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5年, 第52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5-10-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棉花不同密度下辐热积与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关系
    吴杨焕;李杰;杨平;柴顺喜;陈锐;费聪;彭新新;马富裕;贾彪
    2015, 52(10): 1765-1772. 
    摘要 ( )   PDF(1447KB) ( )  
    [目的]设置不同种植密度,研究辐热积与棉花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为辐热积监测棉花生长发育状况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供试棉花品种为鲁棉研24号和新陆早50号,设置3个密度处理,分别是240×103(D1)、176×103 (D2)和82.5×103株/hm2(D3),每隔7~10d对棉花干物质、株高、蕾铃数等指标进行测定,从石河子气象站获得棉花生育期内的辐射数据.[结果]降低密度能增加单株结铃数,但密度过小导致棉花单铃重有所减小,不利于棉花产量形成.鲁棉研24号和新陆早50号均以在176×103株/hm2密度条件下产量最高,分别为4 852.27和5 167.73 kg/hm2.适当降低密度有利于减少各生育期所需累积辐热积,同时缩短生育期,有利于棉花早熟,但密度过低将产生反作用.[结论]176×103株/hm2密度条件下,棉花所需辐热积最小,生育期最短,产量构成因子相对最好,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
    海岛棉与陆地棉纤维C4H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曹佳强;吕淑萍;李波;杨洋;张经博;谢丽霞;胡文冉;范玲
    2015, 52(10): 1773-1781. 
    摘要 ( )   PDF(1771KB) ( )  
    [目的]研究海岛棉与陆地棉纤维不同发育时期C4H1基因的表达和结构差异.[方法]分别从海岛棉和陆地棉纤维中克隆C4H1基因的cDNA全长,并利用DNAMAN、MEGA3.1等软件进行C4H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半定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海岛棉和陆地棉不同发育时期的棉纤维中C4H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C4H1基因在海岛棉与陆地棉纤维发育不同时期表达具有差异,海岛棉中该基因的表达高峰期在20 DPA,而陆地棉中该基因的表达高峰期在15 DPA.该基因的核酸序列在两种棉花中存在差异,并导致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也存在差异,且海岛棉C4H1蛋白中Thr(苏氨酸)含量高于陆地棉,蛋白等电点也耍高于陆地棉.[结论]海岛棉中C4H1基因的表达高峰期晚于陆地棉,两个棉种C4H1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可能导致其理化性质及生物学功能的改变,为发掘海岛棉纤维品质优异基因奠定了基础.
    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雷钧杰;张永强;王成;赛力汗·赛;薛丽华;乔旭;张宏芝;梁玉超;陈兴武
    2015, 52(10): 1782-1787. 
    摘要 ( )   PDF(1126KB) ( )  
    [目的]揭示不同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滴灌冬小麦合理施氮量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大田滴灌条件下,设置180 kg/hm2(N1)、240 kg/hm2(N2)、300 kg/hm2(N3)、360 kg/hm2(N4)4个施氮量处理,研究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籽粒特性、面团流变学参数和拉伸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冬小麦的籽粒容重、出粉率、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以及面团稳定时间、弱化度、拉伸阻力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在N3处理达到最大;沉降值、面团吸水率及形成时间逐渐增大;拉伸面积和延伸度逐渐减小.施氮量对穗数影响不大,但穗粒数、千粒重、总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均表现为:N3>N4>N2>N1;产量以N3处理最高,为9 540.15 kg/hm2,分别较N1、N2、N4处理产量提高了24.72;、14.44;和6.23;,达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水平.[结论]施氮量为300 kg/hm2时,滴灌冬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均表现最好.
    干旱灌溉区高密核桃园改优技术研究
    王国安;黄闽敏;张强;阿卜杜许库尔·牙合甫
    2015, 52(10): 1788-1793. 
    摘要 ( )   PDF(1129KB) ( )  
    [目的]研究新疆核桃主产区密植园“株间郁闭、行间封行”,核桃产量和品质逐年下降等问题,采用集成配套高密核桃园改造技术,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核桃产量和品质.[方法]对高密核桃园进行“大树隔株移植”,测定改造与对照核桃园树冠结构特征、光合参数以及产量和品质.[结果]改造区(6 m×5 m)与对照区(3 m ×5 m)树体和叶片生长指标差异显著,且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瞬间水分利用效率(WUE),瞬间光能利用效率(LUE)均高于对照区.改造区产量有所下降,但单株结果数和单果重均显著增加,果实品质显著提高.[结论]采取“大树间伐(或移植)”调整核桃园群体结构技术,改造高密核桃园,提高核桃产量和品质是可行的.
    26个平欧杂种榛品种(系)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宋锋惠;俞涛;史彦江;罗青红;周丽
    2015, 52(10): 1794-1800. 
    摘要 ( )   PDF(1148KB) ( )  
    [目的]研究平欧杂种榛品种(系)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探讨品种(系)间的抗旱性差异,为杂种榛的抗旱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6个品种(系)为材料,采用瞬时光合特性与稳定碳同位素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品种(系)间WUE的差异.[结果]6#、26#与其它24个品种(系)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T)存在显著差异(P<0.05),6#、26#、3#、30#、27#、29#、21#、24#具有较高的WUET;品种(系)间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WUEL)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5#、12#、2#、11#、30#、18#、7#、4#的WUEL较高.[结论]30#、2#、3#、5#、6#、12#、24#、7#、26#品种(系)具有较高的抗旱性.
    响应面优化新疆石榴皮多酚提取工艺研究
    王旭辉;赵晓梅;徐鑫;叶凯;王卉
    2015, 52(10): 1801-1807. 
    摘要 ( )   PDF(1297KB) ( )  
    [目的]提高石榴皮多酚的提取率.[方法]以新疆石榴皮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响应面法分析法的基础上,以石榴皮多酚得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石榴皮多酚得率的影响,优化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新疆石榴皮多酚的最佳条件:乙醇浓度62;、料液比1∶30.6(w/V)、超声时间40.1 min.[结论]在超声波提取条件下新疆石榴皮多酚得率的理论值为23.36;,试验值为23.33;,两值相差0.03;,证明了响应面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新疆石榴皮多酚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水分含量对无核白葡萄干贮期品质及生理变化的影响
    郑素慧;车凤斌;朱文慧;潘俨;张婷;于会青
    2015, 52(10): 1808-1813. 
    摘要 ( )   PDF(1287KB) ( )  
    [目的]筛选适宜无核白葡萄干贮藏的水分含量.[方法]设置16;、14;、12;、10;四个不同水分含量,分析无核白葡萄干贮期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等6个生理和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水分含量直接影响无核白葡萄干的贮藏效果,当水分含量为12;时,能有效抑制无核白葡萄干的呼吸和乙烯释放,糖、酸等营养成分消耗略低,VC含量下降也较为缓慢.水分含量为14;~16;,无核白葡萄干乙烯释放量和呼吸作用较强,不利于贮藏;而水分含量为10;,无核白葡萄干的口感、风味变差,不利于加工处理.[结论]无核白葡萄干贮藏时,水分含量为12;能获得较好的贮藏效果.
    葡萄叶片茋类物质积累对UV-C氧化胁迫的响应作用
    李月荣;颜欢;张波;黄方爱;杨晓燕;李荣飞
    2015, 52(10): 1814-1821. 
    摘要 ( )   PDF(1471KB) ( )  
    [目的]紫外引起葡萄叶片茋类物质白藜芦醇积累是一种常见的辐射效应,研究积累与UV-C引起的氧化胁迫关系.[方法]采用UV-C对离体红地球葡萄叶片进行胁迫;应用荧光照相与HPLC分析茋类物质变化特征,利用RT-PCR分析其生物合成途径基因表达规律,DAB检测叶片活性氧水平,分光光度法测定丙二醛水平,依文思蓝检测叶片细胞死亡程度.[结果]以22.5(w·h)/cm2 UV-C辐射叶片后白藜芦醇的含量最大,达到158 μg/g鲜重.同一叶片左右差异明显,辐射处理一侧茋类物质含量、活性氧水平和细胞死亡程度明显高于未处理一侧;经辐射后的叶片中的MDA含量高于对照组;加抗氧化剂CAT和NAC可明显降低UV-C对白藜芦醇诱导效果.[结论]UV-C辐射导致离体红地球葡萄叶片氧化胁迫受损,其变化在空间和时间上与茋类物质白藜芦醇积累密切相关.
    基于ITS2序列探讨不同果翅颜色梭梭的系统发育关系
    方辉;张桦;姚正培;马林;王泽;蒋圆圆;麻浩
    2015, 52(10): 1822-1827. 
    摘要 ( )   PDF(1170KB) ( )  
    [目的]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新疆北部梭梭进行鉴定,从分子系统学角度探讨不同果翅颜色梭梭的亲缘关系.[方法]用通用引物ITS2对梭梭样品进行PCR扩增,得到的ITS2序列构建NJ系统进化树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ITS2引物的PCR扩增得到了500 bp左右的片段,最大K2P遗传距离为0.057,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相同果翅颜色的梭梭能够聚为一支.[结论]ITS2序列能够很好的将不同果翅颜色的梭梭样品区分开,为梭梭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一定基础.
    不同灌溉方式对食用百合生长发育的影响
    仙鹤;任向荣;杨净;吴燕;孙美乐;蔺国仓;张俊;冯怀章
    2015, 52(10): 1828-1835. 
    摘要 ( )   PDF(1348KB) ( )  
    [目的]基于补灌水公式及大田水量平衡原理下,研究大田栽培食用百合的需水量、需水规律,探索适宜于食用百合的灌溉方式.[方法]通过实时监测土壤含水率,运用补灌水公式获得不同灌溉方式下的灌水量,结合水量平衡方程计算百合的需水量,得出百合各全生育期内科学量化的灌溉指标和适宜需水规律,确定最佳灌溉方式.[结果]各处理生育期需水规律均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需水强度随生育期推移逐渐增大,食用百合全生育期内的需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沟灌(383 mm)、喷灌(322 mm)、滴灌(280 mm).采用喷灌植株下部土壤地温高,土壤温度变化较小,百合出苗快,喷灌模式优于滴灌和沟灌.在喷灌条件下,百合种球的平均茎围分别较沟灌和滴灌提高了3.7;和2.6;,平均鲜重分别较沟灌和滴灌提高了14.2;和7.2;,平均干重分别较沟灌和滴灌提高了24.9;和12.4;.不同灌溉方式下,采用喷灌方式灌溉,食用百合单产(鲜重)最高,达到1 362 kg/667 m2,较沟灌和滴灌提高了35.7;和13.4;.[结论]通过对食用百合株高、茎粗、单产量及灌水量等指标的综合分析比较发现,不同灌溉方式中喷灌方式能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高食用百合的茎围、单球重等品质指标及亩产量,是一种高效的灌溉方式.
    大量元素水溶肥在棉花上的应用研究
    王西和;刘骅;孙雪晴;李辉
    2015, 52(10): 1836-1842. 
    摘要 ( )   PDF(1187KB) ( )  
    [目的]考察不同类型的大量元素水溶肥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调节效应,研究其增产效果及肥料效率,为滴灌棉花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和大量元素水溶肥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四种大量元素水溶肥,以常规施用基肥为对照,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综合分析棉花生物学性状、棉花产量、肥料效率及经济效益等.[结果]处理间棉花生物学性状没有显著性差异;产量差异具有显著性,各处理产量高低次序为:T5 >T2 >T4 >T3 >T1;氮磷钾农学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大小依次为T5> T2> T4> T3;氮、磷、钾肥平均利用率分别为57.3;、34.2;、27.7;;经济效益最佳的处理为T5.[结论]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棉花平均产量达5 218.6 kg/hm2,比对照增产4.5;,最高产量和效益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是T5(硝基氯化钾水溶肥),其氮磷钾最佳配比为10-30-10.高钾型和低氮型水溶肥在北疆棉花上应用,应适当调整基肥和配合追施氮肥.
    不同甜瓜材料苗期对细菌性果斑病抗病性鉴定
    李俊阁;王惠林;张亮;郑健;高强
    2015, 52(10): 1843-1848. 
    摘要 ( )   PDF(1124KB) ( )  
    [目的]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是由细菌性果斑病菌(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引起的病害,是瓜类的毁灭性病害,目前尚没有理想的药剂防治该病害,培育抗病品种和筛选抗病材料是防治果斑病的有效途径.[方法]对136份甜瓜材料采用喷雾接种方法接种病原菌,筛选抗病材料.[结果]在136份甜瓜材料中,没有筛选出免疫的材料;表现为高抗的材料有14份;中抗材料有91份;中感材料有25份;感病材料有6份.[结论]14份高抗材料可以作为甜瓜抗病育种的抗病性资源.
    西瓜花叶病毒(WMV)外壳蛋白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何丹;海利力·库尔班;玉山江·麦麦提;李继阳;杨渡;韩盛
    2015, 52(10): 1849-1858. 
    摘要 ( )   PDF(2199KB) ( )  
    [目的]研究新疆甜瓜主栽区西瓜花叶病毒(WMV)外壳蛋白的分类地位,以及与国内外分离株亲缘关系.[方法]田间采集具有西瓜花叶病毒症状的幼嫩叶片,利用改良的TRIZOL总RNA提取法获取RNA,进一步分离纯化、克隆及测序,将测序结果利用BLAST、DNAMAN 5.0、CLUSTAL X、MEGA 5.0 EXPASY、TM-HMM等软件进行碱基和氨基酸序列比对,以及疏水性平均值、脂肪系数、亲缘关系等分析.[结果]序列比对发现8个地区WMV病毒外壳蛋白核酸序列的5'端保守性较高,碱基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达到86.25;和93.01;,存在部分碱基和氨基酸突变,相似性较高.[结论]通过分子进化树可得出新疆8个分离物之间亲缘性关系较近,同源性较高,与国内外其它地区的亲缘性关系较远、同源性较低.
    新疆野苹果不同类型单株对苹果小吉丁虫抗性差异
    梅闯;闫鹏;韩立群;马凯;许正;卢春生;樊丁宇;艾沙江;王继勋
    2015, 52(10): 1859-1865. 
    摘要 ( )   PDF(1194KB) ( )  
    [目的]探讨新疆野苹果不同类型单株对苹果小吉丁虫危害的抗性差异,提出简化抗性指标调查的方法.[方法]以具有不同抗苹果小吉丁虫(Agrilus mali Matsumura)特性的新疆野苹果类型单株为试验材料,通过在苹果小吉丁虫疫区实地调查,摸清新疆野苹果受苹果小吉丁虫的危害特点,利用聚类及最优回归分析法简化抗性指标.[结果]在木段直径大于3 cm和木段直径小于3 cm的径阶上,低抗类型单株的枯枝率极显著大于高抗类型,低抗类型野苹果单株枯枝率在44.92;~ 82.52;区间,其中XY-108枯枝率高达82.52;,高抗类型单株枯枝率在4.17;~21.33;区间;低抗类型的羽化孔数、总虫口数显著大于高抗类型,其中低抗2单株羽化孔数最高11.2个,危害最为严重;因子聚类分析后,把危害指标聚为4大相似水平类,将新疆野苹果受苹果小吉丁虫危害调查从10个指标简化为4个,并建立了苹果小吉丁虫总虫口数低抗类型和高抗类型最优回归模型,分别为:Y=38.97+1.000 9X1 +1.490 4X2,R2=0.949 009,Y=7.48+7.794 4X1+0.818 5X2-8.354 3X3,R2=0.999 955.[结论]新疆野苹果存在高抗苹果小吉丁虫类型单株,高抗类型和低抗类型在枯枝率及总虫口数、羽化孔数等抗虫指标间差异较大.
    棉蚜取食对不同品种棉花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陈丽慧;帕提玛·乌木尔汗;崔燕华;李勇;冯宏祖
    2015, 52(10): 1866-1871. 
    摘要 ( )   PDF(1135KB) ( )  
    [目的]探明棉蚜取食三个不同品种棉花叶片内的防御酶活性的变化,以及棉蚜取食与棉花防御反应之间的关系,为棉蚜防治以及选育抗性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温室内中棉49号、中棉35号、新陆中37号为研究对象,测定棉蚜取食诱导后棉花叶片内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脂氧合酶(LOX)的活性.[结果]棉蚜取食诱导后,三种棉花叶片内CAT、POD、PPO、LOX 4种防御酶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三个不同品种棉花叶片中CAT、POD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分别在为害后72 h、96 h达到峰值,且叶片中PPO、LOX酶活力变化有明显差异.三种棉花品种的抗蚜性存在差异,中棉所49号和新陆中37号的抗棉蚜性较强,中棉所35号较弱.[结论]4种防御酶与棉花对棉蚜的抗性有相关性.
    乌鲁木齐10号冷泉细菌群落密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唐凤;史应武;李萍;罗娇;晁群芳
    2015, 52(10): 1872-1877. 
    摘要 ( )   PDF(1268KB) ( )  
    [目的]初步建立乌鲁木齐10号冷泉泉水细菌群落的定量分析体系.[方法]选用地震前与地震后的乌鲁木齐10号冷泉水样,以及无震时期的水样做为三种处理方式,利用构建克隆子的方法制作标准样品,并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线性(R2)、斜率(S)、扩增效率(E)等相关参数进行优化.[结果]标准曲线的线性R2=0.993、以及斜率S=-3.415,E=1.963均基本符合参数要求.震前冷泉水体细菌16 S rDNA片段拷贝数达到1.893×105 cop/mL,震后冷泉水体细菌16 S rDNA片段拷贝数达到1.43×106 cop/mL无震时期水体细菌16 S rDNA片段拷贝数达到9.931×106 cop/mL.[结论]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符合参数要求,并且可以灵敏地、快速地定量未知模板的乌鲁木齐10号泉细菌数.
    一种新的大丽轮枝菌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
    毛建才;张婷;高云;宋雯;高峰
    2015, 52(10): 1878-1883. 
    摘要 ( )   PDF(1218KB) ( )  
    [目的]研究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致病基因的功能,构建一个便于筛选敲除转化子的高效基因敲除载体.[方法]通过普通PCR技术扩增得到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连接到pMD18-T载体上,测序验证,利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将目的片段切下,连接到敲除载体pRF-HU2的多克隆位点上.通过电击转化法将载体转化到农杆菌EHA105中,利用农杆菌介导法(ATMT)转化到大丽轮枝菌.[结果]成功得到一种新的携带GFP筛选标记的大丽轮枝菌敲除载体,通过GFP基因的筛选,T-DNA随机插入转化子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绿色,相反敲除转化子在荧光显微镜下不呈现绿色.[结论]构建了一种大丽轮枝菌基因新的高效敲除载体,利用该载体大大节省了筛选转化子所用的时间,为大丽轮枝菌功能基因的验证提供了技术平台.
    超声波活体测定技术对不同杂交组合犊牛的肉质性状研究
    李娜;李红波;周振勇;张金山;闫向民;杜玮;袁理星;张杨
    2015, 52(10): 1884-1890. 
    摘要 ( )   PDF(1338KB) ( )  
    [目的]研究相同饲养环境条件下不同杂交组合后代犊牛的肉质性状效果.[方法]以南德温牛、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3个品种为父本,以新疆褐牛(肉用新类型)为母本.利用超声波活体检测技术,综合分析ND×BD(南德温×本地)、AG×BD(安格斯×本地)、XM×BD(西门塔尔×本地)杂交组合F1代限肌面积、背膘厚度、肌间脂肪含量、眼肌高度之间的差异.[结果]在3月龄公犊群体中XM×BD杂交组合F1代眼肌面积显著高于AG×BD、ND×BD杂交组合F1代(P<0.05),母犊群体中XM × BD、ND×BD杂交组合F1代眼肌面积显著高于AG×BD杂交组合F1代(P<0.05);在6月龄公、母犊的群体中AG×BD、ND×BD杂交组合F1代眼肌面积显著高于XM ×BD杂交组合F1代(P<0.05).在3月龄公犊群体中ND×BD杂交组合F1代背膘厚度显著高于AG×BD、XM×BD杂交组合F1代(P<0.05),而在母犊群体中XM×BD、ND×BD杂交组合F1代的背膘厚度都显著高于AG×BD杂交组合F1代的背膘厚度(P<0.05);在5月龄、6月龄母犊的两个群体中AG×BD杂交组合F1代的背膘厚度显著高于XM ×BD、ND×BD杂交组合F1代(P<0.05).在3月龄公犊杂交组合F1代中XM×BD、AG×BD杂交组合F1代的肌间脂肪含量显著高于ND×BD杂交组合F1代(P<0.05).[结论]ND×BD(南德温×本地)、AG×BD(安格斯×本地)、XM×BD(西门塔尔×本地)杂交组合都适于新疆本地牛的优良杂交模式,从胴体质量上看ND ×BD(南德温×本地)杂交组合则较优;从产肉性能上看,AG×BD杂交组合产肉性更具优势.
    基于模糊集修正加权马尔可夫模型在新疆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黄华;蔡仁;穆振侠;吕军;程霄
    2015, 52(10): 1891-1898. 
    摘要 ( )   PDF(1152KB) ( )  
    [目的]为提高降水预报精度,准确预测一个地区未来的降水丰枯状况和降水量,为该地区工农业生产生活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以年降水时间序列为研究对象,利用模糊集理论和加权马尔可夫模型建立一种基于模糊集的修正加权马尔可夫预测模型.该模型改进加权马尔可夫模型中初始状态向量的确定方法,即通过引入模糊集理论,基于距离测度建立隶属度函数,计算出随机变量序列各时段序列值隶属于所有状态的隶属度,并将隶属度向量作为该时段的初始状态向量.[结果]根据新疆1957 ~2010年的年降水数据,利用该模型预测新疆2011 ~2012年的降水丰枯状况及降水量预报值.2011 ~2012年丰枯状态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完全一致,降水量预测值的误差分别为0.99;,0.54;.进一步利用该模型动态预报了2013 ~2017年的降水丰枯状况及降水量.[结论]基于模糊集的修正加权马尔可夫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效果,可用于新疆降水丰桔状况预报和降水量预测.
    基于冠层机器图像分析的杂交棉生长性状估测模型研究
    王冀川;徐雅丽;邹铭铎;艾买尔江·吾斯曼
    2015, 52(10): 1899-1908. 
    摘要 ( )   PDF(1624KB) ( )  
    [目的]建立基于冠层机器图像分析的杂交棉生长性状的估测模型,为棉田信息化诊断和优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统计模型技术建立并优选杂交棉基于冠层机器图像分析的干物质积累量、株型生长及产量估测的数学模型,运用不同品种和滴灌量处理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初步测试和检验.[结果]建立的以LAI(叶面积指数)和TCRP(直射辐射透过系数)预测干物质积累模型、蕾期应用MFIA(平均叶簇倾斜角)估测株高模型、盛花期用K(群体消光系数)估测总果节长度模型和果节数模型以及用LD(叶层分布)估测结铃数模型和估测产量模型的拟合度较高,估测效果较好.[结论]基于冠层结构特征值的杂交棉生长估测模型可以用于田间生长诊断.
    新疆与塔吉克斯坦帕米尔高原植物区系的对比分析
    梁娜;安沙舟;吐尔逊娜依·热依木
    2015, 52(10): 1909-1916. 
    摘要 ( )   PDF(1200KB) ( )  
    [目的]对比分析新疆与塔吉克斯坦帕米尔高原植物区系,为帕米尔高原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改善其生态环境及阐明世界帕米尔高原地区植物区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新疆植物志》、《Flora of China》、《塔吉克斯坦植物志》等植物志,统计分析新疆与塔吉克斯坦帕米尔高原植物各自特点.[结果]新疆帕米尔高原种子植物共54科274属846种,塔吉克斯坦帕米尔高原种子植物共79科491属2 420种.植物区系科属水平上,两区都呈现出单种属、寡种属占极高的比例,塔吉克斯坦帕米尔高原区植物区系组成更为复杂.[结论]塔吉克斯坦帕米尔区科属数量明显大于新疆帕米尔区高原,植物区系对比除世界广布外都以温带成分为主.
    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种群动态研究
    陈生熬;姚娜;王智超;刘洁雅;马宝珊;谢从新
    2015, 52(10): 1917-1925. 
    摘要 ( )   PDF(1538KB) ( )  
    [目的]研究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种群数量变动及资源评估.[方法]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塔里木河干流阿拉尔段,采集叶尔羌高原鳅940尾,运用资源评估方式,研究叶尔羌高原鳅种群生态学.[结果]塔里木河阿拉尔段叶尔羌高原鳅种群总死亡系数(Z),雌性为0.298/年,雄性为0.400/年;种群自然死亡系数(M),雌雄分别为0.257/年和0.286/年;捕捞死亡系数(F),雌雄分别为0.041/年和0.114/年.叶尔羌高原鳅的开发率(E),雌雄分别为0.138/年和0.285/年,该种群目前开发不合理.叶尔羌高原鳅属于r-选择生活类型鱼类.在生态资源管理中,叶尔羌高原鳅最大持续渔获物MSY=0.000122,捕捞努力量FMSY=0.006 85.[结论l塔里木河阿拉尔段叶尔羌高原鳅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大个体鱼类数量锐减,繁殖潜力低,年龄结构不合理,小型化趋势明显,种群资源遭到破坏,亟待保护.
    三个品种马PPARGC1A基因PCR-SSCP多态性分析
    刘婷婷;孟军;王建文;姚新奎;韩煜茹;晏华春;张亚昂;曾亚琦;王宁
    2015, 52(10): 1926-1931. 
    摘要 ( )   PDF(1202KB) ( )  
    [目的]研究三个品种马PPARGC1A基因的多态性,为马分子育种奠定一定基础.[方法]以焉耆马、伊犁马、纯血马共161匹马为对象,用PCR-SSCP、DNA测序等技术研究分析马PPARGC1A基因的多态性.[结果]焉耆马和伊犁马PPARGC1A基因均有多态性,在75682碱基处发生G→A的突变,导致等位基因A变为等位基因B,产生从、BB、AB3种基因型,基因频率计算结果显示,焉耆马,伊犁马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结论]PPARG C1A基因在焉耆马与伊犁马中均存在多态性.
    甲醛及贮后开封方式对新疆小芦苇青贮饲料感官评定指标的影响
    衣巴代提·衣米提;艾尼瓦尔·艾山;李欣泽;崔卫东;艾合买提·热西提
    2015, 52(10): 1932-1938. 
    摘要 ( )   PDF(1158KB) ( )  
    [目的]研究新疆小芦苇青贮饲料开封后出现二次发酵的问题,探索抑制新疆小芦苇青贮饲料二次发酵的变化规律和最好的抑制方法.[方法]用不同处理抽穗期的新疆小芦苇为原料,用添加甲醛且贮后一直开封、添加甲醛且开封30 min/d、未添加甲醛且贮后一直开封、未添加甲醛且开封30 min/d等4种方法制作半干青贮,青贮贮存时间为50 d,贮存50 d后,测定青贮饲料感官评定指标和pH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广大农牧民提供合理利用饲料作物的科学方法.[结果]添加甲醛处理组与未添加甲醛处理两个组互相比较,添加甲醛处理组的色泽、气味、质地和pH值更为理想,其中添加甲醛且每天定时(07:30~08:00)开封30min/d处理的效果最佳.[结论]未添加甲醛且开封30 min/d处理的新疆小芦苇青贮饲料在贮后感官评定的指标更好.添加甲醛处理组而言:添加甲醛且开封30 min/d处理的新疆小芦苇青贮饲料在贮后感官评定的指标最为理想,但添加甲醛处理组与未添加甲醛处理两个大组相互比较,添加甲醛且开封30 min/d处理的新疆小芦苇青贮饲料在贮后感官评定的指标比其他组更佳,能有效抑制青贮饲料的二次发酵.
    基于GF-1WFV数据的草原毒草白喉乌头空间分布监测与分析
    温阿敏;郑江华;穆晨;杨会枫;沙依拉吾;王卫
    2015, 52(10): 1939-1946. 
    摘要 ( )   PDF(1439KB) ( )  
    [目的]验证GF-1 WFV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6 m)在草原毒草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 Worosch)遥感监测中的适用性,掌握白喉乌头在伊宁县托乎拉苏山地草甸草地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利用经过FLASSH大气校正的GF-1 WFV影像,结合高光谱特征分析,采用监督分类与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白喉乌头空间分布进行识别,并验证其分类精度.[结果]影像解译总体分类精度达96.036 8;,Kap-pa系数为0.937 7,分类结果较理想;高光谱特征提取和分析发现,在750~1 050nm波长范围内白喉乌头和牧草两种植被类型光谱差异明显;编绘了研究区白喉乌头空间分布图,并发现其空间分布总体上沿水沟的分布呈“带状”分布格局,且由北向南,呈递减趋势,主要分布在阳坡的中海拔地区;在东西方向上,向两边逐渐减少.[结论]白喉乌头在托乎拉苏山地草甸草地主要分布在阳坡、道路两侧,整体呈带状分布;分布格局为:北-南方向上,从无-多-少;东-西方向上,从多-多-少;GF-1 WFV数据在草原毒草白喉乌头监测中具有较好可行性.
    核麦间作模式下氮肥运筹对小麦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张宏芝;陈兴武;雷钧杰;乔旭;赵奇;张新志;努尔买买提·拖合尼牙孜
    2015, 52(10): 1947-1952. 
    摘要 ( )   PDF(1187KB) ( )  
    [目的]核麦间作模式下,研究氮肥运筹对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确定核麦间作模式下合理的氮肥运筹模式.[方法]核麦间作模式下,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小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和产量构成变化的影响.[结果]在核麦间作模式下,重施拔节肥处理小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及向生殖器官分配、千粒重和产量显著高于重施返青肥处理,施氮量30 kg处理高于施氮量40 kg处理.产量最高处理为追施尿素30 kg、返青期∶拔节期=3∶7.[结论]在核麦间作模式下,在适宜施氮量条件下,适当降低返青期追氮量,增加拔节期追氮量,提高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期,增加光合物质累积量的同时,促进光合物质向籽粒分配的比例,提高千粒重,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
    人工合成小麦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及筛选
    俞天胜;曾潮武;王威;苗雨;李玉峰;叶凯
    2015, 52(10): 1953-1960. 
    摘要 ( )   PDF(1132KB) ( )  
    [目的]以新春6号和新春10号为对照,采用干旱水分胁迫和正常灌溉对照的处理方法研究33份人工合成小麦种质资源材料的抗旱性,探讨利用小麦野生祖先资源进行小麦抗旱种质资源创新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利用抗旱指数法和隶属函数法对35份小麦种质资源的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两种研究方法评价人工合成小麦种质资源的抗旱性得出的结论不完全相同;筛选出了3份抗旱性较强的人工合成小麦种质资源.[结论]利用小麦野生祖先种创制人工合成普通小麦进行小麦抗旱种质资源创新是可行的;3份人工合成小麦资源2012-XK008、2012-XK071及2011-46的抗旱性较强;对照新春10号抗旱性较强,可作为新疆小麦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的对照品种.

ISSN 1001-4330 CN 65-1097/S
邮发代号:58-18
国外代号:BM3342
主管:新疆农业科学院
主办: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出版单位:《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地址: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新疆农业科学院
邮编:830091
电话:0991-4502046
E-mail:xjnykx-h@xaas.ac.cn


版权所有 © 《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网站
微信公众号
淘宝购买
微店购买