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棉花黄萎菌聚酮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棉花黄萎菌聚酮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王胜;高峰;黄家风   

  1. 新疆绿洲农业病虫害治理与植保资源利用自治区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 收稿日期:2013-09-25 修回日期:2013-09-25 出版日期:2013-09-25 发布日期:2013-09-25

Cloning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Polyketide Synthase Gene from Verticillium dahlae of Cotton

WANG Sheng;GAO Feng;HUANG Jia-feng   

  • Received:2013-09-25 Revised:2013-09-25 Published:2013-09-25 Online:2013-09-25

摘要: [目的]探索棉花黄萎菌黑色素合成途径中的相关基因.[方法]通过设计多对引物,对新疆棉花黄萎菌强致病力菌株V592进行了聚酮合成酶基因(PKS)的PCR、克隆和测序,并对所测序列进行基因结构及进化分析.[结果]获得真菌DHN黑色素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聚酮合成酶基因(PKS)的全序列,为6 742bp(登录号:KC422576).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其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 189个氨基酸;具有Ⅰ型聚酮合成酶基因(PKS I)的结构特征.以KS编码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关系树,结果表明产生相同多聚酮次生代谢物质的真菌具有相同的进化来源,V592与产生黑色素(melanin)的其他真菌处于相同的进化分支上,而产生其他次生代谢产物的真菌则分别形成不同的进化分支.[结论]PKS基因与棉花黄萎菌黑色素的产生有关.


ISSN 1001-4330 CN 65-1097/S
邮发代号:58-18
国外代号:BM3342
主管:新疆农业科学院
主办: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出版单位:《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地址: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新疆农业科学院
邮编:830091
电话:0991-4502046
E-mail:xjnykx-h@xaas.ac.cn


版权所有 © 《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总访问量:594408 今日访问:654 在线人数:27
网站
微信公众号
淘宝购买
微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