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豆科、禾本科两种牧草异行混播草地当年建植效果的研究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豆科、禾本科两种牧草异行混播草地当年建植效果的研究

张鲜花;朱进忠;穆肖芸;加娜尔古丽·穆沙;古伟蓉   

  1.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52
  • 收稿日期:2012-04-25 修回日期:2012-04-25 出版日期:2012-04-25 发布日期:2012-04-25

Study on the Planting Effect of the Mixed Grassland with Two Kinds of Leguminous and Gramineous Forages under the Different Sowing Patterns

ZHANG Xian-hua;ZHU Jin-zhong;MU Xiao-yun;Jianaerguli Musha;GU Wei-rong   

  • Received:2012-04-25 Revised:2012-04-25 Published:2012-04-25 Online:2012-04-25

摘要: [目的]通过不同混播比例、不同播种方式建植混播草地的研究,探索自然降水在500 mm以上的雨养地区,建植优质、高产、稳定与中长利用年限混播人工草地的技术途径.[方法]试验设鸭茅(Dactylisglomerata)与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无芒雀麦(Broumis inermis)与红豆草混播,混播比例为5∶5、4∶6、6∶4三种处理,各处理以1∶1行;2∶2行;3∶3行异行种植;在豆科牧草花期与禾本科牧草抽穗期,测定草地群落各种群组分的密度、高度与产草量,比较分析各处理的草地经济性状表现.[结果]在不同种植方式的处理中,1∶1行的种植方式,各项经济性状指标均优于其它种植方式;在不同混播比例处理中,红豆草与鸭茅混播,以6∶4混播比例的草群产量最高,在1∶1行处理中,平均可产干草1 276.8 g/m2;红豆草与无芒雀麦混播,6∶4与5∶5混播比例的草群产量最高,在1∶1行处理中,平均可产干草1 194.95和1 242.3 g/m2.[结论]试验区草地在建植的当年就表现出良好的长势与较高的生产性能,尤其是豆科牧草的产量大幅度增加,可极大地提升草地的质量.


ISSN 1001-4330 CN 65-1097/S
邮发代号:58-18
国外代号:BM3342
主管:新疆农业科学院
主办: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出版单位:《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地址: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新疆农业科学院
邮编:830091
电话:0991-4502046
E-mail:xjnykx-h@xaas.ac.cn


版权所有 © 《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总访问量:583266 今日访问:480 在线人数:5
网站
微信公众号
淘宝购买
微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