟过程苹果酸等有机酸的变化及苹果酸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变化。【结果】厂形叶幕与直立形叶幕相比,降低了果域环境温度0.8℃与1.5℃。厂形叶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苹果酸与酒石酸的含量,成熟果实苹果酸含量分别增高了0.338与0.365 mg/g,酒石酸增高了0.774与0.760 mg/g。叶幕高度较高的H1叶幕比较低的H2叶幕,可能更有利于苹果酸的积累。3种叶幕形果实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苹果酸脱氢酶活性与果实苹果酸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正相关,苹果酸酶活性与果实苹果酸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负相关。【结论】简约化的厂形叶幕设置可以达到调控赤霞珠葡萄果实苹果酸积累代谢。

    不同澄清剂对桑葚果酒品质的影响
    杨璐, 范少丽, 李宏, 程平, 张志刚
    2022, 59(4): 863-873.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10
    摘要 ( )   HTML ( )   PDF(1252KB) ( )  

    【目的】研究5种不同类型澄清剂对桑椹果酒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桑葚果酒作为研究对象,以酒样澄清度、理化指标、风味成分和感官品质为测定指标。【结果】澄清处理后的桑葚果酒与对照组比较,总酸含量无显著差异,可溶性固形物与酒精度差异显著,总糖含量降低1.1%36.8%,80 g/L澄清剂添加量处理组酒样花色苷、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降低4.3%23.2%、0.5%10.0%、2.1%14.7%。澄清处理后酒样的香气物质含量和种类均有所差异,PVPP处理组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总量减少22.8%,果胶酶处理组则仅降低0.5%,其他处理组介于两者之间。【结论】60 g/L果胶酶处理组对酒样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影响最小,感官评价也最接近对照组。

    氨基酸硒叶面肥对甜瓜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刘志刚, 任红松, 胡西单·买买提, 阿木提·库尔班, 郭红梅, 王瑞华, 李海峰, 胡国智
    2022, 59(4): 874-883.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11
    摘要 ( )   HTML ( )   PDF(2109KB) ( )  

    【目的】研究硒作为高等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对甜瓜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为建立提高甜瓜产量与品质的调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吐鲁番秋季大田栽培条件下,以甜瓜露地主栽品种西州密17号为试材,从初花期开始叶面喷施氨基酸硒处理5次,以清水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甜瓜在各生育期的主蔓长、茎粗、节间长、叶面积和不同节位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及蒸腾速率等光合指标的变化。【结果】外源氨基酸硒肥处理在一定时期内明显促进了甜瓜的生长发育,提高了叶片光合能力,在结果期(T3)、网纹期(T5)、成熟期(T6)3个时期A25处理,结瓜节位叶片净光合速率比对照处理分别高26.29%、53.51%和301.56%,与对照处理相比差异显著(P>0.05),延缓了功能叶片进入衰老期的速度。【结论】各处理在初花期(T1)至盛花期(T2)主蔓茎粗和节间长增长速度最快,盛花期(T2)至结果期(T3)主蔓长和叶面积增长速度最快,A20和A25处理网纹期(T5)至成熟期(T6)主蔓茎粗和叶面积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不同节位叶片在3个生育期A20和A25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显著改善了叶片的光合能力,延长了不同节位叶片的功能期。外源喷施2 0002 500倍氨基酸硒肥是延缓甜瓜功能叶片衰老的理想的调控措施。

    “CCS种动源”处理对南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杰, 崔西, 古力米拉·吾斯曼, 如则喀日·艾力, 秦勇
    2022, 59(4): 884-89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12
    摘要 ( )   HTML ( )   PDF(740KB) ( )  

    【目的】研究“CCS(China Construction Seed)种动源能量波种子处理技术”对南瓜种子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处理南瓜种子的最适方法。【方法】以南瓜品种“银冠”为材料,分别设置12、24、36 h的不浸种处理以及浸种8 h后处理12 h,共计4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南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T2处理(不浸种处理24 h)和T3处理(不浸种处理36 h)的南瓜生长期间的株高、茎粗、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指标优于对照处理,果肉中干物质含量、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产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20.89 %和21.99 %。【结论】使用“CCS种动源”技术处理南瓜种子24和36 h,在保证南瓜品质的前提下,提高南瓜产量具有明显效果。

    日光温室无花果生长和叶片光合性能分析
    钟海霞, 孟阿静, 丁祥, 赵来鹏, 张付春, 郝敬喆, 周晓明, 乔江霞, 伍新宇
    2022, 59(4): 891-899.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13
    摘要 ( )   HTML ( )   PDF(1306KB) ( )  

    【目的】筛选出适合新疆和田引种的无花果优势品种。【方法】在和田地区日光温室内,以引进的5个2年生无花果品种和1个当地品种为研究对象,调查枝叶生长指标,采用PP-Systerm公司的TPS-2光合仪测定叶片光合作用,运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叶片光合作用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进行拟合分析。【结果】金傲芬品种在上午时的净光合速率最大,达到23.4 μmol/(m2·s);新疆早黄、布兰瑞克、金傲芬3个品种的光补偿点较低,分别为30.0、27.5和30.0 μmol/(m2·s);布兰瑞克、日本紫果、金傲芬、新疆早黄4个品种的饱和光强较大,分别为2 277.2、1 939.4、1 929.4和1 899.4 μmol/(m2·s);在上午时金傲芬和美娜亚具有较高的内禀量子效率,为0.062和0.054 μmol/(m2·s);表观量子产额也相对较高,为0.126和0.049 μmol/(m2·s);在下午时金傲芬和日本紫果有较高的内禀量子效率,为0.051和0.048 μmol/(m2·s);日本紫果的表观量子效率也较高,为0.040 μmol/(m2·s);上午时新疆早黄的暗呼吸速率最低,为0.86 μmol/(m2·s),下午时布兰瑞克的暗呼吸速率最低,为0.57 μmol/(m2·s)。【结论】布兰瑞克、青皮枝条节间较短、叶片较小、生长势中庸,较适宜温室栽培;金傲芬光合性能最优;美娜亚、青皮、布兰瑞克、新疆早黄4个品种光合性能次之;日本紫果的综合光合性能较差;布兰瑞克、金傲芬较耐弱光。综合比较,金傲芬、布兰瑞克较适宜和田日光温室栽培。

    大孔树脂纯化野山杏总黄酮工艺
    金科旭, 戴小华, 谷虹霏, 束佳敏, 王天琪, 海婷玉
    2022, 59(4): 900-907.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14
    摘要 ( )   HTML ( )   PDF(840KB) ( )  

    【目的】研究优选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野山杏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野山杏总黄酮含量,利用静态吸附解吸试验分析4种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野山杏总黄酮的吸附及解吸能力,选出适宜的大孔树脂及其最佳分离纯化条件。【结果】D101型大孔树脂对野山杏总黄酮有较好的比吸附量和解析附能力,最佳分离纯化工艺条件为D-101大孔树脂径高比1∶6,野山杏粗提液最大上样量为6.3 BV,最佳上样浓度为0.3 mg/mL,上样速率为1.0 mL/min,静置时间为2 h,水洗体积为5 BV,水洗液洗脱流速1.5 mL/min,洗脱溶剂用80%乙醇,洗脱溶剂用量2 BV,洗脱剂流速为0.5 mL/min。【结论】D101型大孔树脂在所得工艺条件下可以对野山杏中总黄酮进行较好的分离纯化,可用于野山杏总黄酮的分离纯化。

    响应面法优化辣椒籽油碱异构化制备共轭亚油酸工艺及其氧化稳定性
    马燕, 许铭强, 李喜弟, 孟新涛, 邹淑萍, 张婷, 张谦
    2022, 59(4): 908-915.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15
    摘要 ( )   HTML ( )   PDF(1219KB) ( )  

    【目的】研究碱异构化法制备辣椒籽油共轭亚油酸工艺,得到高转化率的辣椒籽油共轭亚油酸,为辣椒副产物综合利用及制备共轭亚油酸的新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共轭亚油酸转化率为指标,以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碱油比和溶油比为主要影响因素,运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CCD),分析不同因素对辣椒籽油共轭亚油酸转化率的影响,研究辣椒籽油共轭亚油酸的制备工艺,采用Schaal加速试验对比辣椒籽油与辣椒籽油共轭亚油酸的氧化稳定性。【结果】辣椒籽油共轭亚油酸最佳工艺参数:反应温度为169℃,反应时间为 4.4 h,碱油比[M(KOH)∶M(辣椒籽油)]为0.2,溶油比[M(聚乙二醇)∶M(辣椒籽油) ]为1.7时,共轭转化率可达84.60%,其氧化稳定性优于辣椒籽油。【结论】响应面优化法优化碱异构化制备辣椒籽油共轭亚油酸工艺可得到较高转化率、稳定性较好的辣椒籽油共轭亚油酸。

    植物保护
    烟粉虱持续取食对棉花叶片防御酶活性、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贾尊尊, 付开赟, 丁新华, 吐尔逊·阿合买提, 姜卫华, 王小武, 郭文超
    2022, 59(4): 916-924.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16
    摘要 ( )   HTML ( )   PDF(1316KB) ( )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与不同为害时间下,棉花植株对烟粉虱持续取食胁迫所产生防御应答响应,分析叶片中防御酶活性,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分析烟粉虱与棉花的互作关系。【方法】在人工气候室内,叶片真叶生长至5叶的棉花植株(NJ-135)上,分别接入0头(对照)、50和500头烟粉虱,单株罩140目尼龙网,在烟粉虱持续取食24、48和72 h后,分别采集棉花叶片,测定总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过氧化氢酶和叶绿素的含量。【结果】50和500头/株处理组,烟粉虱持续取食24、48和72 h,叶片中总蛋白、脯氨酸、过氧化氢酶含量均与取食时间的增长呈正相关,随取食时间和密度的加大而增高(3.23, 4.87和5.55 μg/mL, 3.84, 5.38和5.92 μg/mL; 0.85, 0.92和0.99 μg/g, 0.89, 0.98和1.21 μg/g; 9.81, 10.98和18.45 U/mg prot; 12.42, 15.29和19.16 U/mg prot),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随取食时间延长逐渐下降(16.77, 15.83和15.64 mg/g; 18.10, 15.75和7.84mg/g),丙二醛含量随烟粉虱持续取食时间延长先下降后升高(3.76, 3.26和4.44 nmol/mg prot; 4.45, 3.94和5.15 nmol/mg prot),叶绿素含量变化低密度与高密度处理含量动态变化不同,50头/株为先下降后上升(1.27, 0.90和1.92 mg/g),500头/株为逐渐上升(0.50, 0.86和1.98 mg/g)。【结论】 棉花叶片会对烟粉虱取食胁迫产生相应的防御应答,与棉花生理生化性质改变有关。密度与烟粉虱持续取食时间,均是诱导叶片内总蛋白、脯氨酸、丙二醛、过氧化氢酶、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因素。高密度的烟粉虱会增强这种应答的程度,随着为害时间的延长应答程度也随之增强。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特征变化分析
    阿丽娅·阿力木, 丛小涵, 夏晓莹, 席丽, 王卫霞
    2022, 59(4): 925-933.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17
    摘要 ( )   HTML ( )   PDF(1374KB) ( )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及土壤养分元素特征的变化规律。【方法】在阿克苏地区采集小麦地、枣园、枣麦间作园、荒地枣园和撂荒地等5种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运用土壤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含量。【结果】各土壤养分指标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变异系数为0.92%94.00%,均为中等空间变异性。由农田更替为枣园及枣麦间作后,提高了各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其中020 cm土层各层土壤有机质均显著提高(P<0.05)。由荒地改建为枣园后,各层土壤有机质均有提高,其中010 cm、2030 cm土层显著提高(P<0.05)。0100 cm土层各养分元素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为枣麦间作园>枣园>小麦地>荒地枣园>荒地,全氮表现为枣园>枣麦间作园>小麦>荒地枣园>荒地。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各养分元素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阿克苏地区农田或荒地改建为枣园或枣麦间作园后,均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土壤肥力。

    核棉间作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自然天敌种群发生的影响
    李海强, 王冬梅, 刘建
    2022, 59(4): 934-941.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18
    摘要 ( )   HTML ( )   PDF(1106KB) ( )  

    【目的】研究核棉间作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及自然天敌种群的影响。【方法】20172018年在新疆阿克苏市选择核桃棉间作模式试验点21个,研究核桃棉花间作棉田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自然天敌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核桃间作棉田节肢动物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68,单作为0.56;核桃棉花间作均匀性指数平均为0.45,单作为0.38;优势集中度指数核桃间作棉田为0.59,单作棉田为0.68;统计分析表明,核桃间作棉田节肢动物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集中度指数相比棉花单作田均无显著性差异。核桃棉间作棉田和单作棉田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结构特征指数也无显著性差异(统计分析表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0.36>0.05; 均匀性指数P=0.39>0.05;优势集中度指数P=0.71>0.05)。棉田主要捕食性天敌以瓢虫类、草蛉类、食虫蝽类为主,核棉间作棉田与棉花单作田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42 > 0.05)。核棉间作对棉蚜僵蚜密度也无显著影响(P=0.076 > 0.05)。【结论】核桃棉花间作模式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自然天敌的种群数量没有明显影响。

    果树种植区梨/李小食心虫性引诱剂应用技术分析
    木尼热·买买提, 索银·图娅, 阿地力·沙塔尔, 阿洪江·吾斯曼
    2022, 59(4): 942-949.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19
    摘要 ( )   HTML ( )   PDF(878KB) ( )  

    【目的】研究新疆南疆林果种植区梨/李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监测技术。【方法】试验区分别按4、8、12个/667m2的密度悬挂含有梨/李小食心虫诱芯的诱捕器,另设置3种不同类型诱捕器,在杏园不同密度、不同类型诱捕器对梨/李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进行对比,对诱捕器粘虫板和诱芯更换期进行试验。【结果】诱捕器密度4、8、12个/667m2试验区杏子采摘前蛀果率分别为11.33%、7.20%、5.60%,诱捕器密度4个/667m2与8、12个/667m2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诱捕器密度8和12个/667m2个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类型诱捕器对梨/李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有明显差异。其中,盆式诱捕器对梨/李小食心虫诱捕效果最好,三角形诱捕器次之,盆式诱捕器和三角形诱捕器之间无显著差异,瓶式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显著差于三角形诱捕器和盆式诱捕器。粘虫板和诱芯持效期对梨/李小食心虫诱捕效果有一定的影响。粘虫板更换期5 d和诱芯更换期10 d诱捕效果最佳。【结论】在南疆高温干旱区域杏园以性引诱剂来防治梨/李小食心虫无法达到有效控制其危害的目的。尽管盆式诱捕器诱捕效果好,但是每日需要加水,采用三角形诱捕器,粘虫板和诱芯更换期对诱捕效果影响很大,7~10 d更换1次粘虫板、30 d更换1次诱芯。

    荒漠绿洲生态区玉米茎腐病发生分布与危害
    宋子硕, 杨杰, 丁新华, 付开赟, 吐尔逊·阿合买提, 何江, 郭文超
    2022, 59(4): 950-95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20
    摘要 ( )   HTML ( )   PDF(803KB) ( )  

    【目的】研究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各玉米主产区玉米茎腐病田间最新发生分布与危害,为新疆灌溉玉米产区玉米茎腐病科学监测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5点随机取样法系统调查新疆南北疆6个地州市17个县市区玉米茎腐病的最新发病情况,并综合分析栽培模式、品种因素与其发病程度的关联性。【结果】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玉米茎腐病平均病田率为77.32%,平均病株率为39.66‰,其中北疆春播玉米产区(97.22%、51.86‰)显著重于南疆复播玉米产区(30.00%、17.70‰),且各地州病害发生程度不同,博州(100%、78‰)、伊犁州(100%、68.04‰)发病最重,其次是乌鲁木齐(100%、55.50‰)、塔城地区(93.33%、38.80‰)中度发生,而昌吉州(92.86%、13.43‰)、喀什地区(30%、17.70‰)整体发病较轻。以县市为单位统计,全疆范围内新源县危害(100%、126.2‰)最重,其次为博乐市(100%、117.14‰),而伽师县、疏勒县、疏附县暂未发现玉米茎腐病发生。商品玉米平均病株率(48.12‰)是制种玉米(15.56‰)的3.09倍。4种栽培模式(滴灌覆膜、滴灌无膜、漫灌覆膜、漫灌无膜)的病株率无显著差异(P>0.05),滴灌覆膜(95.12%)、漫灌覆膜(31.82%)分别低于滴灌无膜(100%)、漫灌无膜(69.77%)。【结论】玉米茎腐病在新疆各玉米主产区普遍发生且北疆重于南疆。商品玉米品种整体抗病不强,覆膜栽培条件有利减轻病害发生。

    中国克虎天牛属整合分类
    郭书含, 罗顺刚, 钟问, 康宁, 胡红英
    2022, 59(4): 957-965.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21
    摘要 ( )   HTML ( )   PDF(3064KB) ( )  

    【目的】结合DNA条形码技术与形态学比较,研究并分类克虎天牛属Cleroclytus两近似种新疆克虎天牛Cleroclytus collaris Jakovlev,1885和沟胸克虎天牛Cleroclytus strigicollis Jakovlev,1900,为其准确鉴定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比较克虎天牛的外部形态特征;解剖克虎天牛雌性产卵器和内生殖器,描述其结构特点;从克虎天牛头部和胸部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以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 (Cytochrome Oxidase I, COI),构建DNA条形码。【结果】新疆克虎天牛与沟胸克虎天牛均未发现明显形态差异;克虎天牛的COI基因序列长度约为670 bp,新疆克虎天牛与沟胸克虎天牛序列相似性达到99.60%,二者的平均遗传距离是0.6%。【结论】新疆克虎天牛与沟胸克虎天牛为同一种,与形态学鉴定结果基本相吻合。沟胸克虎天牛是新疆克虎天牛的异名。

    基于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沙棘林昆虫动态变化
    陆燕, 帕热古丽·卡看, 张蓓, 朱建梅, 阿地力·沙塔尔
    2022, 59(4): 966-97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22
    摘要 ( )   HTML ( )   PDF(1714KB) ( )  

    【目的】研究分析沙棘林昆虫种类与数量动态变化,为沙棘林实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网捕法、诱捕法调查新疆阿勒泰地区对布尔津县沙棘林昆虫种类和数量,运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昆虫的时间动态。【结果】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沙棘林昆虫11目61科70种,害虫分属7目33科35种,天敌昆虫分属7目15科22种;中性昆虫分属4目13科13种。沙棘林昆虫的科数、物种数及丰富度等指数均随时间变化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布尔津县沙棘林害虫主要以蛀果害虫沙棘绕实蝇为主(Rhagoletis batava Hering),天敌昆虫以姬蜂(Ichneumonidae)为主;中性昆虫主要包括麻蝇科(Sarcophagidae)、蚁科(Formicidae)等。沙棘林害虫种类丰富、个体总数最大、丰富度最高、多样性指数较高,沙棘绕实蝇又可以直接为害沙棘果实,应对沙棘绕实蝇展开防治。

    新疆叶蝉1新纪录属费氏叶蝉属及其1新纪录种记述
    罗欢, 张斌, 蔺国仓, 王少山
    2022, 59(4): 977-98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23
    摘要 ( )   HTML ( )   PDF(1023KB) ( )  

    【目的】研究新疆该类群叶蝉的种类,为新疆农林业害虫防治提供理论和指导基础。【方法】通过扫网、马氏网诱集采集标本,对其进行外部形态观察及外生殖器解刨鉴定。【结果】【结论】在该类群鉴定过程中发现一新疆新纪录属种叶蝉北方费氏叶蝉Fieberiella septentrionalis Wagner, 1963,描述了该叶蝉种形态特征及区别其它近似种鉴别特征。该叶蝉寄主多为新疆城市景观植物。

    马铃薯瓢虫的发生与危害
    丁新华, 阿尔孜姑丽·肉孜, 纪利, 刘帅, 付开赟, 吐尔逊·阿合买提, 郭文超
    2022, 59(4): 983-989.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24
    摘要 ( )   HTML ( )   PDF(1868KB) ( )  

    【目的】研究新疆马铃薯种植区科学识别和防控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方法】采用普查和定点调查,研究马铃薯瓢虫在新疆的发生分布和危害情况,描述其形态特征;提出阻截策略和应急防控措施。【结果】2020年6月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发现马铃薯瓢虫,发生面积6.12×10 hm2,主要寄主为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以及龙葵Solanum nigrum L.等,其中马铃薯上危害较重,平均发生虫量5头/株,最高达27头/株。【结论】马铃薯瓢虫在新疆首次发现,其局部为害较为严重,应加强其识别与早期阻截防控。

    基因工程·草业·农产品分析检测·畜牧兽医
    盐穗木转录因子HcSCL13基因的时空表达和胁迫响应特性
    地力努尔·艾力木江, 冯肖莉, 王艳
    2022, 59(4): 990-100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25
    摘要 ( )   HTML ( )   PDF(1731KB) ( )  

    【目的】研究盐生植物盐穗木HcSCL13基因的时空表达和胁迫响应特性。【方法】将该基因全长启动子(2 230 bp)及截短序列与GUS报告基因融合,检测遗传转化后植物的GUS组织化学染色及酶活力。【结果】在稳定整合HcSCL13启动子的转基因拟南芥中,从种子萌发到种苗形成的过程中,地上和地下部位均表现出较强的启动子活性;随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启动子活性表现出一定的组织特异性;HcSCL13基因启动子对光、盐及机械损伤等胁迫积极响应。启动子上游-1 124-1 450 bp是影响其活性的区域,而上游-1 730-2 230 bp为盐响应区域。【结论】盐穗木HcSCL13基因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及对光、盐和机械损伤等因素的响应特性。

    苜蓿盲蝽对紫花苜蓿植株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郭江龙, 高占林, 刘振宇, 窦亚楠, 安静杰, 刘忠宽, 党志红, 李耀发
    2022, 59(4): 1001-1008.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26
    摘要 ( )   HTML ( )   PDF(1332KB) ( )  

    【目的】研究苜蓿盲蝽危害对紫花苜蓿植株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温室盆栽罩笼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虫口密度苜蓿盲蝽刺吸危害对紫花苜蓿株高、分枝数、茎叶比、干重、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以及相对饲喂价值(RFV)等生长和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苜蓿盲蝽虫口密度与受害紫花苜蓿株高呈显著负相关(P<0.001),对照组紫花苜蓿平均株高为42.51 cm,苜蓿盲蝽8头/笼处理组紫花苜蓿平均株高仅为25.24 cm。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紫花苜蓿茎叶比呈显著上升趋势(P<0.001)而干重显著下降(P=0.009),紫花苜蓿粗蛋白(P=0.02)和粗脂肪(P<0.001)含量也呈显著下降趋势。苜蓿盲蝽危害影响了紫花苜蓿的RFV(P<0.001),对照组RFV为204.14,接虫密度1、2、4和8头/笼处理后,紫花苜蓿的RFV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0.56%、9.01%、21.85%和23.16%。【结论】苜蓿盲蝽危害降低了紫花苜蓿的产量和营养价值。

    镉胁迫对3种植物生长及镉吸收和积累的影响
    陈丽丽, 田爽, 鲁伟丹, 李俊华, 孙奔奔
    2022, 59(4): 1009-1015.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27
    摘要 ( )   HTML ( )   PDF(857KB) ( )  

    【目的】研究镉胁迫对作物生长及富集特性的影响,探寻更适宜修复镉污染的植物。【方法】设计水培试验,以德高小白菜、新陆早42号棉花、野生龙葵为供试材料,人工模拟不同浓度镉胁迫条件,测定不同浓度镉胁迫下3种植物生长、镉吸收与积累。【结果】(1)镉胁迫下,棉花株高生长显著受到抑制;随镉胁迫浓度的增加,龙葵及棉花生物量下降尤为显著。(2)各处理下,棉花和小白菜地下部镉含量大于地上部,根系表现出较强的耐性与镉吸收能力;龙葵在低浓度镉(10和20 mg/kg)处理下地上部镉含量大于地下部,此时,根至茎叶表现出较强的镉转移能力。(3)高浓度镉胁迫下,龙葵的镉积累能力高于小白菜和棉花。【结论】镉胁迫下,小白菜生长无显著抑制。镉处理浓度分别为5、3.5和50 mg/kg时,对应的小白菜、棉花和龙葵镉积累量达到最大。3种植物对镉污染的修复能力表现为龙葵>小白菜>棉花。

    日光温室后墙自走式雾化降温机夏季降温效果评价
    马永杰, 王星怡, 韩聪颖, 蔺玉红, 马慧, 张雪艳
    2022, 59(4): 1016-1024.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28
    摘要 ( )   HTML ( )   PDF(1879KB) ( )  

    【目的】研究日光温室后墙自走式雾化降温机在夏季高温情况下,不同运行模式上、中、下午温室内水平和垂直方向温湿度变化规律,为夏季雾化降温机高效运行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利用自主研发的设施悬挂自走式雾化降温、喷药、喷肥一体装置,设计雾化降温机运行时间分别为4、8、12 min,间隔时间分别为20、40、60 min,总计9种运行模式,在夏季晴天高温条件下开展降温效果评价试验。【结果】最佳运行模式分别为上午运行12 min,间隔60 min;中午运行8 min,间隔20 min;下午运行12 min,间隔20 min。水平方向3 m处雾化降温效果最好,平均降温1.3℃,增湿7.6%;垂直方向2.5 m处的降温效果最好,可降温2.3℃,增湿11%。【结论】 日光温室后墙自走式雾化降温机上午、中午、下午分别进行12-60、8-20、12-20运行模式,能够为日光温室越夏生产起到良好的降温效果。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奶牛乳房炎关联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刘肖利, 程彪, 刘璐瑶, 李勤凡, 佟盼盼, 张毅, 刘英玉, 苏战强, 李斌
    2022, 59(4): 1025-1033.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29
    摘要 ( )   HTML ( )   PDF(1742KB) ( )  

    【目的】研究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微生物及乳汁中微生物群系分布。【方法】对CJ和HZS 2个牛场的奶牛进行乳房炎检查,视觉和触觉等临床检查奶牛乳房及乳汁后,将2个场中确诊为临床乳房炎的奶牛随机采集乳汁样本各3份,并将非临床型奶牛的乳汁样本随机采集各1份,通过对乳房炎奶牛和非临床型奶牛乳样中细菌的16S rRNA基因V3-V4区的PCR扩增和高通量测序,分析临床奶牛乳汁样本和非临床型奶牛乳汁样本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并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性。【结果】6个临床乳房炎样本共获得25个门,47个纲,82个目,174个科,349个属;2个非临床型奶牛乳汁样本共获得23个门,38个纲,61个目,125个科,212个属。在临床乳房炎样本中,优势菌群分别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无壁菌门(Tenericu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在非临床型样本中,优势菌群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次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在属水平上,非临床型样本与乳房炎样本相比,检测到的优势菌群较少,且仅在HZS场乳房炎样本中检测到链球菌,CJ场乳房炎样本中检测到支原体。【结论】奶牛患乳房炎后菌群丰度明显升高,多样性变化显著;奶牛患乳房炎后会引起奶牛乳汁菌群失调,乳汁菌群结构分布和丰度变化与乳房炎的发生具有密切的联系。

    新疆褐牛瘦素基因在不同部位中表达水平与肉质指标的关联性
    李红波, 李娜, 闫向民, 叶治兵, 崔繁荣, 张杨
    2022, 59(4): 1034-104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2.04.030
    摘要 ( )   HTML ( )   PDF(788KB) ( )  

    【目的】肉品质与物种的遗传因素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新疆褐牛瘦素基因在不同部位中表达水平与肉质指标的关联性,为牛肉属性差异的品质标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新疆褐牛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技术测定新疆褐牛皮下、肌间、肾周、心周4个部位脂肪组织中的瘦素基因(leptin)的表达水平,检测活重、胴体指标、剪切力、蒸煮损失等肉质性状,分析新疆褐牛在这4个部位脂肪组织中leptin基因表达水平与所测肉品质指标的关联性。【结果】新疆褐牛不同部位leptin基因相对表达量由低到高依次为心周脂肪、肾周脂肪、皮下脂肪和肌间脂肪。皮下脂肪组织中leptin表达水平与其背最长肌组织中的剪切力、蒸煮损失、肌内脂肪含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55、0.479、0.474(P<0.05)。【结论】瘦素蛋白在新疆褐牛脂肪组织中内普遍存在,leptin基因可能参与新疆褐牛肉质形成过程,可作为研究新疆褐牛肉质的一个候选基因。


ISSN 1001-4330 CN 65-1097/S
邮发代号:58-18
国外代号:BM3342
主管:新疆农业科学院
主办: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出版单位:《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地址: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新疆农业科学院
邮编:830091
电话:0991-4502046
E-mail:xjnykx-h@xaas.ac.cn


版权所有 © 《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网站
微信公众号
淘宝购买
微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