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8年, 第55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8-12-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一氧化氮对低温贮藏桃果实线粒体氧化损伤的影响
    胡珊, 叶志恒, 冯建荣, 朱树华
    2018, 55(12): 2157-2165.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8.12.001
    摘要 ( )   PDF(2412KB) ( )  
    【目的】分析一氧化氮(NO)对冷藏过程中桃果实线粒体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分别用15 μmol/L NO、5 μmol/L c-PTIO (NO清除剂)、对照(去离子水)浸泡30 min处理桃果实。测定0℃下桃果实的线粒体完整性、活性氧含量、抗氧化酶的活性及相关品质指标。【结果】在桃果实低温冷藏过程中,NO处理可以维持桃果实硬度、色差L值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线粒体耗氧量和减少活性氧的积累,调节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线粒体膜电势,线粒体细胞色素C含量以及线粒体抗氧化酶活性。【结论】NO通过减少线粒体氧化损伤,维持线粒体的完整性,延长桃果实的贮藏期。
    不同干燥方法对无核白鸡心葡萄干色泽及次生代谢物质变化的影响
    谢辉, 张雯, 王敏, 韩守安, 钟海霞, 曹雨欣, 潘明启, 陆胜祖
    2018, 55(12): 2166-2174.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8.12.002
    摘要 ( )   PDF(1251KB) ( )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工艺对葡萄干颜色及次生代谢物质的影响,为传统干燥工艺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晒干和晾干两种制干方式,测定含水量、色差值、水分活度、总酚含量、总黄酮,分析颜色、酚类、酮类及香气物质。【结果】晒干方式干燥速率显著晾干方式,晾干方式葡萄果实内水分活度变化晒干方式,有利于形成绿色葡萄干;晒干、晾干方式葡萄干中总黄酮、多酚类物质含量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晾干葡萄干总黄酮、多酚类物质高于晒干葡萄干。制干过程中香气种类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采用晾干方式制干,干燥速率、水分活度变化均低于晒干方式,能较好的保存葡萄果实内的香气成分、总黄酮和多酚物质。
    NaCl处理对酸枣幼苗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涂文文, 鲁晓燕, 王晓丽, 白茹
    2018, 55(12): 2175-2187.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8.12.003
    摘要 ( )   PDF(2736KB) ( )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酸枣幼苗叶和根系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NaCl浓度处理及不同时间下,酸枣幼苗叶、根中脱落酸、生长素、赤霉素、玉米素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与0 mmol/L NaCl处理相比,处理时间相同时,酸枣幼苗叶和根在50、100、150、200 mmol/L NaCl处理下ABA含量显著增加,IAA、ZT、GA3的含量、IAA/ABA、GA3/ABA的比值整体显著下降。与处理0 h相比,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酸枣叶,根的ABA含量显著升高,IAA/ABA、GA3/ABA的比值均显著降低;100 mmol/L NaCl处理下,酸枣叶和根的GA3、IAA、ZT含量显著下降。【结论】NaCl处理下,处理时间相同时,酸枣幼苗通过增加叶和根ABA含量,降低叶和根IAA、ZT、GA3含量、IAA/ABA和GA3/ABA的比值适应盐胁迫。
    库尔勒香梨粗皮果果实不同部位矿质元素含量动态变化
    夏热帕提·艾则孜, 覃伟明, 努尔麦麦提·艾麦提, 艾力江·麦麦提, 齐曼·尤努斯
    2018, 55(12): 2188-2195.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8.12.004
    摘要 ( )   PDF(12785KB) ( )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果实生长发育期果皮、果肉和果核内矿质元素含量变化,分析其对粗皮果果实不同部位矿质元素供需关系的影响。【方法】从5月30日开始每隔20 d对粗皮果园的香梨树喷施钙复合试剂以及对各试验设计的果实进行采样一次,共喷4次,测定果实不同部位氮、磷、钾、钙、镁的含量。【结果】膨大期到成熟期,宿萼、脱萼粗皮果的果皮、果肉和果核钙含量显著低于宿萼、脱萼正常果,而氮、磷、钾含量显著高于宿萼、脱萼正常果;在成熟期宿萼、脱萼粗皮果的果皮、果肉和果核镁含量显著低于宿萼、脱萼正常果,而在膨大期差异不显著。无论是粗皮果、正常果或钙处理果,膨大期到成熟期钙元素积累高低顺序依次为:果皮>果核>果肉;氮元素积累高低顺序依次为:果核>果皮>果肉;膨大期果肉磷含量比果皮和果核高,成熟期果核磷含量比果皮和果肉高;钾和镁元素在果实不同部位内没有规律性变化。【结论】粗皮果的形成与粗皮果果皮、果肉和果核内氮、磷、钾含量过高造成果实缺钙有关,而与粗皮果果实不同部位钙、氮和磷元素的分配不均无关。
    花期增温对香梨幼果期果实同化物积累及坐果率和萼片脱落的影响
    努尔麦麦提·艾麦提, 覃伟明, 夏热帕提·艾则孜, 艾力江·麦麦提, 李允, 齐曼·尤努斯
    2018, 55(12): 2196-220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8.12.005
    摘要 ( )   PDF(1188KB) ( )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花期温度变化对香梨果实脱萼率和坐果率的影响及其与同化物积累的关系,确定花期温度变化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发育的影响机制。【方法】以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在初花期和盛花期进行增温处理,测定在坐果始期、萼片离层形成期与萼片脱落期的果实同化物含量的变化并观察梨果实脱萼率和坐果率。【结果】与对照相比,香梨不同花期增温处理均能降低脱萼率,盛花期增温处理的脱萼率差异极显著,降低了2.29倍;各处理组间坐果率差异均不显著。在坐果始期,盛花期增温处理后果实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显著增加,相比对照分别高1.86和2.79倍,但初花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萼片离层形成期未形成离层果实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均高于离层形成果。在萼片脱落期,各处理宿萼果果糖和淀粉含量均高与脱萼果。【结论】初花期增温处理对萼片脱落率和坐果始期果实同化物积累没有显著影响;盛花期增温处理促进坐果始期果实同化物积累,进而抑制萼片的脱落。
    不同施肥量对枸杞生长、产量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张彦红, 魏彦宏, 郑国保, 王新勇, 刘国宏, 张源沛, 李苗
    2018, 55(12): 2203-2211.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8.12.006
    摘要 ( )   PDF(1189KB) ( )  
    【目的】滴灌条件下研究不同施肥量对枸杞生长、叶绿素、果实产量和果实外观品质等的影响,为南疆地区枸杞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4年生宁杞1号枸杞为试验材料,共设5个处理,重复3次,设置不施肥(对照)、低肥、中肥、高肥和常规习惯施肥5个施肥水平,分别记为CK、F1、F2、F3和F4,各处理施肥量按照施肥量的30%、40%和30%分别在营养生长期、开花结果期和秋果期三个时期施肥,分析不同施肥量对土壤养分状况、植株净生长量、干鲜果产量、叶绿素含量和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土壤表层养分累积增加,pH值呈下降趋势,总盐含量影响呈增加的趋势;施肥量的增加显著增加结果枝数、抽新枝数和最长新枝的数量;施肥量对产量影响显著,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F3>F2>F4>F1>CK;SPDA值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但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SPDA值总体呈下降趋势;施肥量增加粒度、纵径和百粒重等呈增加趋势。【结论】在滴灌条件下,67.5 kg/667 m2(N∶P2O5∶K2O=1∶0.75∶0.5)的施肥量可促进枸杞植株生长,提高果实产量和外观品质,是适宜于枸杞生长的施肥量。
    不同灌水量对干旱区枸杞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郑国保, 张彦红, 张源沛, 李苗, 魏彦宏
    2018, 55(12): 2212-2219.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8.12.007
    摘要 ( )   PDF(1394KB) ( )  
    【目的】利用非称重式蒸渗仪,研究不同灌水量对枸杞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为干旱区枸杞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宁杞1号枸杞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灌水量灌溉试验,试验共设4个处理,以习惯灌水量为对照,其他处理灌水量为对照的2/3、1/2、1/4, 分别记为 L1、L2、L3、L4,重复3次。分析灌水量对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增加灌水量,枸杞各生长阶段的耗水量增加,各处理不同生长阶段的耗水量均以对照最大;灌水量对枸杞果形指数和枸杞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不显著;随着灌水量的减少,枸杞受水分胁迫的程度加剧,果实横径、枸杞总黄酮含量和枸杞多糖含量呈下降的趋势,蒸腾蒸发量逐渐降低,产量显著减少;与对照相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各处理均表现为减产,降幅依次为11.31%(L2)、43.07%(L3)、45.69%(L4)。【结论】在生产中,453.30 m3/667 m2的灌水量为枸杞适宜的灌水量。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干制哈密大枣纹理分级
    罗秀芝, 马本学, 李小霞, 胡洋洋, 王文霞, 雷声渊
    2018, 55(12): 2220-2227.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8.12.008
    摘要 ( )   PDF(1741KB) ( )  
    【目的】研究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干制哈密大枣纹理分级的方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解决干制哈密大枣的纹理分类问题。【方法】将大小统一的彩色图片输入网络,卷积核自动提取其纹理特征,进行分类。【结果】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7.7%。【结论】与常用的灰度共生矩阵提取干制哈密大枣纹理特征(最大概率,相关性,对比度、能量、同质性和熵),再用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准确率相比的方法,避免了复杂纹理提取和图片预处理的过程,在测试时间相近的情况下识别率更高。
    滴灌条件下棉花对土壤盐分及离子运移的影响
    祁通, 张玉玲, 徐菲, 黄建, 王新勇, 马雪琴
    2018, 55(12): 2228-2235.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8.12.009
    摘要 ( )   PDF(1150KB) ( )  
    【目的】研究棉花对盐分及离子的运移的作用关系,分析滴灌棉田盐分的运移规律和影响机制。【方法】通过田间微区试验,对小区内盐渍化土壤进行混匀,设置种植棉花与未种植棉花试验处理,研究棉田土壤盐分离子的运移特征。【结果】灌溉使得0~40 cm土层土壤盐分、阴、阳离子含量明显下降,在40~60 cm土层浓度增加形成离子聚集区。棉花种植过程对0~30 cm土层土壤总盐分、阴阳离子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较为显著是10~20 cm土层的总盐分、Cl-和SO42-离子的含量,减缓了其运移过程,对其他离子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对土壤pH值影响不大。【结论】棉花种植过程显著影响土壤10~20 cm土层的总盐分、Cl-和SO42-离子向下运移过程。
    冬、春小麦冬前播种对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
    薛丽华, 赛力汗·赛, 曾朝武, 张永强, 陈传信, 陈兴武, 雷钧杰
    2018, 55(12): 2236-2241.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8.12.010
    摘要 ( )   PDF(1137KB) ( )  
    【目的】研究冬、春小麦冬前播种对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为北疆晚熟作物倒茬高产栽培技术提供指导。【方法】以冬小麦新冬41号、春小麦新春29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冬、春小麦冬前播种(10月25日和11月5日较适宜播期晚25~30 d左右)对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冬前播种的冬小麦与春小麦生育期相差2~5 d,10月25日播种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高于春小麦,而11月5日播种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小于春小麦。冬小麦越晚播越不利于干物质的积累,而冬前播种的春小麦(10月25日以后播种)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不大。【结论】11月5日后播种的春小麦(5 483.6 kg/hm2)的产量高于冬小麦(4 562.7 kg/hm2),临冬前(11月5日)播种的春小麦比冬小麦更利于高产。
    不同施钙方式对花生部分经济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影响
    于伯成, 肖英, 陈江青, 宋征海, 王桥江, 宋新堂, 张智猛
    2018, 55(12): 2242-225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8.12.011
    摘要 ( )   PDF(1118KB) ( )  
    【目的】比较钙肥不同施肥方式,研究新疆花生钙肥的施用效果,筛选相对较好的施肥方式。【方法】试验设不施用钙肥、叶面喷钙肥、花生结实层以下和结实层内滴灌施入钙肥4个处理,分析花生部分经济性状与单株产量影响因素。【结果】在7月底到8月底一个月的时间内,分3次在新疆相应耕地上施用适量的硝酸钙肥料,可以有效增加花生的单株双仁果数、单株双仁果重,百仁重量和单株总果重,花生产量的显著提高。在滴灌条件下,肥料在滴灌结束前10 min施用完毕,以便施入的钙肥能够处于土壤的上层,即花生结实层,施肥效果较好。【结论】合理施用钙肥,可以显著提高花生单株双仁果数、单株双仁果重和百仁重量。结实层施用钙肥,花生单株总果重最高。在新疆相应耕地上施用适量的硝酸钙肥料,显著提高花生产量。钙肥施于土壤中花生的结实层,才能够充分发挥施肥效果。结实层施用钙肥时,经济性状与单株总果重间相关性及因子结构相对更为合理,有利于花生实现高产。
    秸秆还田对干旱区滴灌玉米生产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孟超然, 白如霄, 杨鹏辉, 张皓禹, 危常州
    2018, 55(12): 2251-226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8.12.012
    摘要 ( )   PDF(1379KB) ( )  
    【目的】研究新疆北疆干旱区长期连作滴灌玉米不同秸秆还田量对玉米生产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该地区玉米秸秆高效还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还田量为18、9、0 t/hm2的秸秆还田3个处理,利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Biolog-Eco),研究干旱区滴灌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对玉米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秸秆还田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程度,增加土壤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群落物种的均匀度;秸秆还田造成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碳水化合物类、多聚物类、氨基酸类碳源的利用程度上;秸秆还田可在生育期的中后期显著增加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玉米秸秆还田量为18和9 t/hm2较秸秆不还田分别增产13.56%和5.48%;与秸秆不还田相比18 t/hm2秸秆还田可显著增加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分别增加0.43%和0.39%。【结论】秸秆还田可改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提高玉米产量、品质。
    改良剂与水分对荒漠锦鸡儿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蒋雪莲, 黄俊华, 阮啸, 王严严
    2018, 55(12): 2261-227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8.12.013
    摘要 ( )   PDF(1080KB) ( )  
    【目的】研究适宜荒漠锦鸡儿幼苗在盐碱地中生长的改良,加快荒漠锦鸡儿在新疆盐旱逆境下的推广应用。【方法】以两年生荒漠锦鸡儿幼苗为材料,采用水分与改良剂正交设计进行大田试验,研究盐碱地中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和3种改良剂对荒漠锦鸡儿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经改良剂和水分处理后的荒漠锦鸡儿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总体较对照好。在偏干旱(180.3 mm)环境下,施加以腐殖酸、水溶性有机酸为主要成分的改良剂效果最好,高于其对照的株高增长量(2.46 cm)、地径增长量(0.53 cm)主根长(12.63 cm)及生物量的增长,能显著提高幼苗抗氧化系统酶的活性,减少丙二醛的积累(46.3%)。【结论】施用以腐殖酸、水溶性有机酸为主要成分类改良剂可以有效促进幼苗生长,可应用于荒漠锦鸡儿在干旱盐碱区的苗木管理。
    新疆于田县农田土壤重(类)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孙英, 周金龙, 曾妍妍, 陈云飞, 王松涛, 杜江岩
    2018, 55(12): 2271-2278.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8.12.014
    摘要 ( )   PDF(1164KB) ( )  
    【目的】基于新疆于田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分析8种重(类)金属(Cd、Hg、As、Pb、Cr、Cu、Ni和Zn)元素的含量特征,为该区农田土壤重(类)金属污染防治和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最新试行的《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土壤重(类)金属污染评价,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中可能存在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定量评价。【结果】于田县484组农田土壤中,有3个取样点超过风险筛选值,无超风险管制值取样点;土壤中除Cd、Cr和Hg元素外,其余重(类)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低于新疆土壤背景值。【结论】土壤中除As元素外,其余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0,只有As元素在研究区土壤中存在富集现象,土壤可能受到人为污染;内梅罗综合指数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处于安全状态,轻污染和警戒状态分别占0.2%和0.4%;土壤中重(类)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都较低,取样点均属于轻微生态风险。
    基于数字图像的棉田复杂背景下棉蚜统计方法
    顾佳敏, 王佩玲, 刘阳天, 高攀, 郭文超
    2018, 55(12): 2279-2287.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8.12.015
    摘要 ( )   PDF(20917KB) ( )  
    【目的】实现棉田复杂背景下棉蚜快速准确计数,提出一种先彩色分割,后自适应构元素及阈值的棉蚜计数方法。【方法】该方法基于大量棉蚜图像RGB数据进行K-means聚类建模,利用结构元素完成腐蚀去噪,针对黏连区域像素个数进行求模运算。【结果】根据图像颜色特征将噪音分为13类,蚜虫分为7类,得到其RGB值后再次分类,并分析数据建立模型实现蚜虫和噪音的彩色分割;根据统计学原理建立结构元素,对不同噪音的图像自动选择最优结构元素进行腐蚀去噪;计算黏连区域像素个数与单头蚜虫期望大小像素个数的模,实现黏连区域蚜虫计数。【结论】基于结构元素的棉蚜计数方法能有效的对棉田复杂背景下棉蚜快速准确计数,计数平均准确率为86.47%,在图像处理过程中极大降低了算法对阈值的依赖性,有效地解决了棉蚜图像黏连分割的问题,完成基于数字图像的复杂背景下棉蚜计数。
    棉田复杂背景下棉花叶片分割方法
    高攀, 钱宇珊, 王佩玲, 吕 新
    2018, 55(12): 2288-2295.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8.12.016
    摘要 ( )   PDF(1886KB) ( )  
    【目的】解决棉田复杂背景下棉花叶部病害快速识别问题,为提出一种快速提取棉花植株和分割棉花叶片的方法。【方法】通过棉花植株的RGB颜色特征将植株与土壤进行分离,结合形态学处理技术和彩色分割方法,将植株的茎秆去除,保留棉花叶片部分;分别使用广度搜索分割算法、分水岭分割算法和轮廓搜索分割算法,对棉花叶片图像进行分割提取。【结果】基于广度搜索的分割算法将叶片轮廓搜索出来与原图融合分离出叶片,该算法对于图像结构简单的情况分割效果较好,通过对应的drawContours函数将每个轮廓画出,再与原图定位,将叶片的完整信息也轮廓结合,实现叶片的分离。【结论】基于距离变换的分水岭分割算法存在过分割问题,基于广度搜索分割算法与边缘检测结合对于叶片结构清楚图像分割效果显著,与轮廓搜索算法相比,后者的适用性更广,提取的轮廓层次结构也清楚,分割效果最佳。
    新疆移栽稻田杂草不同防除方式药效评价
    高海峰, 文孝荣, 陈利, 白微微, 唐福森, 康民泰, 马继元, 李广阔
    2018, 55(12): 2296-2304.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8.12.017
    摘要 ( )   PDF(1061KB) ( )  
    【目的】通过水稻移栽前土壤封闭处理和移栽后茎叶喷雾处理,筛选对移栽稻田杂草具有较好防效的除草剂,为安全高效应用除草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定点取样调查各处理小区的杂草株数、鲜重,评价供试药剂对杂草防除效果及对移栽水稻安全性。【结果】40%五氟·丁草胺悬浮剂750 g a.i./hm2+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67.50 g a.i./hm2、500 g/L丙草胺乳油525 g a.i./hm2+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67.50 g a.i./hm2和60%丁草胺乳油1 260 g a.i./hm2+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67.50 g a.i./hm2在水稻移栽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20 d后施用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30 g a.i./hm2+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45 g a.i./hm2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对移栽稻田一年生杂草的株防效均在89%以上,鲜重防效在97%以上。仅施用3%氯氟吡啶酯乳油36 g a.i./hm2进行茎叶喷雾处理,药后45 d对稗草和空心莲子草的防效达到100%,对移栽稻田一年生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1%以上。【结论】针对稻田扁秆藨草、稗草和空心莲子草危害为主的田块,可选用500 g/L丙草胺乳油或40%五氟·丁草胺悬浮剂或60%丁草胺乳油与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混配进行土壤处理,且20 d后选用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进行茎叶喷雾处理。若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的田块,针对稗草和空心莲子草危害为主的田块,可选用3%氯氟吡啶酯乳油进行茎叶喷雾防除。
    绢蒿荒漠草地两种主要植物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分析
    范燕敏, 武红旗, 侯艳娜, 艾科拜尔·安外尔, 古丽包斯旦·艾尔肯
    2018, 55(12): 2305-2311.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8.12.018
    摘要 ( )   PDF(1049KB) ( )  
    【目的】研究退化伊犁绢蒿荒漠草地恢复后,主要植物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为干旱区草地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该草地的建群种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和伴生种木地肤(Kochia prostrata)为对象,分析两种植物的C、N、P、K含量及计量比以及放牧和封育条件下,两种植物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两种植物的养分利用策略以及封育对两种植物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伊犁绢蒿的P(0.82 g/kg)极显著高于木地肤的P(0.58 g/kg),伊犁绢蒿的N(15.11 g/kg)、K(13.06 g/kg)含量和N/P(22.46)极显著低于木地肤的N(25.14 g/kg)、K(21.17 g/kg)含量和N/P(43.75)。封育改善了荒漠草地植物的生长环境,但与放牧相比,伊犁绢蒿与木地肤的C、N、P、K含量及元素计量比变化不显著。【结论】伊犁绢蒿与木地肤的养分利用策略不同,伊犁绢蒿以吸收利用P为主,木地肤以吸收利用N和K为主,伊犁绢蒿的生长率高于木地肤。封育对荒漠草地两种植物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影响不显著。
    新疆巴什拜羊双羔生长发育测定
    张振良, 梁小鹏, 阿曼开迪·莫哈麦提汗, 姚力丹, 包敖敦格日乐, 决肯·阿尼瓦什
    2018, 55(12): 2312-2319.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8.12.019
    摘要 ( )   PDF(1339KB) ( )  
    【目的】分析自然放牧条件下的巴什拜羊双羔生长发育规律,了解羔羊肉型巴什拜羊双羔的生长发育规律,为推广饲养巴什拜羊双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在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牧区进行,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出生时间相差24 h以内的巴什拜羊双羔30对,每30 d进行体重体尺的测量和记录,将所得数据输入Excel表中进行整理,并用SPSS 19.0软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公母羔羊初生时的平均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到90 d时,公母羔羊的平均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巴什拜羊双羔从初生到90 d性别对体重增长影响不大;巴什拜羊双羔90 d平均体重占周岁羊标准体重的三分之一,从初生到90 d公母羔羊平均日增重为公羔206 g/d,母羔186 g/d,巴什拜羊双羔具有生长发育快的特点;从初生到90 d巴什拜羊双羔生长强度为公羔85.75%~35.38%、母羔76.38%~34.69%,比同日龄巴什拜羊单羔和也木勒白羊单羔的生长强度要高且下降趋势缓慢。【结论】巴什拜羊双羔在初生至90 d性别对平均体重的增长影响不大,并且具有生长发育快、生长强度高等特点。在饲养巴什拜羊双羔时,选择牧草丰富的草场或给予一定量的补饲,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生长发育的潜力。
    基于HP滤波法的新疆枣果价格波动特征
    刘妮雅, 王慧军
    2018, 55(12): 2320-233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8.12.020
    摘要 ( )   PDF(1659KB) ( )  
    【目的】研究新疆枣价的波动特征和规律,为调节价格波动幅度、促进枣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分析新疆枣果市场价格的波动趋势、规律和特点。【结果】2010年4月~2017年5月间,新疆枣价整体呈现下跌趋势,平均月增长率为-1.06%。2012年,新疆枣价下跌,此后枣价呈阶梯状缓慢下降趋势;新疆枣价在每年11~12月处于最高值,在次年4~6月处于最低值;枣价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波动频率从2年左右逐渐缩短为1年半,波幅从36.16%降至6.01%,波动峰值逐渐下降。【结论】新疆枣果市场价格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季节性变动对价格波动影响明显,价格波动呈现V字型季节变化特征;价格周期性变化特征明显,价格波动幅度逐渐减小、波动频率加快,价格小幅起伏更加频繁。
    基于DEA-TOBIT模型的科研主体分析科研创新投入产出效率
    任红松, 陈宝峰, 赵龙, 艾合买提·买买提, 吴久赟
    2018, 55(12): 2331-234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8.12.021
    摘要 ( )   PDF(1132KB) ( )  
    【目的】研究科研主体对科研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方法】相关文献及问卷调查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对比分析,采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对每一个样本创新投入产出的效率进行分析,使用科研素养的相关变量对其进行研究。【结果】在178个单元中,只有4个决策单元达到综合效率最优。科研素养整体水平对科研主体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以及科研素养中科研修养、个人能力、思维风格和科研基础对科研主体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上,科研修养和个人能力在1%的显著水平上影响科研投入产出的纯技术效率,而科研基础则在5%的显著水平上影响科研投入产出的纯技术效率,但是思维风格没有显著影响。【结论】科研主体对其创新产出的效率产生正向的影响。科研主体的科研素养只对科研投入产出的纯技术效率产生影响,科研素养中的科研修养、个人能力和科研基础对纯技术效率产生影响。
    塔里木河流域红柳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郑晓英, 赵向豪, 陈彤
    2018, 55(12): 2343-235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8.12.022
    摘要 ( )   PDF(1060KB) ( )  
    【目的】开展塔里木河流域红柳生态旅游开发潜力的评价,为红柳生态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莎车县为实证区域,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红柳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结果】莎车县红柳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值为75.53,对应的潜力等级为Ⅳ级,表明开发潜力水平较高,适宜开发红柳生态旅游。红柳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地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对红柳生态旅游开发潜力的贡献度较大,分别为32.72%、27.63%和21.52%,并成为红柳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支撑条件;而红柳旅游开发前景和旅游地社会经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红柳生态旅游开发。【结论】加强红柳的生态化、资源化与商品化利用;设置生态扶贫与旅游扶贫专项资金;打造红柳文化游精品路线;分层次、多渠道加大红柳生态旅游宣传。

ISSN 1001-4330 CN 65-1097/S
邮发代号:58-18
国外代号:BM3342
主管:新疆农业科学院
主办: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出版单位:《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地址: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新疆农业科学院
邮编:830091
电话:0991-4502046
E-mail:xjnykx-h@xaas.ac.cn


版权所有 © 《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网站
微信公众号
淘宝购买
微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