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7年, 第54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7-11-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火干扰烈度对喀纳斯针叶阔叶林主要植物种生态位的影响
    刘景, 潘存德, 余戈壁, 李贵华, 刘小菊, 崔倩, 杨玉萍
    2017, 54(11): 1961-1971.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1.001
    摘要 ( )   PDF(1149KB) ( )  
    【目的】分析不同火干扰烈度下喀纳斯针叶阔叶林主要植物种生态位变化特征,从生态位角度解释植物群落的火干扰演替机制,为喀纳斯泰加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保护与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度,定量分析喀纳斯针叶阔叶林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主要植物种在不同火干扰烈度下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变化。【结果】在不同火干扰烈度之间,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和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的生态位宽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疣枝桦(Betula pendula)、红果越橘(Vaccinium hirtum)和寄奴花(Cerastium pauciflorum)等9种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蓝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和多叶苔草(Carex polyphylla)等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在任一火干扰烈度与其他两种火干扰烈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森林群落乔木层主要植物种生态位重叠值在轻度火干扰烈度下最大,但与中度火干扰烈度之间的差别不大;森林群落灌木层和草本层主要植物种生态位重叠值则均是在中度火干扰烈度下最大。生态位重叠值>0.8的物种对在中度火干扰烈度下最多,轻度火干扰烈度下最少。【结论】不同的自然火干扰烈度通过制造资源环境的异质性,进而导致喀纳斯针叶阔叶林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发生变化,并受到植物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滴灌模式和种植密度对棉花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
    马卉, 牛玉萍, 夏军, 陈宗奎, 罗宏海
    2017, 54(11): 1972-198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1.002
    摘要 ( )   PDF(1944KB) ( )  
    【目的】研究不同滴灌模式下,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形成期叶片衰老及物质生产的调节作用,为调控滴灌棉花早衰和提高棉花产量提供依据。【方法】选用新陆早45号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滴灌(I1,600 mm)和有限滴灌(I2,450 mm),每种滴灌模式下设低密度(D1,12×104株/hm2)、中密度(D2,24×104株/hm2)和高密度(D3,36×104株/hm2),测定了棉花产量形成期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含量、保护性酶活性及干物质量的动态变化。【结果】与常规滴灌处理相比,有限滴灌处理棉花LAI降低了17.8%,但盛铃期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增加了8.4%、44.7%、12.9%;两处理间干物质累积量无明显差异。随种植密度增加,LAI、干物质累积量及盛铃期可溶性蛋白(Pr)、丙二醛(MDA)、叶绿素含量均呈逐渐增加趋势。相关分析表明,SOD与LAI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485**),LAI与生殖器官干重和总干物质重均极显著正相关(r=0.721**,r=0.859**)。有限滴灌条件下,高密度处理通过增强盛铃期后叶片叶绿素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和Pr含量,延长LAI高值持续期,最终获得了较高群体总干物质和生殖器官累积量。【结论】有限滴灌条件下,增加种植密度可弥补水分亏缺对棉株生长的负面效应,有利于实现棉花节水高产。
    水氮耦合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贺怀杰, 王振华, 郑旭荣, 张金珠, 李文昊, 邬强
    2017, 54(11): 1983-1989.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1.003
    摘要 ( )   PDF(1240KB) ( )  
    【目的】研究水氮耦合对新疆北疆石河子地区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桶栽试验,结合当地棉花品种农丰133号为试验材料,在滴灌条件下进行水氮两因素三水平完全处理。灌溉设置三个水平:4 350、5 250、6 150 m3/hm2(分别标记为W1、W2、W3);设置三个施氮水平:300、500、700 kg/hm2(分别标记为F0.6、F1.0、F1.4),研究棉花生育期内不同水肥处理对株高、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棉花在膜下滴灌施氮条件下,株高和叶面积指数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灌水处理下,棉花各项生理指标随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在施肥水平 F1.0处达到最大,同时施肥过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棉花的生长。【结论】在新疆北疆石河子棉花种植区,灌水量5 250 m3 /hm2、施氮量500 kg/hm2为最佳膜下滴灌施肥策略。
    不同生育时期施氮量调控对机采棉花冠层特性影响
    陈宝燕, 马红红, 牛新湘, 马兴旺, 杨涛, 朱靖蓉
    2017, 54(11): 1990-1998.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1.004
    摘要 ( )   PDF(1236KB) ( )  
    【目的】通过调控施氮策略来改善冠层结构,提高机采棉产量品质。【方法】在基肥一致的基础上,不同生育期追施不同量氮肥,用CI-110冠层仪监测棉花冠层特性。【结果】在蕾期,LAI指数、MFIA指数和T指数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TC指数和K指数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在盛花期,LAI指数和K指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MFIA指数和T指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TC指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趋于稳定趋势;在盛铃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LAI指数先增加后减小,MFIA指数随之增加,TC指数先增加后减小,T指数先减小后增加,K指数先增加后减小。【结论】在盛铃期进行施氮量调控,对LAI指数具有很好的调控作用;MFIA指数、K指数和T指数在蕾期,盛花期,盛铃期差异不大;蕾期处理的TC指数值均高于盛花期和盛铃期。
    干旱胁迫棉花转录组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的分析
    包秋娟, 张丽丽, 海那尔·乌拉孜巴依, 张富春
    2017, 54(11): 1999-2005.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1.005
    摘要 ( )   PDF(1196KB) ( )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棉花 DNA 损伤修复基因的表达情况,从整体水平探讨棉花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表达与抗旱的相关性。【方法】用2.5%PEG6000处理棉花幼苗,利用RNA-Seq技术对干旱胁迫下棉花幼苗的转录组进行测序。【结果】从棉花干旱胁迫响应的转录组中,筛选获得差异表达的 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共51个,其中差异表达的上调基因23个,差异表达的下调基因28个,干旱胁迫能够影响棉花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选取4个差异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qRT-PCR验证,HMGB1、recA1、UDGs和GMP synthase基因的表达变幅有一定的差异,但基因的表达趋势一致,棉花转录组测序结果通过qRT-PCR验证是可靠的。【结论】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可能与干旱胁迫有一定的相关性,干旱胁迫能够影响棉花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
    不同种植密度下棉花对钾素吸收、分配和利用研究
    娄善伟, 王大光, 马腾飞, 托合提·艾买提, 边洋, 张鹏忠
    2017, 54(11): 2006-201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1.006
    摘要 ( )   PDF(1103KB) ( )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棉株对钾素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差异,明确钾素与棉花产量的关系。【方法】设置5(A1-A5)种不同种植密度,研究植株钾素含量及器官中钾素的分配和变化规律。【结果】钾素的吸收、利用受密度影响较大,随着密度增加,单株钾素含量逐渐减少,但在群体积累上,吐絮前A3处理含量变为最高,达到483 kg/hm2。不同器官钾素分配比例中,初花期茎叶器官钾素比占70%以上,且以茎比例最高,蕾比例最低;到吐絮时,叶片钾素比例变为最高且有随密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而铃的钾素含量比例中A3处理比例最高,为29.36。密度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随着密度增加,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A3处理皮棉产量最高,为3 112.11 kg/ hm2,二者相关系数为0.979 2,但这也与吐絮时群体的钾素积累量和快速积累期A3处理值较高的趋势相一致。【结论】密度与产量二次相关,并能影响棉花对钾素的吸收、利用,但钾素也与棉花产量有关,钾素积累速率、群体钾素含量、生殖器官钾素占比等与产量相一致。
    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对花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刘欣婷, 王娟, 候献飞, 陈跃华, 兰海燕, 李强
    2017, 54(11): 2013-2021.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1.007
    摘要 ( )   PDF(1577KB) ( )  
    【目的】研究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对花生干物质积累动态﹑生理指标变化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花育33号为材料,按照不同追肥时期设不追肥(A对照)、苗期追肥(B)、始花期追肥(C)、花针期追肥(D)、结荚期追肥(E)5个处理。各处理追肥量相同,均为1 hm2施N 180 kg,P2O5 90 kg,K2O 45 kg,CaO 30 kg,分析水肥耦合的效应。【结果】结荚期施肥促进花生株高的生长;始花期施肥,花生的根冠比最大,在此时期施肥,有助于花生生殖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由花生单产统计可知,始花期施肥,花生的单产最高,达到527.93 kg/667 m2;单株生产力受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饱果数﹑百果重﹑百仁重等农艺性状的影响,花针期施肥利于花生各农艺性状的增长,利于花生单株生产力的提高。【结论】在不同发育时期进行水肥处理,对花生具有不同的效应,始花期施肥可以提高花生单产。
    棉花黄萎病发病程度对海岛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戴翠荣, 练文明, 邰红忠, 卢金宝, 吴博, 王献礼, 贺美球, 武刚, 赵静
    2017, 54(11): 2022-2027.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1.008
    摘要 ( )   PDF(1039KB) ( )  
    【目的】研究棉花黄萎病对海岛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为防治海岛棉黄萎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海岛棉新海42号为研究对象,对病圃样本中所有该品种棉株按病级分类,进行单株收花、计产及考种。【结果】黄萎病发病程度对海岛棉产量影响表现为,随着发病病级的升高,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均显著降低;对海岛棉纤维品质的影响表现为0级,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纤维整齐度、成熟度、纤维伸长率、短绒率与Ⅳ级病株的相关指标相比,差异显著。【结论】海岛棉(新海42号)发病程度对单株的产量影响较大,且对单株的纤维品质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影响。
    氮磷钾肥配施对旱田大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王仙, 聂石辉, 张金汕, 任毅, 耿洪伟, 张建平, 徐其江, 董庆国, 方伏荣
    2017, 54(11): 2028-2035.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1.009
    摘要 ( )   PDF(1138KB) ( )  
    【目的】研究旱作条件下,不同氮磷钾配比处理对大麦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探讨旱田大麦施肥最佳配比,构建旱田大麦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方法】旱作条件下,以大麦品种甘啤7号为材料,设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的回归最优设计,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效应方程拟合。【结果】氮、磷、钾对旱田大麦的增产效果依次为N> K2O >P2O5;旱田条件下,增施氮肥大麦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和成穗数均有显著变化,增施磷肥大麦千粒重和成穗数变化显著,增施钾肥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和成穗数均有显著变化;生产上氮磷钾施用量分别控制在95.85、120.6和14.96 kg/hm2以内。【结论】在中低肥力水平条件下,旱田大麦肥料投入中首先考虑氮肥投入,以氮定磷、钾,且N∶P2O5∶K2O比以1∶0.83∶0.02为宜。
    滴灌频率对冬小麦群体田间小气候特性影响
    黄振江, 陈慧, 王冀川, 潘雪娇, 郑雷
    2017, 54(11): 2036-2045.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1.010
    摘要 ( )   PDF(1429KB) ( )  
    【目的】在滴灌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南疆绿洲区冬小麦在不同滴水频率下麦田土壤水分分布、田间小气候特征,为制定当地冬小麦滴灌制度提供依据。【方法】在统一冬灌900 m3/hm2的基础上,开春后滴灌4 050 m3/hm2,并设置3个滴水频率:低频P1为4次,中频P2为7次,高频P3为10次。【结果】土壤水分分布受滴水频率的影响较大,高频、中频和低频灌溉处理生育期内0~50 cm 土层平均含水率分别为21.97%、20.04%和19.76%,且高频处理0~30 cm土层含水率更趋于平稳;高频滴灌较中频滴灌和低频灌溉生育期内平均土温降低0.40和0.83℃,冠层内平均温度降低0.37和1.15℃,冠层叶温降低0.42和1.30℃,冠层内相对湿度增加1.11和2.28个百分点,冠层光截获率增加0.025 6和0.055 1;高频滴灌较中、低频滴灌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增加1.36%和20.47%。【结论】在南疆绿洲区冬小麦田中,高频滴灌能改善田间小气候,促进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实际应用中以春季7~10次的“少量多次”滴灌模式为宜。
    基于分子检测新疆东部棉花根茎部病害种类及其分布
    马依努尔·米吉提, 族米娜, 萨吉达·艾孜则, 郭庆元
    2017, 54(11): 2046-2053.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1.011
    摘要 ( )   PDF(1689KB) ( )  
    【目的】研究新疆东部棉花根茎部病害的种类及分布,为当地高效防控此类病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已报道的4种引起棉花根茎部病害的主要病原菌(尖孢镰孢霉、立枯丝核菌、大丽轮枝菌和拟轮枝镰孢霉)的特异性引物,特异性验证后,分别对新疆东部棉花区按不同以村(连)为单位采集的混合病样进行PCR检测。【结果】在检测灵敏度为0.5 ng/μL的检测体系中,从22份新疆东部棉花病株混合样品中可以检测出4种病原菌中的3种,分别为尖孢镰孢霉、立枯丝核菌、大丽轮枝菌;其中尖孢镰刀菌检出率最高,立枯丝核菌检出率次之,大丽轮枝菌检出率较低;而拟轮枝镰孢霉在22份混合病样中的检出率0%。【结论】枯萎病、立枯病和黄萎病是新疆东部根茎部主要病害;其中枯萎病的发生最为普遍,立枯病次之,黄萎病发生的普遍率相对较低,红腐病在新疆东部无发生或发生分布极少。
    吐鲁番地区哈密瓜品种对细菌性果斑病抗性研究
    毛亮, 吉艳玲, 张娟, 王宣仓, 潘卫萍, 张以和, 王晓东
    2017, 54(11): 2054-2059.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1.012
    摘要 ( )   PDF(1960KB) ( )  
    【目的】研究吐鲁番地区哈密瓜品种对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性,为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防治和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吐鲁番地区10份哈密瓜品种为材料,采用苗期人工接种进行病情指数调查;观察不同抗性品种苗期叶面绒毛数和气孔数及测定叶片自身防御酶PPO、POD。【结果】供试10个品种中无免疫品种,西州密25号和皇妃表现为中抗,新密36号表现为高感,其余7个品种表现为中感;高感品种新密36号和中感品种9818(绿皮)叶毛数无明显差距,西州密25号的叶毛数是新密36号的叶毛数1.68倍,气孔数是中感品种9818(绿皮)的1.42倍,是新密36号1.91倍;不同抗性品种PPO酶活性呈现感病品种﹥中感品种﹥抗病品种,POD酶活性呈现感病品种﹥中感品种﹥抗病品种。【结论】供试品种对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抗病性有明显差异,未发现免疫和高抗品种,西州密25号和皇妃表现为中抗,新密36号为高感品种,其余品种表现为中感;品种抗病性与下表皮叶面叶毛数量和气孔数量有关,呈正相关趋势,自身防御酶PPO酶呈下降趋势,与品种抗病性呈负相关,POD酶呈上升趋势,与品种抗病性呈负相关。
    石河子地区棉花苗期叶斑病病原菌种类鉴定
    李映程, 张国丽, 杨超, 任毓忠, 李卓, 张莉, 李国英
    2017, 54(11): 2060-206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1.013
    摘要 ( )   PDF(2359KB) ( )  
    【目的】研究石河子地区棉花苗期叶斑病病原菌种类。【方法】棉花苗期,采集石河子地区典型叶斑病样120个,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共得到105个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菌株,选取其中15个代表性菌株,通过致病性测定、常规形态学鉴定及组蛋白3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结果】供试15个代表性菌株均具有致病性。形态学测定,可将其鉴定为A.alternataA.tenuissima两类;基于组蛋白3基因序列分析,前一类与A.alternata(AF404620、KF997067和KR866858)相似性达99%,后一类与A.tenuissima(KT384348)相似性达99%以上。【结论】2016年引起石河子地区棉花苗期叶斑病的病原菌为A.alternataA.tenuissima
    不同产地及品种大蒜内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及拮抗作用测定
    楚敏, 张丽娟, 刘晓静, 朱静, 王玮, 顾美英, 谢玉清, 张志东
    2017, 54(11): 2067-2074.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1.014
    摘要 ( )   PDF(1427KB) ( )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大蒜内生菌的群落多样性,测定内生菌对5株病原菌的拮抗作用。【方法】以新疆、山东的白皮蒜、红皮蒜为研究材料,采用BIOLOG生态板法和培养基培养法进行大蒜内生菌群落多样性的分析,并利用平板对峙法,利用大蒜内生菌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eni)、棉花枯萎病菌棉花枯萎病菌 (Fusarium oxysporumf)、扩展青霉 (Penicillium expansum)、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的拮抗作用进行研究。【结果】不同品种来源的大蒜内生菌群落代谢活性均较低,但不同类型碳源利用活性存在明显分布规律;初步筛选获得的45株内生菌,分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类芽孢杆属(Paenibacillu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 和迪茨菌属(Dietzia) 等5个属15个种,其中芽孢杆菌属菌株占绝大部分,占85%以上,且在不同大蒜样品中均为优势菌,但种间分布存在着差异。获得了24株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菌菌株。【结论】大蒜内生菌群落多样性较为简单,存在着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两种杂粮对面粉品质特性影响的研究
    毛红艳, 徐鑫, 于明
    2017, 54(11): 2075-2085.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1.015
    摘要 ( )   PDF(1436KB) ( )  
    【目的】以小麦粉和杂粮面粉(鹰嘴豆、小米)为主要原料,研究鹰嘴豆粉、小米粉对面粉品质特性的影响。【方法】分析不同添加比例混合杂粮粉的面团流变学特性、糊化性能和降落数值,对杂粮粉制成的馒头进行品质评价。【结果】在小麦粉添加质量分数5%、10%、15%和20%的杂粮粉,随着杂粮添加比例的增加,混合面粉的面团流变学特性、糊化性能、降落数值以及面筋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添加杂粮粉会使馒头的结构、比容等逐渐下降,但色泽、口感和气味增强,使馒头有杂粮独特的香味和口感。在小麦粉中添加15%的杂粮粉对面团品质特性和馒头的综合影响较小。【结论】小麦粉添加15%的杂粮粉时,馒头的综合评价最好。在利用鹰嘴豆粉、小米粉配粉时应结合最终加工产品的质量需要,选择适宜的配比。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和降解能力测定
    霍向东, 高雁, 林青, 曾军, 张涛, 楚敏, 杨红梅, 史应武, 王斌, 孙九胜, 王金鑫
    2017, 54(11): 2086-2091.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1.016
    摘要 ( )   PDF(1805KB) ( )  
    【目的】研究能够降解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PBAT)的微生物及其降解能力。【方法】以PBAT粉末为唯一碳源,从南疆疏勒县铺覆PBAT生物降解膜的土样中分离可有效降解PBAT聚合物的微生物,利用16S rDNA 序列对比分析进行菌株鉴定。采用失重法和扫描电镜观察,测定菌株的降解能力。【结果】从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能够明显降解PBAT聚合物的细菌XJSL2,经16S rDNA 序列分析鉴定为Sphingopyxis ginsengisoli,经过60 d培养,该菌株对PBAT颗粒的实际降解率达到0.92%。【结论】菌株XJSL2能够显著降解PBAT聚合物,对于PBAT的再生利用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土壤中还存在着大量能够降解PBAT的微生物。
    真空包装冷却羊肉pH值和颜色的近红外快速无损检测
    邱园园, 朱荣光, 黄昆鹏, 范中建, 阎聪, 孟令峰
    2017, 54(11): 2092-2099.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1.017
    摘要 ( )   PDF(1266KB) ( )  
    【目的】羊肉新鲜度理化指标传统测定中存在操作繁琐、需使用化学试剂、样品被破坏与接触等问题。研究真空包装冷却羊肉pH值和颜色的近红外快速无损检测。【方法】以新疆小尾寒羊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研究储藏过程中真空包装冷却羊肉理化指标的快速无损检测,针对化学指标pH和物理指标颜色亮度(L*),采用光谱预处理和特征波段筛选方法优化和简化各指标含量预测模型。【结果】pH和L*均以组合使用遗传算法(GA)与连续投影算法(SPA)筛选特征波段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最佳,优于单一波段筛选方法,其预测集相关系数均为0.91,预测集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3和1.91。【结论】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绿色、无损、同时分析多指标的检测优势,可替代传统检测手段实现对肉品理化指标的快速无损准确检测。
    不同洋葱品种资源生物学特性评价及主成分分析
    庄红梅, 王浩, 韩宏伟, 王强, 刘会芳, 杨生保
    2017, 54(11): 2100-211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1.018
    摘要 ( )   PDF(1146KB) ( )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洋葱品种的各项性状优劣,对其多样性和特异性进行分析,并筛选出性状优良的品种。【方法】分别在乌鲁木齐安宁渠和阜康试验田,对引进的不同洋葱品种进行试验,并进行农艺性状调查。利用主成分分析与相关性分析方法对不同品种洋葱的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现良好的品种有金秋白皮、春园红皮、芦丰白皮、夕阳红白皮,其生物学特性表现良好,产量较高。而豫园红星和金秋红皮综合性状表现不佳。相关性分析表明,单个鳞茎重与单产、鳞茎纵径、鳞茎横径存在显著相关性;叶片数与假茎粗、肉质鳞片数存在显著相关性;叶长与株高、开展度、叶横径存在显著相关性;蜡粉与盘状茎横径、肉质鳞片厚有显著负相关性。【结论】金秋白皮、春园红皮、芦丰白皮、夕阳红白皮适应性强,可作为新疆洋葱栽培品种的改良资源。
    不同剂量褪黑素对多浪羊受胎及产羔效果的影响
    阿尔曼·海热, 艾合买提江·吐尔逊, 宋玉坤, 王旭光, 努日比娅姆·麦麦提托合提, 刘国世, 阿布力孜·吾斯曼
    2017, 54(11): 2111-2117.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1.019
    摘要 ( )   PDF(1139KB) ( )  
    【目的】研究褪黑素对多浪羊受胎及产羔效果的影响,提高多浪羊繁殖率。【方法】研究注射褪黑素提高受胎率和产羔率的方法,选择年龄、胎次、体况相似的57只多浪羊母羊,试验羊随机分为三组同时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并在撤栓36 h后皮下注射褪黑素注射剂。试验1组1 mL (5 mg)、试验2组2 mL (10 mg) 、对照组0 mL。并在埋栓前(中午12:00)、撤栓时(中午12:00)、撤栓后36 h(晚上24:00)、配种时(撤栓后48 h,中午12:00)、配种后20 d五个时间段采集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对其褪黑素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配种后第45 d采用B超监测法检测三组的受胎率;在产羔后比较这三组的产羔率。【结果】试验1组受胎率显著高于试验2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2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产羔率而言,三组之间相互比较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多浪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时,撤栓后36 h皮下注射1、2 mL褪黑素会提高受胎率,其中1 mL的受胎率高于2 mL ,但是对产羔率无显著影响。
    PPRV中国新疆南疆株F基因遗传演化分析
    张路瑶, 李飞, 焦海宏, 赵丽, 刘永宏
    2017, 54(11): 2118-2129.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1.020
    摘要 ( )   PDF(2048KB) ( )  
    【目的】分析中国新疆南疆2014年PPRV毒株来源,为中国新疆南疆PPR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中国新疆南疆阿克苏地区某羊场发病羊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观察及病理学检查,实验室进行PPRV F基因RT-PCR和F基因测序,进一步对PPRV F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毒株与国内PPRV毒株F基因核苷酸同源性最高的是中国新疆China/XJYL/2013毒株,与国外的毒株F基因核苷酸同源性最高的是印度Izatnagar/94毒株及Izatnagar-94毒株;此次毒株与国内PPRV毒株F蛋白氨基酸同源性最高的是中国新疆China/XJYL/2013毒株,与国外的PPRV毒株F蛋白氨基酸同源性最高的是印度Izatnagar/94毒株。PPRV毒株F基因进化树分析显示:PPRV毒株与北京PPRV毒株进化关系最近,与中国新疆伊犁PPRV毒株同属一个分支,与国外印度及孟加拉国毒株的进化关系较近。【结论】2014年中国新疆南疆存在PPR疫情,该疫情毒株与此次疫情前后国内的PPR毒株及印度PPR毒株进化关系较近。
    中国新疆部分地区马泰勒虫感染的差异性及系统发育分析
    刘世芳, 郭庆勇, 闻秀秀, 张梦园, 党娜娜, 阿拉西·阿滨, 巴音查汗
    2017, 54(11): 2130-2137.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1.021
    摘要 ( )   PDF(1709KB) ( )  
    【目的】分析新疆南北疆马泰勒虫感染的差异性及地方流行株遗传进化距离,研究马泰勒虫遗传多样性及其感染率。【方法】采自南北疆478份疑似马匹的血样,经马泰勒虫PCR方法检测,分析马泰勒虫感染情况并应用最大似然法(ML)基于18 S rRNA基因的遗传进化树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在所采集的样品中,中国新疆北疆地区马泰勒虫感染阳性率为13.96%(25/179),中国新疆南疆地区马泰勒虫感染阳性率为27.09%(78/299)。印度、南非、西班牙、伊朗等地方株聚为一支,扩增的18S rRNA基因(MF398476、MF398477)与瑞典地方株聚为一支。【结论】中国新疆南疆马泰勒虫感染率高于北疆,南北疆马泰勒虫感染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0.05),在不同年龄段马匹的感染无显著性差异(P>0.05);扩增的马泰勒虫阿勒泰、托克逊地方流行株(MF398477、MF398476)与瑞士地方株(KM046918.1)亲缘关系最近。
    肉羊胚胎移植成活的影响因素实例分析
    郭延华, 刘长彬, 万鹏程, 倪建宏, 王立民, 周平, 杨永林, 方志忠, 顾宏伟, 付炳哲, 卢全胜
    2017, 54(11): 2138-2145.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1.022
    摘要 ( )   PDF(1137KB) ( )  
    【目的】胚胎移植技术是获得优秀种质资源的一种重要应用技术,研究影响胚胎存活和妊娠的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影响胚胎移植后成活的胚胎和受体因素。【结果】三种胚胎运输方式的妊娠率极显著低于就近移植的妊娠率(P<0.01);胚胎卵裂期与囊胚期移植妊娠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以 2 细胞移植的妊娠率最低;鲜胚与冻胚的妊娠率差异不显著(P>0.05),2 枚胚胎的妊娠率高于1枚胚胎的妊娠率,胚胎妊娠率随着胚胎质量而下降;囊胚与受体同期性差-24 h,妊娠率差异不显著(P>0.05);放牧与舍饲的受体羊在胚胎妊娠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胚胎和受体因素对胚胎发生成功妊娠具有重要的影响。
    哈萨克斯坦大豆生产、种植状况及经济效益研究
    赛力汗·赛, 王志敏, 季良, Mukhtar Kudaibergenov, Azamat Khidirov, 胡保民, 王长海, 薛丽华, 陈兴武, 芦静, 雷钧杰, 张永强, 吴新元
    2017, 54(11): 2146-215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1.023
    摘要 ( )   PDF(2434KB) ( )  
    【目的】研究哈萨克斯坦大豆生产、种植状况及经济效益等,并与中国新疆大豆生产状况相比较,研究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新疆大豆生产合作的潜力。【方法】采用实地调研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方法,收集、整理和汇总哈萨克斯坦大豆种植情况、现有品种特征特性及种植分布状况等。【结果】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新疆气候生态环境相似,具有种植大豆的优越条件和基础,在生产成本、种植管理技术、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利用等领域优势互补明显。【结论】哈萨克斯坦大豆生产具有投入成本低、单产低、价格低等特点,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大豆种植、生产、加工、贸易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ISSN 1001-4330 CN 65-1097/S
邮发代号:58-18
国外代号:BM3342
主管:新疆农业科学院
主办: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出版单位:《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地址: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新疆农业科学院
邮编:830091
电话:0991-4502046
E-mail:xjnykx-h@xaas.ac.cn


版权所有 © 《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网站
微信公众号
淘宝购买
微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