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可食性涂膜在果蔬保鲜中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傅琰琰, 梅闯, 王衍鹏, 王继勋, 卢春生, 闫鹏, 张付春, 冯贝贝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56 (12): 2263-2274.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9.12.012
    摘要750)      PDF (1144KB)(5360)   
    目的】收集、整理和汇总可食性涂膜在果蔬保鲜中的现状与研究进展,综合分析不同涂膜材料处理后的效果,对采后及贮藏中生理指标进行概述,为可食性涂膜在果蔬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农业及食品类官网信息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近10余年来的资料进行汇总后对比分析,并进行统计。【结果】果蔬保鲜常用涂膜目前有多糖涂膜(魔芋葡甘聚糖和壳聚糖)、脂质涂膜(蜡质和石蜡)、蛋白质涂膜、复合材料涂膜及其他涂膜材料。果蔬经过涂膜处理后能够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减少活性氧的产生,保持了果实品质和延长了贮藏期。用壳聚糖对南果梨和草莓进行涂膜,可分别延长果实采后贮藏期长达20 和12 d,且保持了较好的感官品质。【结论】多糖类、脂质类涂膜主要应用于易腐烂的水果,如蓝莓、草莓和葡萄,以及哈密瓜等鲜切水果的品质保鲜和延长贮藏期;而蛋白质涂膜主要应用于肉类(猪肉、鱼肉等)用于保持肉类的品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子植物心皮及其相关功能基因研究进展
    杨静, 王为然, 朱家辉, 宁新民, 刘志清, 孔杰, 阿里甫·艾尔西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56 (8): 1535-1543.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9.08.019
    摘要904)      PDF (1220KB)(1892)   
    目的】汇总国内外心皮起源、作用和发育过程、遗传及激素调节、控制心皮发育的相关基因等研究结果,为作物多心皮品种改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国内外文献资料,汇总、整理分析。【结果】心皮的起源目前有心皮学说和生殖叶学说两种学说;心皮具有保护胚珠、接受花粉致使卵细胞受精、保护和传播种子的作用;其发育过程通常在花的器官中经过折叠、卷曲形成内在的空间,胚珠被包裹在其中发育;心皮数目的遗传较为稳定,激素对其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基因在调控心皮数量和发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结论】心皮作为被子植物雌蕊发育的关键,对于产量性状的建成极为重要。心皮研究应重点围绕心皮发育的全过程,尽早明晰调控心皮数量和发育的相关功能基因,通过基因改良培育出多心皮、高产优质品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第61卷第8期封面+目录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61 (8): 0-0.  
    摘要58)      PDF (44862KB)(1150)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不同土壤深度棉花根系形态变化规律及与矿质元素的关系
    窦海涛, 雷长英, 李霞飞, 贾梦梦, 向导, 张亚黎, 张旺锋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56 (8): 1397-1407.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9.08.004
    摘要433)      PDF (1894KB)(1096)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深度下棉花根系形态变化规律,分析与矿质元素的响应关系,及矿质元素对根系形态的调控作用,为构建合理棉花根系构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试37份棉花品种的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生物量、根系氮、磷、钾元素,根据公式计算比根长、比根面积、比根体积、根系密度,研究矿质元素对根系形态的调控关系。【结果】位于0~10 cm土壤中,由于氮素作用,促使比根长、比根面积、比根体积增加,轻微抑制根系密度生长。在10~20 cm土壤中,氮素促使比根长、比根面积增加,抑制根系密度的生长及比根体积的增加。在20~30 cm土壤中,氮素对比根长、比根面积、根系密度的作用效果不明显,而对比根体积表现为负相关关系。在30~50 cm土壤中,氮素对比根长、比根面积、比根体积、根系密度表现为正相关关系。在50~60 cm的土壤中,比根长、比根面积、比根体积、根系密度表现为负相关关系。第一主成分与氮素、比根长、比根面积、比根体积的相关性较高,第二主成分主要与根系密度的相关性较高,第三主成分主要与磷、钾元素的相关性较高。磷、钾元素与第一主成分的相关性较高,氮素与第三主成分的相关性较高。【结论】根系在不同土壤深度下,比根长、比根面积、比根体积逐渐增大,单位质量根系含氮量不断减少。根系形态性状主要受氮素调控,磷、钾元素对根系形态性状的调控作用较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寒地苹果主栽品种果实品质及香气组分
    刘畅, 王昆, 安萌萌, 梅闯, 曹阳, 于文全, 卜海东, 程显敏, 顾广军, 孟祥海, 董雪梅, 程存刚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56 (10): 1846-1859.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9.10.010
    摘要368)      PDF (1112KB)(1045)   
    【目的】分析4种抗寒主栽苹果品种果实中主要糖、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及其它果实性状,研究主要香气成分,为寒地苹果品种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黑龙江4个主栽抗寒品种为试材,检测果实的总酚、抗氧化能力、类黄酮、果皮花青苷、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等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糖酸,HS-SPME法检测分析香气主要组成及其含量。【结果】4个苹果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龙冠>龙丰>七月鲜>金红。总糖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金红>龙丰>七月鲜>龙冠。总酸含量金红>七月鲜>龙丰>龙冠。共检测出9类挥发性化合物,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有7类,各成分排序由大到小:酯类>烯烃类>杂环类>酸类>醇类>醛类>烷烃类。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很大差异,果实香味物质主要集中在醇类、烯烃类和酯类,其中酯类含量最高(56.24%),表现为“果香”味。不同参试品种糖酸比和味感评价存在明显差异,龙冠最高为22.96,七月鲜最低为9.92,表现出酸的味感。【结论】4个苹果品种果实的糖酸组成与含量之间差异显著,均为“酯香型”苹果,酯类物质可能对这4个品种果实风味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猪肌肉肌纤维特性与肌肉品质的关系及品种、性别差异
    欧秀琼, 李星, 钟正泽, 张晓春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56 (12): 2345-235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9.12.022
    摘要372)      PDF (1047KB)(998)   
    目的】研究猪肌肉肌纤维特性与肌肉品质的关系及品种、性别差异。【方法】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收集、汇总及分析。【结果】①肌纤维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肌纤维数目、大小及类型是肌纤维的基本特性。②肌纤维类型的划分,目前最常用的是根据肌纤维中MyHC基因的多态性表达对肌纤维进行分类。③出生前,MyHC异构体按照胚胎期→胎儿期→成熟期顺序表达,出生后,肌纤维类型具有相互转化的特性。④不同类型肌纤维由于代谢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会影响肌肉色泽、pH、系水力等肌肉品质性状。肌纤维大小、密度与肌纤维类型密切相关,因此也会影响肌肉品质。⑤不同品种猪肌纤维特性有明显差异,因而表现出不同的肌肉品质。为了适应各自生长发育及生理需要,猪不同性别间肌纤维特性也有所不同。【结论】猪肌肉肌纤维特性直接影响肌肉品质的优劣,品种、性别不同,肌纤维特性的形成有一定差异,表现出不同的肌肉品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新疆霍城蝴蝶群落多样性
    郭婕, 吴卫, 蒋玲玲, 胡红英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56 (3): 446-45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9.03.007
    摘要486)      PDF (1223KB)(868)   
    目的 研究新疆霍城蝴蝶的群落结构,对霍城县5种不同生境进行蝴蝶群落组成与多样性分析。方法 2016~2017年5~8月采用样线法观测蝴蝶,α–多样性测度方法分析其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及科、属和种级分类下的多样性指数。结果 共记录蝴蝶1 993只, 隶属于7科29属39种。粉蝶科个体数占比54.9%,是该地区的优势类群;绢蝶科、凤蝶科和弄蝶科是稀有类群。蝴蝶群落呈现季节性变化,蝶类种类和数量的高峰期出现在6和7月。通过不同生境蝴蝶群落多样性和相似度比较,5种生境类型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为山地森林>山地草原>农田>亚高山草甸>荒漠,山地草原和亚高山草甸的相似性系数较高,达到0.458,荒漠和亚高山草甸的相似性系数最低,为0.2。结论 蝴蝶群落的多样性与生境类型密切相关,植物群落的组成、海拔高度、人为干扰程度和气候等因素对蝴蝶种类组成有较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棉花GhFAD2-1基因5’UTR内含子的 克隆与序列分析
    孙亮,文凤,刘峰,张新宇,孙杰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55 (1): 1-8.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8.01.001
    摘要307)      PDF (2046KB)(819)   
    【目的】 对棉花Δ12-油酸去饱和酶基因GhFAD2-1 5'UTR区的内含子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为研究GhFAD2-1的表达调控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5'RACE 技术,克隆GhFAD2-1 的5'UTR序列,结合棉花基因组序列,克隆GhFAD2-1 5'UTR内含子,并利用PLACE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顺式作用原件进行分析。【结果】 棉花A、D基因组的GhFAD2-1 5' UTR中各含一内含子序列,全长分别为1 103 bp、1 111 bp;GhFAD2-1成熟mRNA的5' UTR为77bp,转录的起点碱基为T;5' UTR内含子两个剪切位点分别AA-GG、CA-GC。该内含子包括一些典型的与光响应相关的作用元件,以及与激素和胁迫因素相关的应答元件等。【结论】 克隆获得了棉花A、D基因组的GhFAD2-1基因5'UTR内含子序列;明确其转录的起点碱基及5' UTR内含子的剪切位点,为进一步在分子水平上研究GhFAD2-1功能及其表达调控规律,为植物的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蜜光和宝光葡萄品种花芽分化时间和各时期特征
    贾楠, 袁军伟, 韩斌, 李敏敏, 刘长江, 尹勇刚, 孙艳, 郭紫娟, 赵胜建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56 (11): 2015-202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9.11.007
    摘要947)      PDF (1301KB)(804)   
    目的】 研究葡萄花芽形态分化时间和各时期的特征,为解决葡萄大小年结果现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葡萄新品种蜜光和宝光为试材,夏黑为对照,采用石蜡切片法对花芽分化过程的花芽分化形态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 蜜光宝光和夏黑花芽分化均可分为未分化期、花序开始分化前期、花序原始体发现期、花序主轴期和花序第二穗轴期5个时期; 6月上旬到8月上旬为夏黑花芽的分化盛期(约60 d);6月上旬到7月中下旬和5月下旬到7月中下旬为蜜光( 约40 d)和宝光花芽的分化盛期(约50 d)。【结论】 蜜光、宝光和夏黑花芽分化进程各个时期的形态特征基本相同。夏黑花芽分化进程较缓慢,各阶段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且各阶段互相重叠;蜜光和宝光花芽分化相对集中,分化进程相对较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植被多样性退化演替分析
    董磊;安沙舟;董乙强;张爱宁;张蕊思;夏小伟;卡斯达尔·努尔旦别克
      
    摘要175)      PDF (1222KB)(747)   
    [目的]以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为对象,研究植被多样性的退化演替规律,为高寒草原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空间退化梯度代替时间退化演替序列的方法,对巴音布鲁克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原植物群落进行野外调查,运用α多样性、β多样性等指标研究植被多样性变化并探讨其演替规律.[结果](1)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草地退化后显著上升了9.6;~13.7;,Margalef丰富度指数随着退化演替的加剧基本呈先略微增加后显著下降的变化趋势,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呈先增后降再增的波动变化;(2)随退化程度的加剧,样方内微生境或资源异质性减小,样方间异质性增大,从而导致β多样性增加;Cody指数(二元属性数据)先升高后减小,沿着退化梯度,物种替代速率加快后逐渐减慢;轻度退化与中度退化、重度退化间Bray-Curtis指数较大,说明退化梯度之间存在较多的共有种.[结论]高寒草原在退化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组成发生替代变化,适口性好的物种减少,毒害草增加,导致草地质量下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新疆不同甜瓜品种对埃及列当的抗性鉴定
    彭金凤,姚兆群,包亚洲,曹小蕾,陈美秀,陈虹娇,赵思峰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55 (1): 95-104.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8.01.011
    摘要393)      PDF (1461KB)(737)   
    【目的】 研究从新疆收集的31个甜瓜品种对埃及列当的抗性程度和水平,为甜瓜抗列当育种和品种合理布局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根室法、温室盆栽和田间小区测定,对31份甜瓜品种抗埃及列当寄生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抗性类型仅有金甜蜜17号,根室试验中接种列当生长停滞在第Ⅱ种寄生状态;室内盆栽与小区试验中埃及列当寄生率分别为33.33%和50.00%,寄生程度分别为0.33和1.67。耐寄生类型有亚洲密17号等 4个品种,根室试验中接种列当生长停滞在第Ⅲ种寄生状态;盆栽试验中列当寄生率在71.43%~75.00%,寄生程度在1.29~4.25。其余26个品种均属易感类型,根室试验中接种列当正常生长至第Ⅳ种寄生状态;室内盆栽与小区试验中埃及列当寄生率最高均为100%,寄生程度最高分别为13.00和17.50。【结论】 31个甜瓜品种中,1个为抗列当品种,4个为耐列当品种以及26个均为易感列当品种。目前,新疆栽培的甜瓜品种抗列当寄生的品种或材料较少,多为易感品种或材料,这是导致新疆甜瓜产区埃及列当危害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石河子市区大花金鸡菊白粉病病原鉴定及发病规律
    海艳, 李妍, 方治豪, 王凯涛, 任毓忠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56 (11): 2072-2078.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9.11.013
    摘要857)      PDF (1355KB)(730)   
    目的】 研究新疆石河子地区大花金鸡菊白粉病的病原种类,逐步摸清其发病规律。【方法】 采用显微形态观察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病原进行鉴定,并系统调查病害的季节流行动态。【结果】 金鸡菊白粉病菌分生孢子大小为24.4~34.2 μm×14.6~22.0 μm,以2~4个分生孢子串生在分生孢子梗上,闭囊壳球形,直径平均为115.1 μm,闭囊壳内单子囊,子囊椭圆形、无色且有柄,大小为68.3~131.7 μm×56.1~80.5 μm,子囊内8个子囊孢子,大小为14.6~26.8 μm×12.2~21.7 μm,附属丝菌丝状。根据病原菌的rDNA-ITS序列(563 bp)建立发育树,其与Podosphaera fusca (登录号KM225763、 JX546297、 KR049083和 MF476989)聚在1个进化支上,且序列同源性99.0%以上。【结论】 棕丝单囊壳(Podosphaera fusca)为石河子市区大花金鸡菊白粉病的病原菌,且该病害在石河子地区4月中上旬始发,6月中下旬达到发病高峰期,7月初开始进入衰退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番茄基因组研究进展
    唐亚萍, 李宁, 王娟, 王柏柯, 杨生保, 郭斌, 杨涛, 郭春苗, 马凯, 刘君, 王欢, 余庆辉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56 (2): 197-20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9.02.001
    摘要431)      PDF (1144KB)(718)   
    【目的】综述国内外相关高质量番茄基因组研究进展,比较与分析第一、二、三代测序技术的研究成果,为番茄重要性状功能基因的挖掘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查阅国内外相关官网、文献资料和现有研究前沿技术,整理汇总并进行对比,分析番茄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进展。【结果】栽培番茄S. lycopersicum Heinz 1706基因组利用一代和二代测序技术8年完成测序和组装。3个野生番茄基因组采用二代测序技术3年完成,三代测序技术缩短了测序时间,并且在二代测序技术的基础上提高了基因组的质量,提供了完整性高达96.46%的野生番茄品种潘那利的参考基因组。【结论】测序技术推动了番茄基因组研究,三代测序技术与一、二代技术相比,在测序速度、基因序列读长和准确性方面显著提高,也使基因组组装更加精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不同年龄新疆柯尔克孜羊宰后骨骼肌肉品质测试分析
    师帅;巴吐尔·阿不力克木;高维明;周卫东;王文琦
      
    摘要211)      PDF (1094KB)(705)   
    [目的]研究柯尔克孜羊的肉品质特性和影响因素,为柯尔克孜羊种质资源保护,为合理开发柯尔克孜羊和组织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柯尔克孜羊为研究对象,研究相同圈养条件下,柯尔克孜羊7个月龄和20个月龄公羊和母羊骨骼肌常规营养成分、理化指标、矿物元素含量、氨基酸含量等成分的含量.[结果]不同年龄对新疆柯尔克孜羊骨骼肌中粗脂肪、粗灰分、粗蛋白、羊肉嫩度、铁、锌、钙、镁、铜等矿物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和氨基酸总量等营养成分含量有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的影响(P<0.01).[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柯尔克孜羊骨骼肌蛋白、脂肪、无机物、锌、钙、镁、铜等矿物元素、氨基酸种类和数量越丰富,而嫩度却降低,屠宰2 h后羊肉中pH值维持在5.58~5.83.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建立矮膜苞芹HPLC指纹图谱
    胡江兰, 朱金芳, 帕尔哈提·多力坤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56 (2): 308-31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9.02.012
    摘要319)      PDF (1522KB)(687)   
    【目的】建立矮膜苞芹药材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为矮膜苞芹药材的质量控制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WondaCract ODS-2 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 0.1% 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3 nm。测定10批药材的指纹图谱,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和统计软件中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标定出共有色谱峰13个,10批药材中有7批指纹图谱的相似度 >0.9。【结论】建立了矮膜苞芹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田聪华, 韩笑, 苗红萍, 徐忠, 田立文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56 (3): 580-588.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9.03.022
    摘要627)      PDF (1320KB)(671)   
    目的 研究针对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现状,构建指标体系,对其发展进行评价,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推进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措施。方法 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运用德尔菲法,聘请相关专家对评价指标进行打分,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即将步入成长阶段,发展的薄弱环节主要在农民组织化程度,农业的多功能性的拓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农业科技投入,转移劳动力和农村公共资源短缺等方面。结论 新疆已经具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以科技为引领,以融合程度高、带动性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新疆长绒棉育种现状、趋势及研究进展
    阿里甫·艾尔西, 朱家辉, 李进, 王为然, 宁新民, 刘志清, 孔杰
    新疆农业科学    2020, 57 (3): 393-40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0.03.001
    摘要835)      PDF (1336KB)(666)   
    【目的】分析新疆自1953年引种长绒棉成功以来育成品种的现状、分布和趋势,以及新品种对新疆长绒棉生产的影响等;总结新疆长绒棉育成品种现状,提出相应对策,为新疆长绒棉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2013~2018年,以不同时期新疆培育的79个长绒棉品种为材料,进行田间多点试验;收集、汇总与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并对比分析。【结果】66年来,新疆育成了74个综合性状优良的长绒棉新品种,保障了新疆长绒棉的生产需要;主栽品种有军海1号等10个,与引种初期长绒棉品种相比,主栽品种普遍较引进品种经济性状显著提升,助推了新疆长绒棉产业的发展;新疆长绒棉品种改良经分了引种试种-驯化-选择生产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过程。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育成品种质量迅速提升,如军海1号和新海10号等;育种平台不断完善,为长绒棉新品种研发提供了保障。66年来新疆农科院经作所、兵团第一师农科所、巴州农科所3个单位共育成了新疆超过84%的长绒棉品种数量,是长绒棉育种育种研究的优棉团队;虽然新疆长绒棉育种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品种株型、品种类型单一、丰产稳产品种缺乏、适应性亟待改善、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开发尚落后等问题。【结论】应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紧紧围绕产业发展新情况,设定育种目标,提高品种丰产稳产性,加强病、虫、逆等保障性状的改良,促进实现育种整体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生物炭的施入对玉米生物量和磷养分吸收的影响
    葛春辉, 张云舒, 唐光木, 徐万里, 姚红宇
    新疆农业科学    2020, 57 (3): 442-449.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0.03.007
    摘要358)      PDF (1847KB)(629)   
    【目的】研究生物炭的施入对玉米生长及植株不同部分磷吸收的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玉米为供试作物,通过施用不同量的生物炭,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生物炭对玉米生长和磷吸收的影响。【结果】在不施氮肥的条件下,生物炭对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具有抑制作用,但提高植株磷吸收总量;在施氮条件下,生物炭能明显增加玉米的生物量(P<0.05),显著提高茎秆、叶片、籽粒磷吸收总量(P<0.05),明显降低根部磷吸收总量(P<0.05);随着炭施入量的增加,单株磷吸收量明显增加(P<0.05);生物炭处理能明显提高磷肥利用效率(P<0.05),利用效率变幅为20.73%~24.66%,相对于不施炭增幅达7.99%~30.76%。【结论】生物炭与氮肥、磷肥配施能够促进玉米生长,提升磷肥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水肥一体化研究进展
    马富裕,刘扬,崔静,樊华,芦阳,李明仁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56 (1): 183-19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9.01.022
    摘要921)      PDF (1214KB)(607)   
    【目的】 施肥技术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评述,通过减少施肥,减少养分淋失,提高水肥利用率,提高磷、钾等固定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率。【方法】 顾近50年来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提高水分和肥料利用率、有利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等诸多优点,不仅能大幅降低肥料用量,减少养分如氮素的淋失损失,增强磷、钾等元素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提高其利用效率,而且还对土壤理化性质有较好的改良作用,保持土壤疏松状态,提高土壤孔隙度,不破坏土壤团粒结构,保持良好的通气性能,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发育。水溶肥发展处于非常活跃时期,水溶肥开发趋向于高溶解度、高含量、液态化、全营养的方向发展。综述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对化肥减施增效具有重要意义。【结果】 当前,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面临问题:(1)缺乏根据土壤肥力、作物种类、生长时段等为依据个性化订制肥料的发展;(2)水溶肥理化性状与作物种植技术、水肥一体化设施不匹配;(3)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的广度与深度不够。对水肥一体化技术未来发展的展望:应该充分利用水肥一体化装备的便利条件,加强作物营养管理的科学运筹,加强磷钾肥以追施方式施用技术发展,大力推广加注式比例式施肥技术,以提高施肥的精确性。【结论】 加强科学运筹作物营养管理,实施作物生长期动态调控营养管理,推广磷肥以追施的方式施用,使用智能变量施肥管理系统,通过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显著降低化肥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油菜抗旱性产量指标及品种筛选
    殷婷, 余青兰, 赵志刚
    新疆农业科学    2020, 57 (3): 450-463.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0.03.008
    摘要321)      PDF (1188KB)(604)   
    【目的】筛选出油菜品种抗旱性产量指标和抗旱性较强的油菜品种,为选育抗旱油菜品种奠定基础。【方法】在旱棚鉴定条件下,比较25个油菜品种(系)的各农艺性状,分析各材料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分析供试材料的抗旱鉴定产量指标(抗旱系数、干旱敏感指数、抗旱指数、抗旱指数修订式);选取适宜的抗旱鉴定产量指标,在供试材料中筛选抗旱性较强的油菜品种。【结果】25份供试材料油菜品种在干旱胁迫下,其株高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各材料间差异较大,具有代表性。抗旱性鉴定产量指标中,抗旱系数和干旱敏感指数可用于评价品种稳产性,但不能反映品种旱地的产量;抗旱指数在考察品种产量稳定性的同时,兼顾了品种旱地产量,并与同组旱地平均产量相比较,更适合用于油菜品种抗旱性鉴定产量指标;抗旱指数修订式利用了对照品种的产量,与抗旱指数所反映的供试油菜品种的抗旱能力大小趋势相同,兼顾供试品种在旱地和水地的绝对产量和抗旱系数,评价供试品种的丰产性和抗旱性。抗旱指数和抗旱指数修订式适合于油菜品种的综合抗旱性鉴定。【结论】3类供试材料中根据各品种抗旱指数、抗旱指数修订式及2种生境(旱区和水区)于对照品种比较共筛选出青杂12号、青杂11号、大辣芥、姚328-331和大黄油菜5个抗旱品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ISSN 1001-4330 CN 65-1097/S
邮发代号:58-18
国外代号:BM3342
主管:新疆农业科学院
主办: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出版单位:《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地址: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新疆农业科学院
邮编:830091
电话:0991-4502046
E-mail:xjnykx-h@xaas.ac.cn


版权所有 © 《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总访问量:3599 今日访问:21 在线人数:0
网站
微信公众号
淘宝购买
微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