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棉花高密度种植群体结构的研究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棉花高密度种植群体结构的研究

耿涛;戴路;许占伟   

  1. 阿克苏地区农业科技开发中心,新疆阿克苏,843000
  • 收稿日期:2003-05-25 修回日期:2003-05-25 出版日期:2003-05-25 发布日期:2003-05-25

The Structural Research of the Cotton Degree Planting Group of High Density

  • Received:2003-05-25 Revised:2003-05-25 Published:2003-05-25 Online:2003-05-25

摘要: 通过对棉花3种高密度种植模式与常规种植模式进行试验,研究不同密度棉花个体及群体营养生长、生殖生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个体生长发育减弱,而群体的生长发育则以株距加密(26.1×104株/hm2)的模式最强,表现群体结铃数多、产量最高.在产量构成中,棉株中下部铃占总产的85;以上,而棉株内围铃占总产的90;.认为在进行棉花高密度栽培生产时,应选用株型紧凑的Ⅰ、Ⅱ类分枝型品种,中等肥力田,采用株距加密(理论株数26.1×104株/hm2)的模式种植,促进中下部多结铃,实现更加理想的产量.


ISSN 1001-4330 CN 65-1097/S
邮发代号:58-18
国外代号:BM3342
主管:新疆农业科学院
主办: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出版单位:《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地址: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新疆农业科学院
邮编:830091
电话:0991-4502046
E-mail:xjnykx-h@xaas.ac.cn


版权所有 © 《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总访问量:585825 今日访问:2109 在线人数:8
网站
微信公众号
淘宝购买
微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