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耕作栽培·生理生化
    深度测序鉴定玉米雄穗花器官分化期响应干旱胁迫的miRNA和其靶基因
    王业建, 梁晓玲, 阿布来提·阿布拉, 韩登旭, 杨杰, 郗浩江, 刘俊, 李铭东
    2020, 57(8): 1373-1384.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0.08.001
    摘要 ( )   PDF(1921KB) ( )  
    【目的】 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品种玉米雄穗花器官分化期响应干旱胁迫的差异miRNA和其靶基因,挖掘和鉴定与玉米发育相关的基因,分析其性状差异的信号通路及分子调控网络。【方法】 以耐旱自交系"PHBA6"和干旱敏感自交系“吉63”为研究对象,应用深度测序技术进行miRNA文库构建,鉴定其差异表达的 miRNA,对差异表达mi RNA及其靶基因进行功能注释、聚类分析及通路富集。【结果】 鉴定了总共337种前体miRNA,其中包含289种已知的miRNA和48种新的miRNA。在3个文库,两个分组中共有155种差异表达miRNA。基于GO功能分类及遗传和基因组(KEGG)的功能富集显示,这些miRNA可能通过靶向一系列与胁迫相关的基因而在干旱胁迫中发挥作用。至少55个预测的靶基因进一步被60个miRNA调控。NAC,MYB和MAPK基因家族在干旱胁迫下评分最高,在植物抗旱中重要作用。一系列miRNA与这些排名靠前的基因相关,包括miR164、miR172、miR1520、miR6158、ghr-n24、ghr-n56等。【结论】 miRNAs可能在玉米雄穗花器官分化期耐旱中发挥重要作用,miRNAs的筛选为分子辅助育种和转基因育种将提供新的靶标。
    不同毛管间距与株距配置对棉花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张玮涛, 杨培, 段松江, 窦巧巧, 陈秀玲, 张巨松
    2020, 57(8): 1385-139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0.08.002
    摘要 ( )   PDF(1287KB) ( )  
    【目的】 分析毛管间距与种植密度互作对棉花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研究毛管间距与种植密度最佳组合,改善群体结构,提高棉花产量。【方法】 采用1膜3行76 cm等行距机采种植模式,选用新陆早61号为材料,裂区设计,主区设毛管间距:1膜2管3行、1膜3管3行,每种毛管配置下设3个株距配置为6、8和10 cm。测定不同生育期株高、叶面积指数(LAI)、叶倾角(MLA)、冠层开度(DIFN)、透光系数(TC)、产量等指标。【结果】 同一株距下,1膜3管处理较1膜2管株高增加1.4~3.6 cm,同一毛管间距下,D8处理较D6处理高7.6~9.3 cm、D10处理较D8处理高1.8~2.3 cm;盛蕾后,I3D8处理LAI与MLA保持了较高值,较D6处理明显增加了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皮棉产量最高。【结论】 盛蕾后,D8处理能较好的调节棉花群体密度与个体发育的矛盾,保持了较高的LAI与MLA,是保证一定种植密度条件下 ,提高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的重要原因。
    基于生育期和农艺性状的棉花品种(系)适应性评价
    王俊铎, 郑巨云, 龚照龙, 艾先涛, 郭江平, 莫明, 李雪源, 梁亚军
    2020, 57(8): 1393-1403.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0.08.003
    摘要 ( )   PDF(1674KB) ( )  
    【目的】 筛选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好、高产优质的棉花品种(系),为新疆棉花生产提供品种支撑。【方法】 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对参试20份棉花材料的19个性状连续2年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受气象因子影响,不同年份间参试品种(系)生育期变化差异较大;从20个材料的19个性状的主成分分析中提取到6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在两年间分别达到了78.154%、82.839%。2017年综合因子得分最高的是J170634(0.517),2018年综合因子得分最高的是J170647(0.609)。【结论】 20份材料中,J170640、J170647、J170650三份综合性状2年表现均较好,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J170644、J170645、J170646等2年适应性表现差异较大,稳定性较差; J170633、J170632在该地区的生态适应性较差。稳定性是棉花适应性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减施氮肥运筹对棉花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及产量的影响
    姚青青, 孙绘健, 罗静, 邓永明, 李卫平
    2020, 57(8): 1404-141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0.08.004
    摘要 ( )   PDF(1377KB) ( )  
    【目的】 通过减施氮肥运筹调控棉花生育期获得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分析各生育时期棉花APAR和FAPAR与产量的关系,提高棉花群体绿色光能利用率和产量。【方法】 5个施氮处理施基肥量一致,对不同处理的追氮肥量进行按比例减施,并监测各生育时期棉花群体光合有效辐射。【结果】 5个施氮处理的棉花APAR和FAPAR在生育期的变化规律相似,其值从蕾期逐渐上升,至盛花期和花铃期达到较高水平,随后逐渐降低,至吐絮期降到最低水平;按高低排列依次是N1>N2>N3>N4>N5,并且棉花的APAR和FAPAR与籽棉产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 减施氮肥运筹对棉花APAR和FAPAR的动态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可以利用其在生育期的变化特征来优化棉花群体冠层结构和提高产量。
    矮壮素对甜菜糖分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潘竟海, 张恒, 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 刘华君, 杨洪泽, 李锦虎, 伊力达尔江·阿不力米提, 张保
    2020, 57(8): 1411-142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0.08.005
    摘要 ( )   PDF(1226KB) ( )  
    【目的】 研究矮壮素喷施次数对甜菜糖分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筛选适宜新疆南疆喀什新糖区甜菜糖分积累及产量形成的矮壮素喷施次数。【方法】 以KWS-9147甜菜品种为材料,选用矮壮素水剂(50%),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处理,分别在不同时间喷施矮壮素0次(CK)、1次(D1)、2次(D2)、3次(D3),研究喷施矮壮素次数对甜菜植株特性、糖分积累动态变化、糖分积累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 喷施矮壮素3次(D3)、2次(D2)处理与CK处理相比,使甜菜株高和枯叶数分别降低19.77%、11.24%,17.52%、17.44%;根长及根直径分别增长26.37%、19.90%,10.37%、5.93%;且使甜菜单根重和含糖率分别增加16.54%、13.38%,6.60%和5.95%,甜菜产量增产率及产糖量增产率分别达到12.69%、8.90%,20.17%和15.35%。D2、D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D2处理糖分积累动态变化与当地积温及日均温动态变化吻合度最高,拟合值分别为0.985 4、0.898 6。【结论】 喷施矮壮素2次(D2)处理有效促进南疆喀什新糖区甜菜含糖量和较高产糖量的形成。
    园艺特产·林业
    短期NaCl胁迫下9个甜瓜品种抗性生理指标的综合评价
    毛建才, 熊木, 翟文强, 伊鸿平, 黄远, 张学军
    2020, 57(8): 1421-143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0.08.006
    摘要 ( )   PDF(1540KB) ( )  
    【目的】 快速评价9个新疆甜瓜品种的耐盐性,为抗盐育种筛选材料。【方法】 利用水培和基质栽培,分析短期100 mM的NaCl胁迫对甜瓜干物质积累、根系构型参数和光合参数的影响,研究不同品种的耐盐能力,为甜瓜抗盐育种提供依据。【结果】 (1)水培盐处理5 d后,杂交伽师瓜的地上鲜重、地下鲜重、根系总长、根系表面积等根系构型参数的下降幅度始终低于其他8个品种,耐盐性好,赛热可口奇的地下部鲜重及各根系构型参数降低幅度最大,耐盐性较差。黄旦子、卡尔孕西和杂交伽师瓜3个品种的地下部干重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其余品种差异显著;(2)基质栽培盐处理25 d后,杂交伽师瓜的根长、株高、叶片数、根鲜重、茎鲜重和叶片鲜重较对照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低于其他8个品种,黄旦子次之;营养生长期的光合参数显示,杂交伽师瓜的PnCi的下降幅度始终低于其余8个品种,黄旦子的GsTr的下降幅度低于其余8个品种,赛热可口奇的PnGsTr降低幅度均最大。(3)黄旦子和杂交伽师瓜的第3片真叶SPAD值下降幅度小,盐害表现最轻,赛热可口奇的第3片真叶SPAD降低幅度均最大,盐害变现最重。【结论】 100 mM的NaCl胁迫对甜瓜生长和生理特性均有严重的抑制作用,杂交伽师瓜和黄旦子为耐盐品种,炮弹瓜、阿克可口奇和赛热可口奇为盐敏感品种。
    两种贮藏条件下冰糖心红富士苹果品质变化
    周文静, 李文胜, 王安丽, 吴泽珍, 胡安鸿
    2020, 57(8): 1431-144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0.08.007
    摘要 ( )   PDF(3939KB) ( )  
    【目的】 研究红富士糖心果和无糖心果在常温和4℃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为阿克苏冰糖心红富士苹果生产栽培和贮藏提供依据。【方法】 将红富士苹果贮藏在常温和4℃条件下,贮藏26 d后每隔一周左右调查并测定糖心果和无糖心果概率及品质变化。【结果】 常温贮藏的果实在第54 d时糖心全部消失,4℃冷藏的果实少量依然有糖心,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4℃冷藏的果实糖心也将全部消失,期间均未出现褐变或腐烂的现象。两种贮藏条件下糖心果和无糖心果的果形指数、单果重、a*值差异不显著;糖心果、无糖心果的果实硬度均呈下降趋势且差异不显著。糖心果和无糖心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处最高,果核最低。4℃和常温贮藏条件下,糖心果的蔗糖含量均低于无糖心果;常温贮藏34 d后的糖心果的山梨醇含量低于无糖心果,4℃冷藏第60 d,糖心果的山梨醇含量高于无糖心果;4℃冷藏初期的果糖和葡萄糖、常温下的果糖含量糖心果低于无糖心果,但贮藏结束时与贮藏初期相反。【结论】 冰糖心随贮藏时间延长将逐渐消失,其商品性并没有明显下降,与水心病表现不完全相同,是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产品。
    不同药剂对灰枣光合特性及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宋亚伟, 陈虹, 张述斌, 崔炜杰, 胡安鸿, 龙建春
    2020, 57(8): 1443-1449.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0.08.008
    摘要 ( )   PDF(1383KB) ( )  
    【目的】 研究喷施不同浓度调节剂和叶面肥对灰枣叶片光合特性、坐果率及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为新疆灰枣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灰枣为材料,以赤霉素、硼酸和氨基酸叶面肥3种药剂复配8个配方进行叶面喷施,测定灰枣叶片光合特性、坐果率、果实外观品质等指标。【结果】 灰枣喷施调节剂和叶面肥可显著提高灰枣叶片光合特性、坐果率和果实品质;T3处理后的灰枣叶片Pn值和Tr值显著高于CK对照处理;T3处理下灰枣叶片WUE值最高,比CK高4.35%;T4处理对坐果率提升最高,比CK对照处理提高4.81%;T3处理下灰枣果实平均单果重、果肉重和横径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CK对照处理,T4处理后灰枣果实纵径达到最大值,处理T1~T7均降低了灰枣果实的果形指数,各处理在果实可食率方面相差不大。【结论】 对灰枣喷施20~30 mg/L赤霉素、0.2%硼酸和1 000倍氨基酸叶面肥,有助于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提高灰枣产量和果实外观品质。
    几种不同巴旦木花粉生活力及柱头可授性比较分析
    张翔飞, 岳婉婉, 刘泉鑫, 曾斌, 郝庆, 阿布都卡尤木·阿依麦提
    2020, 57(8): 1450-145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0.08.009
    摘要 ( )   PDF(1530KB) ( )  
    【目的】 研究巴旦木花粉生活力,比较分析柱头可授性,为巴旦木人工授粉及相关研究和巴旦木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6个国内外巴旦木品种为材料,采用I2-KI染色法、离体萌发法法测定不同开花天数的巴旦木花粉活力的变化;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巴旦木各品种的柱头可授性。【结果】 2种方法测定的花粉活力最大的为米星,最小的为麻壳;石头、尖嘴黄、鹰嘴的雌蕊在花开放后第2 d花柱长度达到最大且具有较强的可授性,米星、布特、麻壳的雌蕊在花开放第3 d花柱长度达到最大且具有较强的可授性。【结论】 采集花后第2 d的花粉对花后第2 d的石头、尖嘴黄、鹰嘴和第3 d的米星、布特、麻壳柱头进行人工授粉。
    氮磷钾配施对平欧杂交种榛果实发育时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卢明艳, 宋锋惠, 史彦江, 王灵哲, 罗达, 张晋
    2020, 57(8): 1457-1464.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0.08.010
    摘要 ( )   PDF(1111KB) ( )  
    【目的】 研究氮磷钾配施对平欧杂交种榛果实发育时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提高平欧杂种榛产量、改善品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以8年生新榛1号为材料,采用“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测定不同施肥配比条件下榛子果实发育时期的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结果】 (1)在土壤中等条件下,施用适量的N肥可以提高新榛1号果实坐果期(N纯量<0.71 kg/株)、速生生长期(N纯量<0.95 kg/株)、脂化期(N纯量<0.89 kg/株)和成熟期(N纯量<0.66 kg/株)的净光合速率(Pn);施用适量P肥可以提高果实脂化期(P纯量<0.29 kg/株)的净光合速率;施用适量K肥可以提高果实速生生长期(K纯量<0.25 kg/株)的净光合速率。(2)N肥与P肥的交互作用(N×P)可以提高果实速生生长期的净光合速率,但会降低新榛1号果实坐果期、脂化期、成熟期的净光合速率;N肥与K肥的交互作用(N×K)会降低果实速生生长期、脂化期的净光合速率;P肥与K肥的交互作用(P×K)会降低果实成熟期的净光合速率。【结论】 平欧杂种榛果实发育时期N肥、P肥、K肥施肥(纯量)分别为0.81 、0.23 和0.19 kg/株。经换算,尿素、重过磷酸钙、硫酸钾施肥量分别为1.75、0.50 和0.37 kg/株。
    有机替代对土壤特性及酿酒葡萄根活力和浆果品质的影响
    路洁, 闫鹏科, 马婷慧, 王锐
    2020, 57(8): 1465-1473.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0.08.011
    摘要 ( )   PDF(1269KB) ( )  
    【目的】 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施肥管理过程中长期施用化肥,不施或少施有机肥导致土壤板结,存在土地质量下降,肥料利用率不高,酿酒葡萄品质下降等问题,研究有机替代对土壤特性及酿酒葡萄根活力和浆果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6年生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CK(不施肥)、T1(100%化肥)、T2(100%有机肥)、T3(50%有机肥+50%化肥)、T4(25%有机肥+25%化肥+土壤调理剂)5个处理。【结果】 50%的有机替代较不施肥和100%施化肥处理,在20~4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分别升高26.17%、14.61%和44.65%、22.81%,在40~60 cm土层,土壤呼吸强度和微生物量磷含量分别升高59.23%、25.71%和66.23%、19.07%,可溶性固形物和固酸比分别降低7.12%、4.75%和21.99%、14.92%,可滴定酸和单宁含量分别升高19.05%、11.94%和25.36%、12.24%,、总酚和花色苷含量分别升高17.70%、9.94%和35.22%、18.92%。【结论】 施用50%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改善土壤特性和提升酿酒葡萄浆果品质效果最佳。
    更新方式对天山云杉林土壤碳氮的影响
    王卫霞, 杨光, 王振锡
    2020, 57(8): 1474-1483.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0.08.012
    摘要 ( )   PDF(1609KB) ( )  
    【目的】 研究天山云杉林不同更新方式对土壤碳氮的影响,了解碳、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方法】 采用典型样方法,研究新疆天山云杉林不同更新方式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 不同更新方式下林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均随着土层加深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不同更新方式间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差异主要在0~25 cm土层。与老龄云杉林相比,更新后,天然更新林、人促更新林和人工更新林0~1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下降21.08、27.83 和53.2 g/kg, 10~25 cm土层分别比老龄云杉林下降9.09、13.88和13.83 g/kg,且与老龄云杉林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 < 0.05);而不同更新方式间全氮含量的差异主要在0~10 cm土层,分别比老龄云杉林下降0.44、0.71和0.98 g/kg,且与老龄云杉林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 < 0.05)。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的影响不同,75 cm深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天然更新林>人促更新林>人工更新林。【结论】 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土壤碳氮影响程度不同,人工更新林土壤碳氮含量比天然更新林土壤下降的更为明显,其中表层土壤反映最为敏感,下降最快。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天山云杉林单木树冠信息提取
    杨勇强, 王振锡, 师玉霞, 连玲, 高亚利
    2020, 57(8): 1484-149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0.08.013
    摘要 ( )   PDF(1725KB) ( )  
    【目的】 研究树冠信息估测出林分密度、生长量等森林调查指标,判断林木生长优良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以新疆农业大学实习林场主伐迹地下天山云杉林(Picea Schrenkiana var tianshanica)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斯-拉普拉斯算子(Laplacian of Gaussian,LOG)结合最大类间方差寻找最优阈值(Otsu)对影像进行处理,并利用标记控制分水岭分割方法分别提取疏、中、密3种不同郁闭度的天山云杉单木树冠信息。【结果】 利用优化后的标记控制分水岭分割方法较好的解决了过分割问题,对单木树冠信息提取的F测度在疏、中、密林区分别是98.26%、92.91%和87.57%。【结论】 使用的方法提取单木树冠信息精度较高,可以评价对天山云杉林的生长状况,可对主伐迹地下天山云杉林的更新和恢复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植物保护·微生物·土壤肥料·农产品分析检测·草业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棉花株高预测
    颜安, 郭涛, 陈全家, 耿洪伟, 郭斌, 孙丰磊
    2020, 57(8): 1493-1502.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0.08.014
    摘要 ( )   PDF(21007KB) ( )  
    【目的】 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快速、无损和高通量地获取田间株高表型信息,预测棉花品种(系)的长势监测及产量。【方法】 以无人机(UAV)搭载高清数码相机构成低空遥感平台,获取110份处于花铃期棉花品种(系)影像,测定地面实际株高;利用拼接软件与高清数码影像,生成研究区数字表面模型(DSM)和高清正射影像(DOM);基于高清的DOM和DSM,利用克里金插值法生成研究区离散地面高程值(DEM),经作差提取棉花株高(CHM),利用不同棉花品种(系)实测株高(H)与提取的棉花株高(CHM)作回归分析。【结果】 通过DOM可快速无损地监测花铃期各棉花品种(系)长势、叶色性状差异及分布状况,经DSM和克里金插值法提取的DEM和棉花株高分布图得出,研究区整体地势较平坦,高低落差仅0.5 m。所建株高模型R2达到0.846 9,验证模型R2也达到0.758 1。【结论】 利用无人机影像生成的DOM、DSM和克里金插值法生成的DEM,提取的棉花花铃期株高(CHM)精度较高,无人机搭载数码相机进行棉花株高测定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为大范围的棉花田间株高观测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是可行的。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技术检测梨树病毒
    杨洁萍, 周丽, 马丽, 全绍文, 覃阳, 牛建新
    2020, 57(8): 1503-1513.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0.08.015
    摘要 ( )   PDF(1050KB) ( )  
    【目的】 研究运用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技术检测梨树病毒,为梨树病毒的检测提供新方法。【方法】 于2014年、2017年、2018年4月中旬采集库尔勒香梨花朵若干,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将得到的序列经过转录本拼接、层次聚类和基因功能注释,筛选出注释为植物病毒的序列作为候选病毒序列。利用RT-PCR方法检测随机采集的香梨枝条样品,验证高通量测序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根据3组转录组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分别对注释为来源于植物病毒的66、202和921条基因序列进行分析。3种梨树中已报道的病毒,分别是苹果茎痘病毒、苹果茎沟病毒和苹果褪绿叶斑病毒,以及梨树中未报道的芸薹黄化病毒。采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技术对筛选出的4种病毒进行扩增验证,结果扩增出苹果茎痘病毒和苹果茎沟病毒的目的片段。【结论】 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作为检测梨树病毒的一种快速、有效手段。
    棉花与几种作物根际土壤酶活性及细菌多样性分析
    刘海洋, 王伟, 张仁福, 姚举
    2020, 57(8): 1514-152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0.08.016
    摘要 ( )   PDF(2274KB) ( )  
    【目的】 研究种植不同抗病性棉花以及不同经济作物对根际土壤酶活性以及细菌多样性影响,为棉田土壤微生态调控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土壤酶检测试剂盒及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分析不同抗病性棉花及种作物根际土壤酶活性及细菌多样性。【结果】 不同抗病性棉花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脱氢酶、脲酶活性均没有显著差异,5与7月2个采样时期之间无显著差异;棉花与水稻间作处理过氧化氢酶、脱氢酶和脲酶分别较棉花单作升高3.84%、28.7%、45.2%,水稻处理较棉花单作升高8.87%、102.4%、80.4%,间作对土壤酶活性表现出提升作用,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苜蓿、大豆、花生3种豆科作物根际土壤酶活性普遍高于甜菜、番茄和玉米,但是未达到显著差异。耐病品种新陆中66号与感病品种军棉1号根际土壤的细菌OTU数量和α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差异。大豆、花生、苜蓿3种豆科作物根际土壤细菌的OTU数量和Ace、Chao1指数均高于棉花,番茄、玉米、甜菜3种作物根际土壤细菌OTU数量和α多样性指数均低于棉花,其中大豆的增幅较大,甜菜降幅较大,但是不同作物之间未达到显著性差异。【结论】 单季生育期内,种植不同抗病性棉花品种和不同作物、棉花-水稻间作等均未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细菌数量和多样性造成显著影响,棉花与不同作物搭配、间作等模式改变棉田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可能需要较长的生长周期。
    库尔勒香梨腐烂病发生及防治药剂筛选
    宋博, 艾米都拉·克尤木, 朱晓锋, 徐兵强, 阿布都克尤木·卡德尔, 杨森
    2020, 57(8): 1527-1534.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0.08.017
    摘要 ( )   PDF(1454KB) ( )  
    【目的】 研究新疆库尔勒香梨腐烂病发生情况,筛选适用于树干淋刷药液技术的腐烂病防治药剂,为香梨腐烂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样地香梨腐烂病发生情况。药剂筛选采用树干淋刷药液方法,定期调查处理病斑复发率,测量病斑愈合宽度和愈合面积,综合评价供试药剂对香梨腐烂病田间防治效果。【结果】 库尔勒香梨腐烂病病株率为48.0%~92.0%,平均病株率为65.20%,平均病斑块为7.05块/株,病斑发生部位主要分布于分枝上。施药90 d所有药剂处理病斑愈合情况良好,在病斑愈合宽度上,10%苯醚甲环唑平均愈合宽度达到11.0 mm,显著高于其他供试药剂;在病斑愈合面积比方面,3%甲基硫菌灵和10%苯醚甲环效果最好,平均愈合面积比分别达到71.2%、63.6%。【结论】 库尔勒香梨腐烂病发生普遍且较重,平均发病率达65.20%;综合药效结果排序,10%苯醚甲环唑在病斑愈合效果表现最好,且适用于树干淋刷药液技术,该药剂在香梨腐烂病防治上使用。
    氮磷肥施量对阿苇灌区苜蓿生长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马铁成, 张慧
    2020, 57(8): 1535-1541.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0.08.018
    摘要 ( )   PDF(1291KB) ( )  
    【目的】 研究青河县阿苇灌区不同氮、磷肥水平对苜蓿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浅埋式滴灌灌水技术,通过田间试验,设置2种施肥类型3个施肥水平,1组无肥对比,实测并分析不同施肥水平下紫花苜蓿株高、茎粗、枝条数等生长指标对产量的影响,运用回归分析法建立模型并验证。【结果】 苜蓿的株高、茎粗随着施肥量增大而增大,株高增幅最大为第二茬氮磷肥增幅分别为27%和20%,茎粗增幅最大为第一茬氮肥处理增加6%同时WUE提高31%,施肥量的大小对枝条数影响较小,回归方程W=11 072.41+15.74N对不同氮肥条件下苜蓿增产效果进行模拟,效果较好。【结论】 运用浅埋式滴灌技术开展苜蓿施肥试验,适宜的施肥类型与施量可以促进苜蓿生长,达到节水增产目的。
    阿克苏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杨光, 阿丽娅·阿力木, 王卫霞
    2020, 57(8): 1542-1550.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0.08.019
    摘要 ( )   PDF(1452KB) ( )  
    【目的】 研究新疆阿克苏地区农田或荒地改建为果园亦或果农间作后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方法】 在阿克苏地区采集单作小麦、枣麦间作、单作枣园、荒地单作枣园、撂荒地等5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测定有机碳含量并估算其碳储量。【结果】 由农田更替为果园及果农间作后,提高了各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其中0~40 cm土层各层土壤有机碳均显著提高(P<0.05)。由荒地改建为果园后,0~10、10~20、20~30和60~8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均有显著提高(P<0.05)。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范围2.21~14.31 t/hm2,垂直分布看,0~40 cm土层是有机碳储存的主要土层(份额比>56.9%),随深度增加而减少。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储量均表现为枣麦间作>单作枣园>单作小麦>荒地单作枣园>撂荒地。【结论】 阿克苏地区农田或荒地改建为果园或果农间后,均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提高。枣麦间作系统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相比具有较高的固碳潜力。
    新疆和甘肃香梨产区土壤重金属残留风险评估
    闫娜娜, 王智, 刘志虎, 乔坤云, 张瑞, 郭航, 赵多勇
    2020, 57(8): 1551-1559.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0.08.020
    摘要 ( )   PDF(1322KB) ( )  
    【目的】 分析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阿克苏和甘肃酒泉3个香梨产区土壤重金属残留水平,评估新疆、甘肃香梨主产区土壤重金属残留风险大小。【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铅(Pb)、镉(Cd)、铬(Cr)、镍(Ni)、铜(Cu)、锌(Zn) 6种重金属,按照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果园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危害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3个产地土壤中各重金属残留水平均低于“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T 332 -2006)的限值,梨园土壤重金属残留处于可接受的安全水平。与新疆、甘肃土壤背景值相比,梨园土壤中6种重金属呈现不同程度的累积现象,巴州、阿克苏和酒泉3个产区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分别为57.67、72.14和55.61,均处于低风险水平。但Cd元素是3个产区贡献最大的生态危险因子。【结论】 新疆、甘肃产区香梨园土壤重金属总体处于低生态风险水平,属于生产安全区域。
    新疆野生梯牧草种质资源分布与保护利用
    张鲜花, 朱进忠, 李江艳
    2020, 57(8): 1560-1568.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0.08.021
    摘要 ( )   PDF(1006KB) ( )  
    【目的】 研究野生梯牧草在新疆的地理分布与种的分布区形成和结构、群落特征以及开发利用与保护,为新品种选育、种质创新、种质保护提供基础材料和科学依据。【方法】 以新疆野生梯牧草(Phleum. pratense L.)为研究对象,调查种质资源的分布、群落学特征。【结果】 (1)新疆是我国野生梯牧草分布的重要区域,集中分布于天山山地的中段和西段海拔1 900~2 200 m山地草甸植被中;(2)梯牧草在天然草地中数量极少,在群落中常以伴生种和偶见种出现,少有以优势种出现的种群分布;(3)在天然草地中,梯牧草种群个体空间分布多数地段呈聚集分布,随机分布形式较少。【结论】 新疆野生梯牧草具优异的种质资源特性,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ISSN 1001-4330 CN 65-1097/S
邮发代号:58-18
国外代号:BM3342
主管:新疆农业科学院
主办: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出版单位:《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地址: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新疆农业科学院
邮编:830091
电话:0991-4502046
E-mail:xjnykx-h@xaas.ac.cn


版权所有 © 《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网站
微信公众号
淘宝购买
微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