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识别新疆蝗蝻

• 论文 •    下一篇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识别新疆蝗蝻

赵玲;赵莉;李琴;任金龙   

  1. 绵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绵阳621000;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乌鲁木齐830052;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乌鲁木齐,830052
  • 收稿日期:2015-05-25 修回日期:2015-05-25 出版日期:2015-05-25 发布日期:2015-05-25

DNA Barcoding of Nymph Grasshoppers from Xinjiang

ZHAO Ling;ZHAO Li;LI Qin;REN Jin-long   

  • Received:2015-05-25 Revised:2015-05-25 Published:2015-05-25 Online:2015-05-25

摘要: [目的]分析DNA条形码技术用于鉴定新疆蝗蝻的可行性,同时对这些样本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利用目前广泛应用的DNA条形码识别技术,以新疆地区的蝗蝻为靶标扩增其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oxidase subunit Ⅰ gene,mtDNA COI)基因(658 bp),联合运用相似性方法(BLAST in NCBI and species identification tool at BOLD Systems v3)和NJ聚类分析对所获得的蝗蝻碱基序列进行物种鉴定,系统发育分析则采用ML建树法.[结果]研究表明所采集到的蝗蝻均能准确确定其分类地位;在系统发育分析中,如果按照国际通用OSF分类体系,Oedipodinae则为一单系群,而按夏氏分类体系,研究支持将原本属于斑翅蝗亚科的小车蝗属归为飞蝗亚科,有关的系统发育关系如下:(((飞蝗属+车蝗属)+小车蝗)+斑翅蝗属).然而,按夏氏分类体系,网翅蝗亚科未能形成一单系群,其下五属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为:(土库曼蝗属+((草地蝗属+异爪蝗属)(戟纹蝗属+米纹蝗属))).[结论]由此推断基于COI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及综合运用相似性方法和NJ聚类分析可以用于蝗蝻的快速准确鉴别,该方法在蝗虫早期防治过程的种类鉴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系统发育分析中,658 bp的COI序列虽能解决部分系统发育问题,然而,丰富的样本量及包含更多系统发育信息的基因片段或数据集则有助于提供更全面正确的系统发育关系.


ISSN 1001-4330 CN 65-1097/S
邮发代号:58-18
国外代号:BM3342
主管:新疆农业科学院
主办: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出版单位:《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地址: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新疆农业科学院
邮编:830091
电话:0991-4502046
E-mail:xjnykx-h@xaas.ac.cn


版权所有 © 《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总访问量:847416 今日访问:2199 在线人数:6
网站
微信公众号
淘宝购买
微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