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7年, 第54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7-11-06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哈密瓜果实转录因子CmCBF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张婷, 潘俨, 孟新涛, 郑素慧, 徐斌
    2017, 54(10): 1765-1774.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0.001
    摘要 ( )   PDF(2094KB) ( )  
    【目的】研究CBF在哈密瓜果实采后抗冷过程中的调控功能,对转录因子CmCBF1进行克隆与表达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哈密瓜果实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冷害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密3号采后离体果实为试材,根据已报道的甜瓜CBF1预测序列(XM_008440940),与基因组甜瓜组(https://melonomics.net)进行BLAST比对,确定基因编码区起始和终止位置,针对CBF1编码区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对果实cDNA进行扩增,获得CBF1全长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表达特性。【结果】克隆获得哈密瓜果实转录因子CBF1,命名为CmCBF1,该基因序列为639 bp(GenBank登录号为KT737742),编码212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23.89 kDa,等电点为5.23;同源性分析表明,哈密瓜果实转录因子CmCBF1与草莓FaCBF1亲缘关系较近,达到85%。qRT-PCR分析结果显示,哈密瓜果实转录因子CmCBF1在1、3及5℃低温诱导条件下特异性表达,在20℃室温条件下几乎不表达。【结论】转录因子CmCBF1的表达与哈密瓜果实采后冷害发生负相关(r=-0.663)。
    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筛选线果芥抗旱相关基因
    朱燕飞, 陈全家, 曲延英
    2017, 54(10): 1775-1784.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0.002
    摘要 ( )   PDF(1287KB) ( )  
    【目的】十字花科短命植物线果芥在新疆干旱环境下生长,具有较强的抗旱性,研究十字花科短命植物线果芥的抗旱机制。为进一步了解线果芥的抗旱机理和从野生植物资源中发掘一些优异的抗逆基因奠定基础。【方法】用20% PEG6000处理3~4周的线果芥幼苗,分别提取0、3、6、9、12、24及48 h的线果芥叶片总RNA。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使用80对引物组合共筛选获得差异片段18个,分别命名为DF1-DF18,其中表达上调的有12个,下调的有6个。按照基因的功能可以划分为6大类:基础代谢、转录因子、抗病相关、假想蛋白、未知蛋白和光周期蛋白。其中以基础代谢相关基因最多。对其中的DF-2、DF-6及DF-14进行高盐和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这三个基因均受干旱和盐调控表达。【结论】从短命植物线果芥中筛选了18个抗旱相关的基因,并对其中的3个基因进行表达模式分析,的确受干旱和盐胁迫的诱导表达。
    自然越冬过程中扁桃枝条生理特性变化与抗寒性评价
    欧欢, 王绪春, 王振磊, 徐崇志, 王新建, 林敏娟
    2017, 54(10): 1785-1795.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0.003
    摘要 ( )   PDF(2149KB) ( )  
    【目的】研究6个扁桃品种的枝条在自然越冬过程中生理特性变化,综合评价不同扁桃枝条抗寒性的大小,为扁桃引种栽培及推广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测定越冬过程中各扁桃枝条膜透性、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分析生理指标在越冬期间的变化及相关性,比较不同品种在越冬期间的差异。【结果】在自然越冬过程中,扁桃枝条电解质渗透率、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性糖含量及脯氨酸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与冬季温度均为负相关关系;温度变化对电解质渗透率、MDA含量、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影响较大,对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变化影响较小,且抗寒性强的品种较抗寒性弱的品种增幅大,其中浓帕烈在越冬期间各项生理指标变化显著高于其它品种。【结论】通过测定扁桃枝条在越冬过程中各生理指标,发现电导率、SOD、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均可作为评价抗寒强弱的指标,并结合隶属函数关系综合评价6个扁桃品种抗寒性的大小依次为浓帕烈>桃巴旦>矮丰>苦巴旦>晚丰>小软壳。
    3个苹果品种果实香气物质研究
    卢明艳, 刘珩, 孙守文, 张东亚, 赵蕾, 陶秀冬, 古丽米热
    2017, 54(10): 1796-1803.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0.004
    摘要 ( )   PDF(1260KB) ( )  
    【目的】研究新富1号、早富1号和长富2号果实香气成分差异。【方法】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测定3个苹果品种香气成分。【结果】3个品种富士苹果果实香气成分主要由酯类和醇类物质组成,新富1号、早富1号和长富2号相对含量大于1%的香气成分种类分别为15、14和20种,是新富1号、早富1号和长富2号的主要香气成分,三者有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己酯、丁酸乙酯、正戊酸己酯等10种共有主要香气成分,但在不同品种间含量差异较大,且三者均含有独有的香气成分。【结论】3个苹果品种果实主要香气成分基本一致。根据香气成分种类及含量,将3个苹果品种划分为“酯香型”,其中新富1号、早富1号属于“酯香型”苹果中的“乙酸酯型”,长富2号属于“酯香型”苹果中的“丁酸酯型”。
    低温胁迫下美国核桃和中国新疆核桃抗寒性综合评价
    韩立群, 马凯, 李亚利, 赵国庆, 樊丁宇, 梅闯, 王继勋
    2017, 54(10): 1804-181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0.005
    摘要 ( )   PDF(1518KB) ( )  
    【目的】鉴定和综合评价美国核桃和中国新疆主栽核桃品种的抗寒性,为核桃品种的引进栽培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5个美国核桃品种和3个中国新疆主栽核桃品种的一年生休眠枝条为试验材料,分别在-12、-16、-20、-24、-28、-32、-36 ℃下进行低温胁迫处理,以4℃处理为对照,测定不同低温胁迫下供试各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运用隶属函数法对核桃各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核桃各品种一年生枝条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逐渐升高,升高幅度及达到峰值时的处理温度有着明显差异,核桃各品种抗寒性强弱也不同。【结论】 8个核桃品种抗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新温185、维纳、新丰、新新2号、艾米格、强特勒、哈特利、彼得罗,美国核桃品种除维纳外,抗寒性明显低于中国新疆主栽核桃品种,哈特利和彼得罗不适宜在中国新疆引种栽培。
    不同成熟度和老化时间对春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冯魁, 李琼, 贾永红, 王美, 田新年, 张金汕, 梁玉超, 迪里夏提·尔肯, 刘俊, 石书兵
    2017, 54(10): 1813-1821.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0.006
    摘要 ( )   PDF(1570KB) ( )  
    【目的】研究新疆主栽春小麦品种新春31号在不同成熟度贮藏过程中种子活力的变化。【方法】在100%相对湿度和45℃条件下,将花后15、25和35 d收获的种子分别进行人工加速老化0、2、4、6、8 d处理,并进行恒温发芽试验。发芽前测量3种成熟度种子的长度、宽度、厚度和千粒重等物理指标,发芽过程中测量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长、根长、幼苗鲜重和干重等种子活力指标,分析不同成熟度、不同老化时间对春小麦幼苗生长和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在不同成熟度下籽粒长度差异显著、千粒重和籽粒含水量差异极显著;同一成熟度下,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种子的各相关活力指标均表现为先平缓减小后急剧降低的趋势,拐点出现在老化4 d,处理间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同时上述活力指标在成熟度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表现为花后35 d>25 d>15 d;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的生长指标和种子活力的方程拟合优度较高,R2达0.989以上。【结论】人工老化可模拟自然状态下种子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成熟度和老化时间均影响种子活力的大小,种子发芽后幼苗的干重或鲜重可作为检验种子活力大小的重要指标。
    聚磷酸铵肥料聚合度与聚合率测定方法比较
    高艳菊, 刘腾, 亢龙飞, 关钰, 褚贵新
    2017, 54(10): 1822-1831.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0.007
    摘要 ( )   PDF(1271KB) ( )  
    【目的】研究水溶性聚磷酸铵核心指标及相应测定方法,建立相关测定标准。【方法】采用端基滴定法与纸层析法对标准样品和肥料样品的聚合度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钼蓝比色法、钼黄比色法以及纸层析法三种方法对标准样品和肥料样品聚合率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端基滴定法与纸层析法标准曲线拟合性良好,分别为:y = 0.944 3 x+0.317,(R2=0.999 8); y = -0.237 6 x+0.192 5(R2=0.999 6);端基滴定法测定聚合度时第一突跃点明显,而第二突跃点不明显或无突越显示,且测定值偏小;纸层析法可同时测得不同聚合态磷,所得聚合度较端基滴定法更为准确。对混合标样聚合率测定发现,不同测定方法聚合率相对误差表现为:纸层析>钼黄比色法>钼蓝比色法(8.73%>5.55%>1.20%)。【结论】农用肥料级水溶性聚磷酸铵,纸层析法与钼蓝比色法应可被作为测定聚磷酸肥料聚合度及聚合率合理的测定方法。
    伊犁新垦区玉米滴灌技术研究
    唐亚莉, 董文明, 蒲胜海, 冯广平, 买买提托合提·苏来曼, 丁峰
    2017, 54(10): 1832-1838.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0.008
    摘要 ( )   PDF(1235KB) ( )  
    【目的】研究伊犁新垦区玉米生产滴灌最佳灌溉制度和滴灌水肥调控技术。【方法】设置3个不同的灌溉定额(4 800、5 400、6 000 m3/hm2)处理,采取统一的灌溉周期:4 d,并对土壤水分、玉米产量、水分生产率和主要农艺性状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对玉米应用小水量多次灌的滴灌技术,灌溉定额对产量有较显著的影响,成正相关,当灌溉定额在5 631.6 m3/hm2时,可获得最佳产量。【结论】伊犁新垦区玉米在滴灌条件下,采用小水量多次灌并在生育期内追肥的水肥调控技术,可实现当地玉米生产的节水、节肥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
    不同酸性有机肥浸提液对棉花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罗彤, 李俊华, 华瑞, 谢广, 杨伟伟, 陈悦
    2017, 54(10): 1839-184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0.009
    摘要 ( )   PDF(1114KB) ( )  
    【目的】将有机肥用无机酸进行浸提,研究有机肥浸提液结合新疆滴灌技术,对土壤性质和棉花生长的影响。【方法】使用pH为1,3,7(清水)的磷酸和硝酸将有机肥浸提,浸提时间为2 d,施用于盆栽棉花。【结果】(1)硝酸和磷酸有机肥浸提液均降低了土壤pH,且相同pH的磷酸和磷酸有机肥浸提液处理的均降幅大于硝酸和硝酸有机肥浸提液处理。(2)pH为1和3的磷酸有机肥浸提液施肥处理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均高于对应pH的硝酸有机肥浸提液处理;施用酸性有机肥浸提液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单施对应pH酸溶液的处理。(3)硝酸和硝酸浸提液提高了棉花株高和茎粗,但磷酸浸提液处理干物质积累高于硝酸浸提液处理。【结论】施用硝酸和磷酸浸提有机肥浸提液能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棉花生长。pH 1的磷酸有机肥浸提液施肥效果最佳。
    鹰嘴豆抗性淀粉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结构特性的研究
    徐鑫, 毛红艳, 于明
    2017, 54(10): 1847-1855.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0.010
    摘要 ( )   PDF(1514KB) ( )  
    【目的】以Box-Behnken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鹰嘴豆抗性淀粉的制备工艺,并研究其结构特性。【方法】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压热-酶法制备鹰嘴豆抗性淀粉的工艺参数,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研究鹰嘴豆抗性淀粉的结构特性。【结果】鹰嘴豆抗性淀粉制备工艺条件如下:淀粉浆质量浓度为21 %、压热时间41 ℃、酶解时间6.2 h、普鲁兰酶添加量3.9 U/g,此条件下平均得率为23.07 %;鹰嘴豆原淀粉颗粒呈椭球形,而抗性淀粉呈方形或多角形;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鹰嘴豆抗性淀粉的晶型为C型;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抗性淀粉分子中未出现新的基团。【结论】优化的鹰嘴豆抗性淀粉制备工艺合理、可行,为鹰嘴豆抗性淀粉的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
    青贮菌剂对甜高粱秸秆与酒糟青贮品质的影响
    岳丽, 叶凯, 再吐尼古丽·库尔班, 王卉, 山其米克, 涂振东
    2017, 54(10): 1856-186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0.011
    摘要 ( )   PDF(1348KB) ( )  
    【目的】研究青贮菌剂对甜高粱秸秆与酒糟品质的影响,为甜高粱酒糟饲料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甜高粱秸秆和酒糟为青贮原料,通过感官得分、理化指标变化评价甜高粱青贮的品质,研究青贮菌剂对甜高粱秸秆青贮过程中pH值、粗纤维、总酸、总糖、干物质等成分的影响。【结果】甜高粱酒糟的青贮品质略低于秸秆,等级为Ⅱ级尚好,具有作为青贮原料的潜力;添加菌剂组甜高粱秸秆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粗纤维比对照组降低了21.4%,青贮菌剂可以提高总酸含量、降低青贮pH值。【结论】青贮菌剂可以提高甜高粱秸秆和酒糟的发酵品质、改善营养品质,延长秸秆和酒糟的贮存时间。
    新疆玉米产区三个玉米螟地理种群发育起点、有效积温测定与比较研究
    阿依克孜, 丁新华, 付开赟, 吐尔逊·阿合买提, 何江, 朱晓华, 班小莉, 古丽夏提, 丁爱琴, 郭文超
    2017, 54(10): 1863-1874.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0.012
    摘要 ( )   PDF(1242KB) ( )  
    【目的】研究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主要玉米螟地理种群室内生物学特性的变异情况,为准确预测预报玉米螟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采用直接最优法系统比较乌鲁木齐、伊犁伊宁、喀什疏勒三个地理种群各虫态的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温度对不同地理种群各虫态的卵孵化率、存活率和发育历期有显著影响。25~28℃为三个地理种群玉米螟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范围。不同地理种群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呈显著相关。20℃时完成整个世代历期最长,平均69.57 d,31℃时发育历期最短,仅为29.9 d。并用直线回归法,得出不同地理种群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乌鲁木齐卵期14.35℃,54.52日·度、幼虫期9.93℃,353.25日·度、蛹期12.58℃,81.95日·度、成虫产卵前期16.27℃,37.52日·度、全世代11.92℃,504.52日·度。伊犁伊宁卵期14.36℃,52.57日·度、幼虫期9.01℃,346.15日·度、蛹期12.06℃,107.16日·度、成虫产卵前期16.61℃,36.72日·度、全世代11.32℃,533.41日·度,喀什疏勒卵期14.42℃,50.32日·度、幼虫期8.99℃,344.97日·度,蛹期11.91℃,105.88日·度,成虫产卵前期16.38℃,37.95日·度、全世代11.92℃,506.20日·度。结合伊犁伊宁县气象资料,推测得出2015、2016年玉米螟在伊犁伊宁县可以发生的理论代数为分别为2.99和3.13代。【结论】温度对玉米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各虫态(龄)的发育历期逐渐缩短,发育速率加快,25~28℃为最适宜温度,而超过有效温度范围,其生长发育速率均受抑制。在同一温度下,不同地理种群的平均历期不同,各虫态的发育历期不同,随着纬度的升高,发育历期逐渐缩短,发育起点温度逐渐降低。根据田间玉米螟种群消长动态,结合气象资料分析,新疆伊犁河谷地区玉米螟虽以2代为主,但已出现第3代,随气候变化,玉米螟发生由一年2代逐步变为3代的趋势。
    伊犁河谷不同管理模式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王小武, 丁新华, 吐尔逊, 付开赟, 何江, 班小莉, 付文君, 关志坚, 刘文, 郭文超
    2017, 54(10): 1875-188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0.013
    摘要 ( )   PDF(1670KB) ( )  
    【目的】研究伊犁河谷稻区节肢动物群落及各亚群落结构、时序格局和变化规律,为水稻生境昆虫综合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灰色关联度和主分量方法,分析该稻区不同模式节肢动物群落。【结果】共获节肢动物21 258头,隶属于2纲,10目,28科,31属,35种,生态调控型(记“A模式”)、常规管理型(记“B模式”)和粗放管理型(记“C模式”)三种模式下节肢动物物种数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A、C模式物种数明显高于B模式。在发生量方面,A、B、C模式差异显著(P<0.05)。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水稻生境中,主要天敌为蜘蛛类且对稻水象甲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控害能力较弱;在群落特征指数和时序格局方面,A、C模式节肢动物群落较B模式,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偏高,表明人工干预越少,节肢动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越大,生态系统越稳定;B模式下,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最低,而优势集中性指数最高,表明该生境部分节肢动物种群分布较集中、数量大,生态系统趋于简单化,优势种害虫易爆发成灾。【结论】外界干涉越频繁,对节肢动物的分布、物种类群多样性均不利,节肢动物结构较单一,生态系统越不稳定;影响伊犁河谷稻区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变化主要因子为植食类、捕食类亚群落。
    新疆奇台大麦种植区主要杂草防除药效初报
    李广阔, 王仙, 杨安沛, 白微微, 向莉, 任玉梅, 李培玲, 孔建平, 方伏荣
    2017, 54(10): 1887-189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0.014
    摘要 ( )   PDF(1086KB) ( )  
    【目的】筛选对新疆啤酒大麦田杂草具有较好防除效果的除草剂,评价选用药剂对大麦的安全性,为安全、高效应用除草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试验方法,定点取样调查各处理小区的杂草株数、鲜重,评价供试药剂处理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大麦的安全性。【结果】选取的5%唑啉草酯乳油、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测定对大麦生长安全,两种药剂混用处理对大麦田杂草的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达到较好的防除效果。【结论】奇台等新疆大麦主产区大麦田狗尾草、稗草及灰绿藜、卷茎蓼等杂草混合发生的田块,选用水分散粒剂混用,用量为5%唑啉草酯乳油45~60 g a.i./hm2加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12~15 g a.i./hm2,采用二次稀释的方法,在大麦拔节前进行田间喷雾防治,可有效防除大麦田杂草。
    新疆寡索赤眼蜂属Oligosita Walker(膜翅目:赤眼蜂科)比较形态学研究
    尹弯, 钟问, 胡红英
    2017, 54(10): 1893-190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0.015
    摘要 ( )   PDF(1516KB) ( )  
    【目的】通过比较形态学研究,解决寡索赤眼蜂属Oligosita Walker因个体微小,形态差异不明显而导致的鉴定困难问题,为寡索赤眼蜂属昆虫的鉴定提供可靠的形态依据,为利用该种寄生蜂防治农、林业害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新疆分布的8个种的成虫制作玻片标本,挑选40个外部形态特征进行比较。【结果】筛选出以下18个具有严格种间特异性,可应用于分类学研究的特征:复眼颜色、单眼颜色、触角索节长宽比、触角索节形状、触角棒节长宽比、触角棒节形状、触角端棒节条形感受器的数量、前翅缘前脉着生刚毛数、前翅是否具前缘室、前翅缘前脉端部刚毛是否着生于前缘室、前缘室中着生刚毛数量、缘脉下方是否具纤毛、前翅长宽比、前翅缘毛相对长度、前翅端部形状、翅痣形状、后足胫节与产卵管长度比、雄性外生殖器有无内突。【结论】形态特征能有效应用于寡索赤眼蜂属的分类研究,且能有效区分之前被认为形态相似而难以区分的部分物种。
    新疆小麦白粉病菌群体的毒性监测和分析
    王振花, 刘伟, 高海峰, 范洁茹, 周益林
    2017, 54(10): 1903-191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0.016
    摘要 ( )   PDF(1251KB) ( )  
    【目的】通过对新疆小麦白粉菌群体的毒性鉴定,研究其病菌群体的毒性结构和组成,为小麦抗白粉病品种的选育及抗病品种的应用和合理布局提供依据。【方法】对采自新疆的小麦白粉菌标样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抖接法接种到35个已知抗病基因的小麦鉴别寄主上,调查鉴别寄主对病菌的反应型,明确小麦白粉菌不同菌株的毒性。【结果】新疆小麦白粉菌群体对抗病基因Pm1cPm2Pm4aPm4bPm4cPm5bPm12Pm13Pm16Pm21Pm24、Pm25Pm30Pm35PmXBD”、Pm2+MldPm2+6Pm4+8Pm4b+5bPm5+6的毒性频率低于30%,其中对Pm12Pm16Pm21的毒性频率为0;对Pm3bPm3dPm34的毒性频率在30%~70%;对抗病基因Pm1aPm3aPm3c、Pm3ePm3fPm5aPm6Pm7Pm8Pm17Pm19Pm1+2+9等的毒性频率均高于70%。【结论】抗病基因Pm1cPm2Pm4aPm4bPm4cPm5bPm12Pm13Pm16Pm21Pm24、Pm25Pm30Pm35PmXBD”、Pm2+MldPm2+6Pm4+8Pm4b+5bPm5+6均是当前可用的有效抗病基因,可应用在小麦育种及生产上;Pm1aPm3aPm3c、Pm3ePm3fPm5aPm6Pm7Pm8Pm17Pm19Pm1+2+9这些基因抗小麦白粉病性能较差,已不适合在育种和生产上使用;Pm3dPm3bPm34在生产上应注意合理使用。
    阿拉尔地区枣园不同时期枣花、枣果黑斑病菌带菌量检测
    许瑛, 姚兆群, 王兰, 谢建明, 赵思峰
    2017, 54(10): 1911-1919.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0.017
    摘要 ( )   PDF(1520KB) ( )  
    【目的】检测新疆南疆阿拉尔市枣园不同时期枣花、枣果上黑斑病菌的带菌量,确定枣果黑斑病的侵入时期和侵入部位,明确防治该病害的关键时期。【方法】在阿拉尔市周边3个枣园分别采集不同时期的枣花、枣果,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其进行分离,并对分离物进行鉴定,用交链格孢菌特异性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时期枣花及枣果各部位带菌量。【结果】在不同时期采集的枣花及枣果各部位均分离到了链格孢菌,累计获得276个分离物,经鉴定均为A.alternat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在枣花上就能检测到枣果黑斑病菌,其平均含量为2.11 μg/100 mg,在栆果上果肉中链格孢菌含量最高,其中胴部果肉含量最高为20.12 μg/100 mg,果柄处果肉为9.34 μg/100 mg,胴部果皮11.48 μg/100 mg,果柄处果皮为3.84 μg/100 mg。【结论】枣果黑斑病菌在红枣开花期就可以感染枣花,病菌可在枣果果肉中大量潜伏侵染,待黑斑病显症时,果肉中已有大量病菌存在,对枣果黑斑病的药剂防治应提前至红枣开花前期。
    吐鲁番葡萄黄化园土壤养分与地上部的相关性
    刘春燕, 周龙, 罗洁, 吴晨光, 刘永强, 方海龙
    2017, 54(10): 1920-1929.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0.018
    摘要 ( )   PDF(1213KB) ( )  
    【目的】研究葡萄黄化园土壤养分与地上部的关系。【方法】以吐鲁番市主栽品种无核白和无核白鸡心为材料,采集正常和黄化园不同深度土壤样品进行营养诊断分析,筛选影响枝叶生长及果实产量的主要土壤因子。【结果】正常株和黄化株土壤总盐量、有机质、速效N、速效P、速效K和有效Fe含量间存在显著差异;黄化株新梢节间长、叶重、单叶厚及产量均显著低于正常株,且无核白黄化株分别是正常株的1.30、1.38、1.35和2.15倍。无核白黄化株新梢节间粗与有效Fe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无核白鸡心黄化株叶重、叶长及叶宽与有效Fe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6、0.902、0.691。无核白黄化株产量与速效K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64。【结论】吐鲁番胜金乡土壤pH值、K含量较高及有效Fe含量较低是引起葡萄黄化的主要原因。
    南疆野生黑果枸杞果实抗氧化成分与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特征的相关性
    顾美英, 唐光木, 冯雷, 孙宁川, 马海刚, 廖娜, 徐万里
    2017, 54(10): 1930-194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0.019
    摘要 ( )   PDF(1374KB) ( )  
    【目的】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是一种耐盐小灌木,其果实富含花青素和多糖等抗氧化成分,经济价值高。影响黑果枸杞抗氧化成分含量的因素较多,测定南疆不同生态条件下野生黑果枸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特征和果实抗氧化成分的组成情况,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为黑果枸杞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测定方法、Biolog微平板和分光光度计法分别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特征和果实抗氧化成分,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这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黑果枸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特征和果实抗氧化成分含量不同地区差异较大,但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1)根际土壤pH、电导率的变化幅度分别为8.86~8.04和16.43~0.06 ms/cm,二者与微生物活性(AWCD)、Shannon丰富度指数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电导率与Simpson优势度指数、McIntosh均匀度呈显著正相关。(2)144 h Biolog碳源利用表明,黑果枸杞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的AWCD值阿克陶和野云沟分别为2.04和1.62,库尔楚园艺场为0.71,其余均较低。土壤养分含量与AWCD和Shannon指数呈负相关;与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呈正相关。载荷因子分析表明,影响黑果枸杞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碳源类型为碳水化合物、羧酸类和多聚物类碳源。(3)果实中花青素、还原糖和多糖含量分别变化于46.88~11.75、 351.16~229.19和 176.34~169.52 mg/g。土壤pH、电导率、有机质、全氮与黑果枸杞果实花青素呈正相关。pH和多糖呈显著正相关;但电导率和养分与多糖呈负相关。Shannon指数与花青素和多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提高pH、盐分含量和微生物丰富度能增加果实抗氧化成分的累积。
    基于Landsat 8影像的策勒县域典型时期日蒸散量时空分布格局分析
    陆婷, 郑江华
    2017, 54(10): 1941-1948.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0.020
    摘要 ( )   PDF(1431KB) ( )  
    【目的】估算地表蒸散量有利于水资源合理分配与管理,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利用Landsat 8遥感数据集,在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支持下,结合气温、风速、气压、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应用SEBS模型估算2016年3月27日、5月21日、7月24日、9月10日新疆策勒县的蒸散发量。【结果】估算结果时间上存在秋季<春季<夏季的变化规律,典型季节的4 d蒸散发量分别为:3.885,4.095,4.701和4.511 mm/d;其空间变化趋势为:北部荒漠区<南部山区<中部平原区。【结论】利用彭曼公式计算的结果与对SEBS的估算结果进行比较,SBES模型的结果是合理的。
    遥感监测适用性分析
    高莎, 郑江华, 马涛, 吴建国, 那松曹克图, 麦迪·库尔曼
    2017, 54(10): 1949-195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7.10.021
    摘要 ( )   PDF(1402KB) ( )  
    【目的】验证GF-1 WFV(16 m分辨率)在不食草马先蒿遥感监测的适用性,了解巴音布鲁克草原不食草马先蒿的分布。【方法】利用校正后的GF-1 WFV遥感卫星影像,结合实测光谱数据,采用目视解译结合监督分类的方法,对研究区的不食草马先蒿进行识别,验证其分类精度,并对研究区马先蒿的分类精度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影像解译整体精度为80.91%,Kappa系数为0.71,分类结果较好;得到了巴音布鲁克草原不食草马先蒿分布范围和影响分类精度的主要原因。【结论】利用16 m分辨率GF-1 WFV多光谱遥感数据对巴音布鲁克草原不食草马先蒿进行遥感监测是可行的。通过对研究区遥感解译的分类结果和实地踏查发现,不食草马先蒿危害面积较大,且多为连片分布、顺河流分布;危害较为严重的区域为巴音布鲁克总场巴音布鲁克分场、巴音郭楞乡哈尔萨拉村、巴音布鲁克镇巴西里克村。

ISSN 1001-4330 CN 65-1097/S
邮发代号:58-18
国外代号:BM3342
主管:新疆农业科学院
主办: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出版单位:《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地址: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新疆农业科学院
邮编:830091
电话:0991-4502046
E-mail:xjnykx-h@xaas.ac.cn


版权所有 © 《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网站
微信公众号
淘宝购买
微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